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燕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05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床头套件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包括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第一靠件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的外凸弧面和下部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互组合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既能作为人们倚靠时的支撑件,也能作为人们躺倒后的头枕件,功能多样,用途广泛,且结构简单,切换容易。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A Kind of Deformable Bed Head Composite Re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
本技术属于床头套件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
技术介绍
卧床是各种家具中使用时间最多的家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有靠背的软床凭借其精美的设计与良好的舒适性,受到普遍欢迎。人们通常喜欢倚靠在软床的床头上,进行阅读、聊天、看电视等活动,因此床头处的舒适性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现有的软床一般在床头处固定设置有靠背,而软床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其观赏性,但靠背不能进行拆卸和清理,长时间使用后积攒油脂、空气的灰尘等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同时,固定的靠背对人们腰部的支撑不足,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舒适度,在倚靠一端时间之后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再者,软床的靠背形状固定,占据了大量的床上空间,但仅仅起到提供倚靠的作用,此外没有更多的作用,不能体现更多的便捷。由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出更加合理的技术方案,对软床靠背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提供能更好的舒适度体验,并能够提供除倚靠以外的更多功能,也解决其拆卸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旨在通过将软床处的靠背改进为组合结构的套件,能够实现套件的组合变形实现靠背和头枕的作用,同时该组合靠件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包括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第一靠件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的外凸弧面和下部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本技术提出上述方案,将第一靠件通过连接套固定在床头处,第二靠件可直接嵌入至第一靠件的下部,人们进行倚靠时,第二靠件提供充分的腰部支撑;第二靠件也可放倒,此时第二靠件作为头枕使用。如此实现了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的组合变形使用,十分便捷。进一步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的连接需要足够稳定,才能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因此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通过绑带、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可拆卸式连接。在第二靠件嵌入第一靠件的下部时,可通过但不限于绑带、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加强第二扣件与第一扣件的连接紧密性,是的人们在倚靠时整个组合靠件结构紧凑稳定。再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靠件上设置有绑带,第二靠件上设置有线扣,绑带穿过线扣将第二靠件与第一靠件紧固连接。这种结构简单易实现,调整方便,不易损坏。进一步的,第一芯件和第二芯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芯套和第二芯套上,长期使用后需要进行更换、清洗等维护,为了方便维护的进行,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一芯套和第二芯套上设置开口,开口通过拉链实现开启和关闭。在使用过程中拉链将开口处封闭,在需要取出内部的芯件时,通过拉链开启开口即可。再进一步,整个组合靠件的拥有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为了减轻其重量,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靠件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一芯件包括第一骨架层和第一柔性层,第一骨架层为包括多个空腔的定型件,空腔在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处留有通气口;所述的第一柔性层覆盖第一骨架层,且第一柔性层采用透气材料制成。再进一步,按照同样的思路,对上述方案中的第二靠件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二芯件包括第二骨架层和第二柔性层,第二骨架层为包括多个空腔的定型件,空腔在第二芯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留有通气口;所述的第二柔性层覆盖第二骨架层,且第二柔性层采用透气材料制成。再进一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空腔的空间进行利用,使组合靠件具有保健功能,促进人体的健康,因此做如下优化,所述第一芯件和/或第二芯件的空腔内设置有保健药包。进一步的,连接套在于床头的立架连接固定时,若连接套太大则不能实现紧固,若连接套太小则不容易安装,还容易被撑坏,为了实现方便安装,并提高安装的可靠性,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松紧带。再进一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套的侧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开口,松紧带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且松紧带的两侧分别与开口的两侧缝合。则在松紧带的弹力作用下,连接套的可实现弹性伸缩,能够与一定体积范围内的床头立架实现良好的配合。进一步的,第二靠件可作为倚靠时的腰部支撑,也可作为头枕对头颈支撑,当第二靠件放倒后作为头枕时,其贴合于头颈处的表面符合人体的结构,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二芯件的上表面为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相互组合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通过相互组合使用既能作为人们倚靠时的支撑件,也能作为人们躺倒后的头枕件,功能多样,用途广泛,且结构简单,切换容易。2.本技术通过连接套固定在床头处的立架上,方便设置在没有自带靠背的床头处,安装简单,拆卸方便,便于使用和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组合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靠件与第一靠件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A处)。图4为本技术第一骨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骨架层前表面处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骨架层后表面处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含义为:1-第一靠件;101-上部;102-下部;103-第一骨架层;2-第二靠件;201-第二骨架层;3-连接套;301-松紧带;4-线扣;5-绑带;6-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包括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第一靠件1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101的外凸弧面和下部102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2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102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3,连接套3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方案,将第一靠件1通过连接套3固定在床头处,第二靠件2可直接嵌入至第一靠件1的下部102,人们进行倚靠时,第二靠件2提供充分的腰部支撑;第二靠件2也可通过放到,此时第二靠件2作为头枕使用。如此实现了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的组合变形使用,十分便捷。如图3所示,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的连接需要足够稳定,才能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通过绑带5、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可拆卸式连接。在第二靠件2嵌入第一靠件1的下部102时,可通过但不限于绑带5、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加强第二扣件与第一扣件的连接紧密性,是的人们在倚靠时整个组合靠件结构紧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第一靠件(1)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101)的外凸弧面和下部(102)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2)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102)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3),连接套(3)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第一靠件(1)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101)的外凸弧面和下部(102)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2)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102)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3),连接套(3)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靠件(1)和第二靠件(2)通过绑带(5)、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靠件(1)上设置有绑带(5),第二靠件(2)上设置有线扣(4),绑带(5)穿过线扣(4)将第二靠件(2)与第一靠件(1)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芯套和第二芯套上设置开口,开口通过拉链实现开启和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郎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