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04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四指固定机构、四指运动机构和拇指运动机构,所述四指固定机构设置有三个指间导向块以及所述固定指间导向块的四指固定单元;所述四指运动机构设置有供病患手掌放置的手掌支撑件以及驱动所述手掌支撑件运动的四指驱动单元;所述拇指运动机构设置有支撑手掌的上托板、垂直贯穿所述上托板的拇指滚筒以及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上托板上的拇指挡板,所述上托板设置有供所述拇指滚筒穿过的拇指移动槽,所述拇指滚筒的下端连接有驱动所述拇指滚筒运动的拇指驱动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过有效避免对患者的手掌以及手指造成二次伤害,使用方式简便且使用舒适的效果。

A Gradual Intelligent Finger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指康复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
技术介绍
手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精细“工具”,手功能失效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手外伤和中风,对于这类患者除了必要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连续被动活动(CMP)是一种通过对受伤手指连续被动地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理论,且该治疗被广大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医疗单位使用手指康复机器人对病人进行手指康复训练,与传统的依靠医疗人员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方式相比,医疗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形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并且也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公开号为CN10662121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指肌力康复装置,该手指肌力康复装置包括手柄、U形框架及四指康复装置,所述U形框架左侧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右侧上下两端对称设置凸起,所述凸起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U形框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二空腔的滑动连接,所述U形框架两端与第二空腔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凸起外设置有可延伸至第二空腔的定位销,所述U形框架两端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手柄上端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环扣连接。但是该手指肌力康复装置通过令患者的四指分别放入对应的第二环扣内,再通过反复拉伸第三弹簧进行四指的康复训练,进而将在患者手指上产生较大的压强,使用繁琐且舒适度弱,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该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具有使用方式简便且使用舒适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四指固定机构、与所述四指固定机构匹配的四指运动机构和拇指运动机构;所述四指固定机构设置有三个用于驱动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张开或闭合的指间导向块以及固定所述指间导向块的四指固定单元;所述四指运动机构设置有供病患手掌放置的手掌支撑件以及驱动所述手掌支撑件做朝向或背向所述指间导向块往复运动的四指驱动单元;所述拇指运动机构设置有支撑手掌的上托板、垂直贯穿所述上托板的拇指滚筒以及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上托板上的拇指挡板,所述拇指挡板后侧壁倾斜角度与手掌大拇指匹配,所述上托板设置有与所述拇指挡板后侧平行并供所述拇指滚筒穿过的拇指移动槽,所述拇指滚筒的下端连接有驱动所述拇指滚筒在拇指移动槽内做往复运动的拇指驱动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指固定单元固定三个指间导向块,在病患将手掌放置的手掌支撑件上,且四指驱动单元驱动手掌支撑件朝向指间导向块运动时,带动四指向前做小幅度的伸展运动,进而在指间导向块对四指伸张的过程限制出四指的运动轨迹,达到对伸展的四指进行撑开的目的;相应的,通过拇指驱动单元驱动拇指滚筒在拇指移动槽内移动时,使得病患弯曲且背靠拇指挡板的大拇指在拇指滚筒做远离手掌支撑板时逐渐伸展伸直,对病患的大拇指起到有效的训练与锻炼的作用,且有效避免对患者手指造成二次伤害,具有使用方式简便且使用舒适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有供病患手臂放置的臂凹槽,在病患手臂放置在所述臂凹槽内后,病患的手掌位于所述手掌支撑件上,所述指间导向块的前端呈三角形状且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生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体上臂凹槽与病患的手臂匹配而达到提升病患手臂放置舒适性的目的;并通过前端呈三角形状的指间导向块两侧侧面上的多个生耳在指间导向块插入病患手指指缝起到形成滚动摩擦,进而进一步增加手指舒适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四指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翻盖机架,所述指间导向块的后端设置有开有插槽的立柱,所述翻盖机架上设置有三根分别插入相应的所述插槽内的拟骨骼杆,所述翻盖机架以及所述立柱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所述拟骨骼杆的翻盖板和固定钮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相应的指间导向块上的拟骨骼杆穿过立柱的长度,再通过固定钮盖固定相应拟骨骼杆与立柱即可达到调节完指间导向块的纵向相对位置的目的,适于不同人群的手指需求,适于实用且使用方式便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翻转所述翻盖板的翻盖转柱和固定所述翻盖板与三根拟骨骼杆的翻盖插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插销在闭合时,翻盖板对三根拟骨骼杆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打开翻盖插销后翻动翻盖板即可使得翻盖板以翻盖转柱为轴做周向转动,在此时翻盖板未将三根拟骨骼杆固定,因此便于对三根拟骨骼杆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达到进一步适应不用人群手指需求的目的,且该方式便捷、易于操作,显著提升该康复仪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盖板的下侧设置有橡胶