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08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罐,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罐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罐身和罐盖,罐身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漏盘且腔室设置有漏盘进出口,漏盘进出口设置有罐盖,罐盖打开时漏盘能通过漏盘进出口放入至腔室内还能从漏盘进出口拿出至腔室之外,漏盘放置于腔室内时漏盘的开口朝向漏盘进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罐身内设置带漏眼的漏盘,人们可将花、茶放入漏盘中,避免了花、茶四散在水中被人们误饮入口中而影响饮水的弊端,还可用来窨制含有花香的饮用水,避免了花泡入水中使水会含有苦涩感的弊端,只保留花的香味在水中,使用方便、灵活。

Pi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罐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罐。
技术介绍
水罐指可用来盛水的罐子,里面也可盛装花或茶等制茶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相应器具来品茶、饮水已演变为一种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直接将花或茶放入罐中,这样虽然可以保证花或茶与水的充分接触,但是在饮用时,茶沫或花的叶片会随水吸入人的口中,十分影响饮用口感,给人们饮茶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罐,以解决现有水罐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罐,包括罐身和罐盖,所述罐身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漏盘且所述腔室设置有漏盘进出口,所述漏盘进出口设置有所述罐盖,所述罐盖打开时所述漏盘能通过所述漏盘进出口放入至所述腔室内还能从所述漏盘进出口拿出至所述腔室之外,所述漏盘放置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漏盘的开口朝向所述漏盘进出口。优选地,所述漏盘的开口端与所述罐身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罐盖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凸部。优选地,所述漏盘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中心与所述漏盘底面的中心重合。优选地,所述罐盖内设置有固定圈,所述漏盘的开口端通过限位部与所述固定圈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配合连接的突出部和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滑移部和限位部,且所述滑移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形成镰刀型。优选地,所述罐盖外沿设置有向所述罐盖内侧卷曲的卷边,所述卷边的自由端与所述罐盖内侧之间留有空隙且所述自由端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的长度为整个卷边长度的1/4~1/3。优选地,所述卷边靠近所述罐身的一侧设置有缓冲部。优选地,所述漏盘的漏眼为三角形。优选地,所述罐盖上设置有手持部且所述手持部端面为平面。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上套设有防滑套。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罐,在罐身内设置带漏眼的漏盘,人们在饮水前可将花、茶放入漏盘中,饮用时可将漏盘拿出在饮用,避免了花、茶四散在水中被人们误饮入口中而影响饮水的弊端,本技术使用方便、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漏眼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凹凸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身;11、限位槽;2、罐盖;21、手持部;22、固定圈;221、限位部;222、滑移部;223、突出部;23、卷边;24、引流口;25、缓冲部;3、漏盘;31、漏眼;32、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罐,包括罐身1和罐盖2,罐身1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漏盘3且腔室设置有漏盘3进出口,漏盘3进出口设置有罐盖2,罐盖2打开时漏盘3能通过漏盘3进出口放入至腔室内还能从漏盘3进出口拿出至腔室之外,漏盘3放置于腔室内时漏盘3的开口朝向漏盘3进出口。本技术所指的水罐的截面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在此可不做限定;漏盘3设置于罐身1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漏盘3通过限位或连接方式直接放置于罐身1内,另一种为通过与罐盖2连接后由罐盖2带动深入罐身1内。在罐身1内设置带漏眼31的漏盘3,人们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将花、茶放入漏盘3中在进行泡制,避免了花、茶四散在水中被人们误饮入口中而影响饮茶的弊端,还可通过对漏盘3的拿取控制茶饮的浓度,使用方便、灵活;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窨制水(窨,同“熏”,用于窨茶叶,即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的功能,可将普通饮用水制成含有花香味的饮用水,将无毒有香味的花放入漏盘中在进行窨制,花与水不接触,避免了花泡入水中使水会含有苦涩感的弊端,只保留花的香味在水中,使用方便、灵活。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漏盘3的开口端与罐身1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限位槽11,罐盖2内侧设置有与限位槽11相适配的凸部。具体的,漏盘3的边沿设置有外翻边,罐身1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内沿,外翻边与内沿卡接,且外翻边与罐身1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限位槽11,罐盖2能通过凸部限位于限位槽11内,此种结构使罐盖2与漏盘3和罐身1均相适配,在漏盘3拿出后罐盖2可直接盖于罐身1上,使用方便,灵活。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漏盘3上固定有立柱32,立柱32的中心与漏盘3底面的中心重合。立柱32可方便漏盘3的拿取,其中,立柱32的高度大于漏盘3深度的一半而小于整个漏盘3的深度,这样可以保证罐盖2与罐身1的适配,避免立柱32过短拿取时不方便和立柱32过长罐盖2扣合不严的弊端;立柱32的横截面形状可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立柱32的横截面为圆形,保证占用漏盘3底面的面积最小且便于加工,立柱32靠近顶端处的截面直径逐渐变大,在拿取时防止滑脱。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漏眼31为三角形,如图2所示,具体的,漏眼31均布在漏盘3上,当漏眼31为圆形,当通过漏盘3向罐中注水时,由于水存在一定的张力,会在圆形漏眼31上形成水膜,圆形水膜张力均匀分布,不容易破裂,同时内部热蒸汽膨胀,会出现短时间内将漏眼31封闭的情况,导致水无法漏入罐身1中,注入过快会发生溢出,但当漏眼31为三角形时,尖角处的张力和其他地方的张力分布不均匀、差别较大,因此使形成的水膜容易破裂,避免注水后的溢出或外扑。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罐盖2上设置有手持部21且手持部21端面为平面,其中,手持部21为凸起以方便拿取罐盖2,凸起的截面形状可不做限制仅保证端面为平面即可,优选为圆形,弧形在拿握时相较于矩形等尖角形状更舒适,而在放置在平面上时,圆形相较于椭圆形受力更均匀,支撑更平稳。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手持部21上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完全包裹手持部21,可选用橡胶材质,既可以防烫,在放在平面上时还可以防止滑移,避免不小心将罐盖2碰落。罐身1上还可设置有便于拿握的把手。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漏盘3伸入罐身1的方式不同。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罐盖2内设置有固定圈22,漏盘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身和罐盖,所述罐身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漏盘且所述腔室设置有漏盘进出口,所述漏盘进出口设置有所述罐盖,所述罐盖打开时所述漏盘能通过所述漏盘进出口放入至所述腔室内还能从所述漏盘进出口拿出至所述腔室之外,所述漏盘放置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漏盘的开口朝向所述漏盘进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身和罐盖,所述罐身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漏盘且所述腔室设置有漏盘进出口,所述漏盘进出口设置有所述罐盖,所述罐盖打开时所述漏盘能通过所述漏盘进出口放入至所述腔室内还能从所述漏盘进出口拿出至所述腔室之外,所述漏盘放置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漏盘的开口朝向所述漏盘进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盘的开口端与所述罐身的开口端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罐盖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盘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中心与所述漏盘底面的中心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内设置有固定圈,所述漏盘的开口端与所述固定圈通过限位部可拆卸连接,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驭锋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市乐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