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田稗草防控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由于每年春季低温,(倒春寒)水稻移栽封闭除草用药时药剂选择或使用不当,稗草或稻稗在前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己超出一般除草剂杀草叶龄,使其发展成大龄抗性杂草或转化为恶性杂草,在株高15~30厘米,7叶龄以上,水稻田己形成草荒,对水稻生长构成严重威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性低,且有显性及隐性药害,对稻米及土壤污染,用药投入成本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本专利技术扩大杀草谱.扩大了杀草范围,独到之处能根除其它除草剂难以杀灭的杂草。在水稻田中既能防一年生大龄稗草和稻稗,还能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芦苇”只用两种除草剂和一种高效喷雾助剂混合配方能达到灭草增产作用的效果。②延长施药适期.插秧后7~10天缓苗扎根后至水稻孕穗前约40天左右均可用药。③不产生任何显性及隐性药害对水稻安全.③此技术配方对大龄稗草及芦苇的增效作用显著,对稻米没有任何潜毒危害,与各成份单独施用相比,在不增加除草剂的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包括:在稗草或稻稗株高15~30厘米,5~7叶龄期,取30%杀稗磷50~70克、50%二氯喹啉酸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0~80克、烷基乙基磺酸盐混配特高效喷雾助剂70~100毫升混合;于稗草株高15~30厘米撤去水层或保持自然落干后,进行喷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包括:在稗草或稻稗株高15~30厘米,5~7叶龄期,取30%杀稗磷50~70克、50%二氯喹啉酸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0~80克、烷基乙基磺酸盐混配特高效喷雾助剂70~100毫升混合;于稗草株高15~30厘米撤去水层或保持自然落干后,进行喷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液量每亩10~12公斤/亩;喷施后36小时恢复正常水管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水管理中,水层3~5厘米,保水层7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进一步包括:釆取30%杀稗磷70克,加50%二氯喹啉酸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50~70克;烷基乙基磺酸盐混配特高效喷雾助剂70毫升,于稗草株高15~30厘米撤去水层或保持自然落干后,进行喷雾;喷液量每亩10~12公斤/亩;喷施后36小时恢复正常水管理。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田大龄稻稗草防控防除新方法在大龄稗草防除水稻田多年生深根恶性杂草芦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龄稗草防除水稻田多年生深根恶性杂草芦苇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在大龄稗草株高15~30厘米,5~7叶龄期,取30%杀稗磷50~70克、50%二氯喹啉酸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0~80克、烷基乙基磺酸盐混配特高效喷雾助剂70~100毫升混合;于稗草株高15~30厘米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