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层在翻盖板一端的翻盖插销闭合时与三根拟骨骼杆抵接,起到显著提升三根拟骨骼杆的固定稳定性的作用,避免该康复仪在使用时三根拟骨骼杆晃动而影响到病患手指的康复训练,保证病患手指的康复训练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盖机架的后端设置有通过两个转柱底座固定在机架上的拟骨骼杆转柱,三根所述拟骨骼杆的后端均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拟骨骼杆转柱上并与拟骨骼杆转柱转动连接的转臂,所述翻盖机架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臂的前侧插接有在所述限位槽内转动的限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翻盖插销并翻动翻盖板后,拟骨骼杆后端的转臂以拟骨骼杆转柱为轴做周向转动,该转动幅度在翻盖机架后侧的限位槽以及位于转臂前侧且一端在限位槽内转动的限位柱的限定下避免指间导向块向后端翻动而影响到指间导向块的调节,在显著降低对三根拟骨骼杆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难度时,使指间导向块适应大小长度不一的手掌,达到进一步适应不用人群手指需求的目的,且该方式便捷、易于操作,显著提升该康复仪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四指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四指滑轨、与所述手掌支撑件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四指滑轨上移动的四指滑块以及与所述手掌支撑件转动连接的四指长曲柄,所述四指长曲柄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四指短曲柄,所述四指短曲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驱动所述四指短曲柄做周向转动的四指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指驱动电机驱动四指短曲柄做周向转动,进而使得四指长曲柄在四指短曲柄的带动下驱动手掌支撑件在四指滑轨的限定下做沿四指滑轨轴向的往复运动,结构简单且运动平滑顺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掌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四指驱动单元连接的滚筒底板,所述滚筒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滚筒固定座,并在两个所述滚筒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用于放置手掌的四指滚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病患的手掌放置在四指滚筒上时,每一个四指滚筒在带动手指向前运动的同时都能和手掌形成滚动摩擦,从而显著提升手指的舒适度;又由于通过四指滚筒的形式向手指传递力时因为接触表面较大,进而对病患的手指造成的压强小,达到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拇指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拇指滑轨、与所述拇指滚筒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拇指滑轨上移动的拇指滑块以及与所述拇指滚筒底部转动连接的拇指长曲柄,所述拇指长曲柄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拇指短曲柄,所述拇指短曲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四指固定机构(3)、与所述四指固定机构(3)匹配的四指运动机构(4)和拇指运动机构(5);所述四指固定机构(3)设置有三个用于驱动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张开或闭合的指间导向块(31)以及固定所述指间导向块(31)的四指固定单元;所述四指运动机构(4)设置有供病患手掌放置的手掌支撑件以及驱动所述手掌支撑件做朝向或背向所述指间导向块(31)往复运动的四指驱动单元;所述拇指运动机构(5)设置有支撑手掌的上托板(51)、垂直贯穿所述上托板(51)的拇指滚筒(53)以及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上托板(51)上的拇指挡板(52),所述拇指挡板(52)的后侧壁倾斜角度与手掌大拇指匹配,所述上托板(51)设置有与所述拇指挡板(52)后侧平行并供所述拇指滚筒(53)穿过的拇指移动槽(511),所述拇指滚筒(53)的下端连接有驱动所述拇指滚筒(53)在拇指移动槽(511)内做往复运动的拇指驱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四指固定机构(3)、与所述四指固定机构(3)匹配的四指运动机构(4)和拇指运动机构(5);所述四指固定机构(3)设置有三个用于驱动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张开或闭合的指间导向块(31)以及固定所述指间导向块(31)的四指固定单元;所述四指运动机构(4)设置有供病患手掌放置的手掌支撑件以及驱动所述手掌支撑件做朝向或背向所述指间导向块(31)往复运动的四指驱动单元;所述拇指运动机构(5)设置有支撑手掌的上托板(51)、垂直贯穿所述上托板(51)的拇指滚筒(53)以及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上托板(51)上的拇指挡板(52),所述拇指挡板(52)的后侧壁倾斜角度与手掌大拇指匹配,所述上托板(51)设置有与所述拇指挡板(52)后侧平行并供所述拇指滚筒(53)穿过的拇指移动槽(511),所述拇指滚筒(53)的下端连接有驱动所述拇指滚筒(53)在拇指移动槽(511)内做往复运动的拇指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设置有供病患手臂放置的臂凹槽(11),在病患手臂放置在所述臂凹槽(11)内后,病患的手掌位于所述手掌支撑件上,所述指间导向块(31)的前端呈三角形状且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生耳(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指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2)上的翻盖机架(36),所述指间导向块(31)的后端设置有开有插槽(321)的立柱(32),所述翻盖机架(36)上设置有三根分别插入相应的所述插槽(321)内的拟骨骼杆(34),所述翻盖机架(36)以及所述立柱(3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所述拟骨骼杆(34)的翻盖板(35)和固定钮盖(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渐进式手指智能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板(3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翻转所述翻盖板(35)的翻盖转柱(353)和固定所述翻盖板(35)与三根拟骨骼杆(34)的翻盖插销(3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飞梁冬泰陈哲铭金迪卢晗施培妤董宇轩梁丹赵永杰尹东颖陈沁圆张佳中何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