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06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包括矩形外框架、底板和矩形阵列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支腿,所述底板设置在外框架底部,所述矩形外框架内设置有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两个侧护板、两个端护板和床板,所述两个端护板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护板两端,与两个侧护板组成矩形护板,所述床板设置在矩形护板底部,所述两个侧护板顶部均与矩形外框架铰接,所述两个端护板分别通过定位杆与矩形外框架两端内壁固定,所述床板下方宽度方向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内凹弧形轨道,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位于四个支腿之间并且沿底板宽度方向抽拉的抽屉,所述抽屉内设置有驱动床体沿底板宽度方向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切换晃动外力,操作方便。

A dual-purpose crib with manual and automatic sh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儿床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家庭,便于婴儿人们对婴儿的照顾。众所周知,人们在对婴儿进行哄睡的时候,经常会抱在怀里进行晃动,能够是婴儿较快进入睡眠状态。但是长期晃动,容易造成人体体力不支,尤其是老年人。为了满足婴儿哄睡过程中晃动的节奏,各生产企业研发出带有弧形底座的婴儿床,人们将婴儿放置在此种床内,然后手动摇晃床体,同样能够实现晃动的节奏,但是这种婴儿床需要人连续晃动,不能离开床体,使用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能够快速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下转换,使用方便简单,节省人力。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包括矩形外框架、底板和矩形阵列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支腿,所述底板设置在外框架底部,所述矩形外框架内设置有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两个侧护板、两个端护板和床板,所述两个端护板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护板两端,与两个侧护板组成矩形护板,所述床板设置在矩形护板底部,所述两个侧护板顶部均与矩形外框架铰接连接,所述两个端护板分别通过定位杆与矩形外框架两端内壁固定,所述床板下方宽度方向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内凹弧形轨道,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位于四个支腿之间并且沿底板宽度方向抽拉的抽屉,所述抽屉内设置有驱动床体沿底板宽度方向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两个侧护板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嵌入矩形外框架两端的转轴。其中,所述矩形外框架两端设置有与转轴对应的套筒。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横梁和推动臂,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抽屉内,所述横梁与电动推杆端部成水平交叉设置,所述推动臂对称铰接设置在横梁两端。其中,所述推动臂顶部设置有安装顶杆的通孔。其中,所述外框架一侧外侧设置有沿外框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电动推杆推动推动臂,推动臂推动床体沿内凹弧形轨道滑动晃动,完成床体的晃动,活者采用人工推动床体晃动,能够在手动和自动方式下进行转换,节省人力,转换方便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包括矩形外框架1、底板2和矩形阵列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支腿3,矩形外框架1包括两个端板11和设置在底板上四个边角上的的2根前竖支撑12和2根后竖支撑13,所述两个端板分别设置在2根前竖支撑12和2根后竖支撑13之间,而2根前竖支撑12和2根后竖支撑13之间为空隙,底板2设置在矩形外框架1底部,组成婴儿床体的外护体。所述矩形外框架1内设置有床体4,所述床体4包括两个侧护板41、两个端护板42和床板43,所述两个端护板42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护板41两端,与两个侧护板41组成矩形护板,所述床板43设置在矩形护板底部,形成婴儿床主体。所述两个侧护板41顶部均与矩形外框架铰接连接,铰接在对应的前竖支撑12和后竖支撑13内侧,所述两个端护板42分别通过定位杆5与矩形外框架1两端内壁固定,当婴儿床不需要晃动时,定位杆5将床体与外矩形框架1固定不动。所述床板43下方宽度方向设置有位于底板2上的内凹弧形轨道6,所述底板2下方设置有位于四个支腿3之间并且沿底板2宽度方向抽拉的抽屉7,所述抽屉5内设置有驱动床体4沿底板2宽度方向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平时通过抽屉7隐藏在底板2底部,不占用外部空间,需要使用时候拉出。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侧护板41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嵌入矩形外框架1两端的转轴9。本实施例中,所矩形外框架两端设置有与转轴对应的套筒10,通过转轴9和套筒10转动配合,形成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电动推杆81、横梁82和推动臂83,所述电动推杆81设置在抽屉7内,所述横梁82与电动推杆81端部成水平交叉设置,所述推动臂83对称铰接设置在横梁82两端,所述推动臂83顶部设置有安装顶杆14的通孔,将推动臂83翻转竖直方向,然后安装顶杆14,顶杆14从通孔穿过挤压到床体4其中一个侧护板41上,启动电动推杆81推动床体4向外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外框架1一侧外侧设置有沿矩形外框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板15,挡板15上设置挤压开关,挤压开关16和电动推杆81均电性连接电器控制盒,当床体4被推动到挡板15时候,挤压开关16被挤压后发出信号,电器控制盒通过内部控制电路通知电动推杆81回位,来回往复动作,完成床体晃动。上述中,如果不需要电动晃动,无需拉出抽泣7,直接将定位杆5拔出,然后人体手工晃动,床体4沿内凹弧形轨道6晃动,形成人工操作。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包括矩形外框架、底板和矩形阵列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支腿,所述底板设置在外框架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外框架内设置有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两个侧护板、两个端护板和床板,所述两个端护板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护板两端,与两个侧护板组成矩形护板,所述床板设置在矩形护板底部,所述两个侧护板顶部均与矩形外框架铰接连接,所述两个端护板分别通过定位杆与矩形外框架两端内壁固定,所述床板下方宽度方向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内凹弧形轨道,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位于四个支腿之间并且沿底板宽度方向抽拉的抽屉,所述抽屉内设置有驱动床体沿底板宽度方向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自动晃动的两用型婴儿床,包括矩形外框架、底板和矩形阵列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四个支腿,所述底板设置在外框架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外框架内设置有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两个侧护板、两个端护板和床板,所述两个端护板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护板两端,与两个侧护板组成矩形护板,所述床板设置在矩形护板底部,所述两个侧护板顶部均与矩形外框架铰接连接,所述两个端护板分别通过定位杆与矩形外框架两端内壁固定,所述床板下方宽度方向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内凹弧形轨道,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位于四个支腿之间并且沿底板宽度方向抽拉的抽屉,所述抽屉内设置有驱动床体沿底板宽度方向左右滑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自动晃动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诚信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