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进先专利>正文

苍芷通鼻滴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6707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苍芷通鼻滴雾剂由苍耳子、白芷、薄荷、辛夷花、川芎等七味常用内服的中药组成,经水煮醇沉提取后,在常压下采用具有喷头的塑料瓶灌装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苍耳子散与行气化瘀药相结合,对治疗变应性鼻炎简便、有效、复发率低,对人体无或轻微毒副作用,药品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性能可靠,生产的产品自然放置3年仍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要求;苍芷通鼻滴雾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携带方便,不需要特殊的制造设备。

Cangzhitong Nasal Drop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苍芷通鼻滴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技术介绍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即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粘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AR可引起变应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变应性咽喉炎等并发症。由于变应性鼻炎具有喷嚏、鼻涕、鼻塞、鼻痒、嗅觉减退,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容易发展为哮喘等特点,给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带来诸多不便,常使患者的精神极度痛苦和造成患者沉重经济负担。遍及全球的国际耳鼻咽喉科学联合会的31个成员国对变应性鼻炎流行情况进行调查,AR流行率为10%-40%,变应性鼻炎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性疾病。我国针对中心城市人群的初步研究表明,平均自报患病率约为11.1%,不同地区差异很大。目前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⒈药物疗法,包括口服/鼻内抗组胺药、鼻内类固醇激素、减充血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抗胆碱药等;⒉皮下/舌下脱敏疗法;⒊手术治疗,包括鼻腔筛前、筛后、翼管神经等阻滞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者鼻粘膜部施以冷冻、激光照射、烧灼等方法以降低鼻粘膜敏感性。尽管以上方法均可到达控制症状目的,但其所带来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例如,长期服药可能存在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另外,脱敏治疗虽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其存在过敏性休克的风险,以及高昂的费用和不确定的疗效使得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则是一种破坏性操作,存在并发症的风险。总之,目前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仍然非常棘手。其中的药物疗法,大多采用西药治疗,西药主要以抗过敏内服、类固醇类药物喷雾剂外用,虽可暂缓一时,但一旦停药就会复发且更严重,如长期使用则毒副作用明显,而免疫治疗存在风险和疗效不确切,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外用的纯中药喷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用药物,变应性鼻炎相当于中医之“鼻鼽”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系内、外因所致。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肺、脾、肾之脏虚损;外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肺脏所致。其治疗内服多以扶正固本为主,外治多用辛散芳香通窍的药物。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医中药具有疗效较好,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便于推广使用,且无毒副作用或轻微,在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2012年,在最新的《欧洲鼻-鼻窦炎诊疗指南》(EPOS)中指出:有充分证据(Ia证据)表明中草药对鼻-鼻窦炎有重要的治疗价值,推荐临床上使用(A级)。苍耳子散是用来治疗鼻病的中医古方,其由白芷、辛夷花、苍耳子、薄荷四味药组成,其主要成分辛夷花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具很强的抗变态反应和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临床上常单用本品或配合其他药物来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的疗效。李氏等用白芷、辛夷花、苍耳子、防风制备得辛防白滴鼻液,治疗变应性鼻炎32例,总有效率为84%。余氏等用苍耳子、辛夷花、黄芩、青黛制备得复方苍耳子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423例,有效率为88%。上述治疗主要从疏风散寒或兼清热除湿入手,未认识到气滞血瘀之病机至始至终存在于变应性鼻炎的各证型中,故而未获得更满意疗效,而且尚未将其开发成医院内制剂和中药新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100~450份、牡丹皮100~450份、枳实100~450份、苍耳子50~300份、白芷50~200份、辛夷花30~300份、川芎30~250份。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300份、牡丹皮300份、枳实300份、苍耳子150份、白芷150份、辛夷花150份、川芎150份。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350份、牡丹皮250份、枳实150份、苍耳子150份、白芷200份、辛夷花200份、川芎200份。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150重量份、牡丹皮150重量份、枳实250重量份、苍耳子30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辛夷花花300重量份、川芎250重量份。