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弥河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77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属于红外线接收器,其包括红外线接收器本体以及屏蔽外壳,红外线接收器本体包括接收头,屏蔽外壳上开设有供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的接收窗口,屏蔽外壳包括横截面均呈U型状设置的前壳和后壳,前壳的侧板外壁设有凸条,后壳的侧板内壁开设有条状滑槽,条状滑槽开设的深度由后壳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凸条与部分条状滑槽滑移配合,且与剩余部分条状滑槽过盈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蔽壳安装繁琐,拆卸麻烦,令使用者在根据不同环境考虑需不需要使用屏蔽壳时,不易拆除屏蔽壳的问题。

An Infrared Receiver with Shield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
本技术涉及红外线接收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
技术介绍
目前,红外线接收器在家用电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有的红外线接收头经过环氧树脂等材质封装完毕后,将红外线接收头安装于屏蔽壳中,以增强控制芯片的抗光干扰和电磁干扰能力。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将外壳和内壳弯折来达到固定的功能。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种屏蔽壳安装繁琐,拆卸麻烦,令使用者在根据不同环境考虑需不需要使用屏蔽壳时,不易拆除屏蔽壳,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能够屏蔽光干扰和电磁干扰的同时,方便使用者拆除,以供使用者根据不同环境使用或者不适用屏蔽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包括红外线接收器本体以及屏蔽外壳,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本体包括接收头,所述屏蔽外壳上开设有供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的接收窗口,所述屏蔽外壳包括横截面均呈U型状设置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的侧板外壁设有凸条,所述后壳的侧板内壁开设有条状滑槽,所述条状滑槽开设的深度由后壳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凸条与部分条状滑槽滑移配合,且与剩余部分条状滑槽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窗口增强在红外线接收器本体外设置屏蔽壳之后,接收头本身接收红外线信号的能力;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到该屏蔽壳时,使用者可以将凸条沿条状滑槽较深处滑移至条状滑槽较浅处,并与较浅处的条状滑槽过盈配合,以达到将前壳固定于后壳上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接收头呈半圆球状,所述接收窗口设有呈“#”型网格状的保护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十”型保护筋,使得接收头最中心的黄金接收位置被保护筋遮挡住,严重影响了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的能力,采用“#”型网格状的保护筋有效避开了中心接收位置,提高了接收头的红外接收能力。作为优选,所述接收头呈半圆柱状设置,所述接收窗口设有呈“#”型网格状的保护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头呈不同形状,亦能够采用“#”型网格状的保护筋。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本体包括三个引脚,分别为VCC引脚、GND引脚和OUT引脚。作为优选,所述GND引脚位于VCC引脚和OUT引脚之间,所述VCC引脚和所述OUT引脚远离接收头的一端均背离GND引脚弯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CC引脚和OUT引脚弯折的设置有助于增大VCC引脚和OUT引脚之间的距离,避免VCC引脚与OUT引脚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后壳的侧板外壁设有指向箭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标志,告知使用者如何达到固定或者分离前壳和后壳。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筋为金属材质,且与前壳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壳与保护筋采用相同的金属材质,在工业生产时,利用模具一体成型制作,简化了工业生产中操作步骤。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筋为塑胶材质,且粘接于前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胶材质比起金属材质能够进一步减小保护筋对于接收头的红外信号接收能力的影响程度。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筋呈透明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减小保护筋对于接收头的红外信号接受能力的影响程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具有如下优点:1.接收窗口增强在红外线接收起本体外设置屏蔽壳之后,接收头本身接收红外线信号的能力;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到该屏蔽壳时,使用者可以将凸条沿条状滑槽较深处滑移至条状滑槽较浅处,并与较浅处的条状滑槽过盈配合,以达到将前壳固定于后壳上的效果;2.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十”型保护筋,使得接收头最中心的黄金接收位置被保护筋遮挡住,严重影响了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的能力,采用“#”型网格状的保护筋有效避开了中心接收位置,提高了接收头的红外接收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内壳和外壳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红外线接收器本体;2、屏蔽外壳;3、接收头;4、接收窗口;5、前壳;6、后壳;7、凸条;8、条状滑槽;9、VCC引脚;10、GND引脚;11、OUT引脚;12、箭头;13、保护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以及屏蔽外壳2,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包括接收头3,屏蔽外壳2上开设有供接收头3接收红外信号的接收窗口4,屏蔽外壳2包括横截面均呈U型状设置的前壳5和后壳6,前壳5的侧板外壁设有凸条7,后壳6的侧板内壁开设有条状滑槽8,条状滑槽8开设的深度由后壳6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凸条7与部分条状滑槽8滑移配合,且与剩余部分条状滑槽8过盈配合。图2中a侧为后壳6上条状滑槽8较深的一侧,图中b侧为后壳6上条状滑槽8较浅的一侧,其中较深一侧处的条状滑槽8深度略大于凸条7的厚度,较浅一侧处的条状滑槽8深度略小于凸条7的厚度,从而达到过盈配合的效果。接收窗口4增强在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外设置屏蔽壳之后,接收头3本身接收红外线信号的能力;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到该屏蔽壳时,使用者可以将凸条7沿条状滑槽8较深处滑移至条状滑槽8较浅处,并与较浅处的条状滑槽8过盈配合,以达到将前壳5固定于后壳6上的效果。安装时,先把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安放于前壳5内,再将后壳6沿条状滑槽8的方向滑至与前壳5过盈配合。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包括三个引脚,分别为VCC引脚9、GND引脚10和OUT引脚11。GND引脚10位于VCC引脚9和OUT引脚11之间,VCC引脚9和OUT引脚11远离接收头3的一端均背离GND引脚10弯折。VCC引脚9和OUT引脚11弯折的设置有助于增大VCC引脚9和OUT引脚11之间的距离,避免VCC引脚9与OUT引脚11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后壳6的侧板外壁设有指向箭头12,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标志,告知使用者如何达到固定或者分离前壳5和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包括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以及屏蔽外壳(2),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包括接收头(3),所述屏蔽外壳(2)上开设有供接收头(3)接收红外信号的接收窗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2)包括横截面均呈U型状设置的前壳(5)和后壳(6),所述前壳(5)的侧板外壁设有凸条(7),所述后壳(6)的侧板内壁开设有条状滑槽(8),所述条状滑槽(8)开设的深度由后壳(6)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凸条(7)与部分条状滑槽(8)滑移配合,且与剩余部分条状滑槽(8)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包括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以及屏蔽外壳(2),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本体(1)包括接收头(3),所述屏蔽外壳(2)上开设有供接收头(3)接收红外信号的接收窗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2)包括横截面均呈U型状设置的前壳(5)和后壳(6),所述前壳(5)的侧板外壁设有凸条(7),所述后壳(6)的侧板内壁开设有条状滑槽(8),所述条状滑槽(8)开设的深度由后壳(6)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凸条(7)与部分条状滑槽(8)滑移配合,且与剩余部分条状滑槽(8)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头(3)呈半圆球状,所述接收窗口(4)设有呈“#”型网格状的保护筋(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红外线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头(3)呈半圆柱状设置,所述接收窗口(4)设有呈“#”型网格状的保护筋(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弥河
申请(专利权)人:叶弥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