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器及电动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674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器及电动工具。其中,该充电控制装置用于为电池包充电,包括:转换电路、转换控制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控制器;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支路;转换电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路和控制器,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一驱动电路连接,转换控制电路与转换电路连接,控制器分别连接转换控制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保护支路分别连接控制器、转换控制电路。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能够对充电控制装置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安全可靠性。

A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Charger and Electric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器及电动工具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器及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便携式电动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工具一般包括三件套,分别为整机、电池包和充电器,充电器为电池包充电后,电池包为整机供电,从而整机能够运作。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电动工具的充电器容易被击穿,安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器及电动工具,能够对充电控制装置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安全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用于为电池包充电,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转换电路、转换控制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控制器;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支路;所述转换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保护支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转换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恒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和第二直流电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转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时,获取所述电池包的饱和信号,并根据所述饱和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支路使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停止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支路,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分别连接所述转换电路和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第二保护支路用于若所述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使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停止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隔离支路,所述第一保护支路、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均分别通过所述隔离支路与所述转换控制电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支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稳压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支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支路包括: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转换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电路包括:EMC滤波器、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开关变压器、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和低压稳压子电路;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信号,所述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保护支路连接,所述开关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低压稳压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稳压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EMC滤波器对输入的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滤波,以滤除电磁干扰,所述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将所述EMC滤波器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高频高压直流电信号,所述开关变压器将所述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输出的高频高压直流电信号转换为高频低压直流电信号,所述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将所述开关变压器输出的高频低压直流电信号转变为所述第一直流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所述低压稳压子电路将所述开关变压器输出的高频低压直流电转变为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包括:启动电阻、开关MOS控制器、开关MOS管、尖峰吸收子电路、供电子电路、取样电阻、电压控制子电路、电流控制子电路和反馈子电路;所述启动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启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MOS控制器连接,所述尖峰吸收子电路并联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开关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尖峰吸收子电路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共同连接端连接,所述开关MOS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MOS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关MOS管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MOS控制器连接并接地,所述供电子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开关MOS控制器连接,所述供电子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取样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低压稳压子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反馈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控制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连接,所述电压控制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反馈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馈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MOS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关MOS控制器还与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上述的充电控制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电池包、整机和上述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充电器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所述整机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池包用于为所述整机供电。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第一保护支路在异常充电状态控制转换控制电路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对电池包充电,可以解决充电器异常引起的电池包过充的问题,能够对充电控制装置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充电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随着社会的进步,便携式电动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工具一般包括三件套,分别为整机、电池包和充电器,充电器通过连接交流电源和电池包,从而为电池包充电,当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为电池包充电,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转换电路、转换控制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控制器;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支路;所述转换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保护支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转换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恒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和第二直流电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转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时,获取所述电池包的饱和信号,并根据所述饱和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支路使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停止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为电池包充电,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转换电路、转换控制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控制器;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支路;所述转换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保护支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转换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恒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和第二直流电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转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时,获取所述电池包的饱和信号,并根据所述饱和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支路使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停止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支路,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分别连接所述转换电路和所述转换控制电路,所述第二保护支路用于若所述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使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停止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隔离支路,所述第一保护支路、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均分别通过所述隔离支路与所述转换控制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支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稳压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支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支路包括: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转换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EMC滤波器、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开关变压器、第二整流滤波子电路和低压稳压子电路;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信号,所述第一整流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EMC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