苍芷通鼻滴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提取辛夷、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油取薄荷100~450份、牡丹皮100~450份、辛夷花花30~300份,辛夷、牡丹皮打粗粉,合并薄荷,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备用;(ⅱ)苍耳子、川芎、白芷、枳实醇提取苍耳子50~300份、白芷50~200份、川芎30~200份、枳实100~450份,打粗粉,加入四者质量和6倍量的乙醇回流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低于0.5wt%,置-4℃静置12~24h,取上层油层提取物即苍耳子、川芎、白芷、枳实备用,下层滤过;(ⅲ)苍芷通鼻滴雾药液的制备将步骤(ⅰ)所得辛夷、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油、步骤(ⅱ)所得的苍耳子、白芷、川芎、枳实提取油以及一定量吐温混匀,再向滤液中加入10%甘油、0.5%苯甲酸钠、0.9%氯化钠,灭菌分装,即得苍芷通鼻滴雾药液;(ⅳ)苍芷通鼻滴雾剂将步骤(ⅲ)得到的苍芷通鼻滴雾药液在常压下灌装至具有喷头的塑料瓶中即得。所述步骤(ⅰ)的具体方法为:取预定量的辛夷、牡丹皮打粗粉,粗粉中加入薄荷,再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10~15倍溜液,重蒸馏,收集2~4倍量的溜液,获得辛夷、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油。所述步骤(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辛夷、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油中水蒸气蒸馏收集13倍溜液,重蒸馏时收集3倍溜液。所述步骤(ⅱ)中的乙醇为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所述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两小时,第二、三次各一小时。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的应用在于将苍芷通鼻滴雾剂应用于变应性鼻炎防治。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新理论:认为气滞血瘀贯穿于变应性鼻炎的各个阶段,故治疗上除传统的辛散芳香通窍的药外,主张佐以行气化瘀之品方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中药鼻涕雾剂(不用氟利昂的常压下的鼻喷雾剂)是很有中医特色的实用剂型,本专利技术的鼻涕雾剂既继承了传统中医药辨证组方用药的优势,又发挥了细微涕雾鼻腔给药的特点,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确切;本专利技术秉用喷雾剂型,能使药物黏附于鼻腔患部,可达到高效、速效的局部给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将苍耳子散与行气化瘀药相结合,由苍耳子、白芷、薄荷、辛夷花、川芎等七味常用内服的中药组成,经水煮醇沉提取后,在常压下采用具有喷头的塑料瓶灌装而成,实际上为带雾状的滴鼻剂型,不需要氟利昂等压缩剂,因此工艺生产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携带方便,不需要特殊的制造设备,一般具有生产口服液、片剂、冲剂等剂型厂家均可以生产,对治疗变应性鼻炎简便、有效、复发率低,对人体无或轻微毒副作用,填补国内外中药喷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空白;药品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性能可靠,生产的产品自然放置3年仍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要求;苍芷通鼻滴雾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携带方便,不需要特殊的制造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应用中苍芷通鼻滴雾剂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100~450份、牡丹皮100~450份 、枳实100~450份 、苍耳子50~300份、白芷50~200份、辛夷花30~300份、川芎30~2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苍芷通鼻滴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100~450份、牡丹皮100~450份、枳实100~450份、苍耳子50~300份、白芷50~200份、辛夷花30~300份、川芎30~2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苍芷通鼻滴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300份、牡丹皮300份、枳实300份、苍耳子150份、白芷150份、辛夷花150份、川芎1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苍芷通鼻滴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350份、牡丹皮250份、枳实150份、苍耳子150份、白芷200份、辛夷花200份、川芎20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苍芷通鼻滴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雾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薄荷150重量份、牡丹皮150重量份、枳实250重量份、苍耳子30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辛夷花花300重量份、川芎250重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苍芷通鼻滴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提取辛夷、牡丹皮、薄荷的挥发油取薄荷100~450份、牡丹皮100~450份、辛夷花花30~300份,辛夷、牡丹皮打粗粉,合并薄荷,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备用;(ⅱ)苍耳子、川芎、白芷、枳实醇提取苍耳子50~300份、白芷50~200份、川芎30~200份、枳实100~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先熊天琴张笑兴杨凤琼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刘进先张笑兴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