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71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和一端设于壳体内的线缆,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端部设有端子,所述壳体内设有相连通并成90度的横向孔和纵向孔,在所述横向孔的内侧端卡合设有后屏蔽罩,所述后屏蔽罩内卡合设有后胶芯,所述端子卡合设于所述后胶芯内,所述后胶芯中在对应所述纵向孔的位置处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所述纵向孔内设有前胶芯,所述前胶芯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凸缘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器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强线缆的拉脱阻力,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A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Enhancing Cable Draw-off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燃油、混动力及纯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电连接器接口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连接器结构中,主要包括有壳体、卡合设于壳体内的胶芯和与壳体连接的线缆,在线缆压接有并置于壳体内的端子,而线缆与壳体的固定方式普遍为在胶芯内设置卡爪后与端子卡合固定,且在线缆的外侧设有尾扣与壳体扣合;上述连接结构中,尾扣与壳体以及胶芯和壳体之间的结合力均会比较小,在线缆受到较大的向外拉的拉力时,尾扣和胶芯容易与壳体分离,使线缆与胶芯整体被拉出,可靠性不足,且用于卡合端子的卡爪是独立的物体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容易受到拉力的影响产生变形从而使线缆被拉出,安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强线缆的拉脱阻力,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和一端设于壳体内的线缆,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端部设有端子,所述壳体内设有相连通并成90度的横向孔和纵向孔,在所述横向孔的内侧端卡合设有后屏蔽罩,所述后屏蔽罩内卡合设有后胶芯,所述端子卡合设于所述后胶芯内,所述后胶芯中在对应所述纵向孔的位置处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所述纵向孔内设有前胶芯,所述前胶芯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凸缘插接配合的插接槽。优选地,所述线缆与壳体之间由内往外依次设有屏蔽环、防水圈和尾扣,所述尾扣的外侧与所述壳体扣合,所述后屏蔽罩与所述屏蔽环抵接。优选地,所述后屏蔽罩的外侧端部设有向内弯折入所述后胶芯内的倒扣,所述倒扣与所述屏蔽环的外周抵接。优选地,所述后屏蔽罩中在对应所述插入孔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向内弯折的弹性脚;所述前胶芯外套设有前屏蔽罩,所述前屏蔽罩的上端插入所述开口中并与所述弹性脚抵接。优选地,所述后胶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弹性脚配合的滑动槽,所述前胶芯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耳部,所述后胶芯的两侧设有容纳所述耳部的凹槽。优选地,所述耳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后屏蔽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第一弹片;所述横向孔的内侧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后屏蔽罩的上端设有向外弯折并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的第二弹片;所述后胶芯的外周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后屏蔽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卡合的第三弹片。优选地,所述前胶芯内设有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的上端插入所述后胶芯内并与所述端子连接。优选地,所述转接端子的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端子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转接端子的下端设有插接孔。优选地,所述后胶芯包括前端带有所述插入孔的插接部以及卡合于所述插接部后端的固定部,所述端子的外周设有锥槽,所述固定部一端的内侧一体成型设有与所述锥槽卡合的弹性爪。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还设有手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连通成90度的横向孔和纵向孔内分别设置后胶芯和前胶芯,且后胶芯和前胶芯通过凸缘和插接槽相互插接卡合,使前胶芯给予后胶芯一个纵向的固定力,可防止线缆在受到拉力时轻易被拉出,有效增强了线缆的拉脱阻力,且后胶芯是卡合固定于后屏蔽罩内的,而后屏蔽罩又卡合设于横向孔内,当线缆受到拉力时,通过壳体使屏蔽罩和后胶芯向线缆端部的端子施加阻力,进一步防止线缆被拉脱;且后胶芯中的固定部内用于卡合固定端子的弹性爪是与固定部一体成型制作而成的,卡合后可减少出现受力变形的问题,提高卡合结构的可靠性;并在前胶芯上还设有耳部与后胶芯上的凹槽配合,增加了前胶芯和后胶芯之间的卡合面积和结合力,进一步增强了线缆的拉脱阻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连接器的截面图;图3为实施例中后胶芯与前胶芯插合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后屏蔽罩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固定部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插接部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前胶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成直角状的壳体1和一端设于壳体1内的线缆2,置于壳体1内的线缆2端部设有端子21,壳体1的两直角边内分别设有相连通的横向孔11和纵向孔12,在横向孔11的内侧端卡合设有两端均为开口的后屏蔽罩3,后屏蔽罩3内卡合设有后胶芯4,端子21卡合设于后胶芯4内,后胶芯4中在朝向纵向孔12的位置处设有插入孔41,插入孔41的孔口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411;纵向孔12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前胶芯5,前胶芯5的上端设有与凸缘41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51;通过凸缘与插接槽的插合以及后屏蔽罩给予后胶芯的阻力共同构成后胶芯的固定力,可有效增强线缆的拉脱阻力,防止线缆和后胶芯受到拉力时轻易被拉出,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的,在线缆与壳体之间由内往外依次设有套接在线缆2外周的屏蔽环6、防水圈7和尾扣8,尾扣8的外侧与壳体1扣合,尾扣用于进一步压住线缆;后屏蔽罩3与屏蔽环6抵接,形成屏蔽连接。具体的,后屏蔽罩3的外侧端部设有多个呈圆周间隔分布并向内弯折入后胶芯4内的倒扣31,倒扣将后胶芯限定在后屏蔽罩内,防止被拉出;所有倒扣31均是具有弹性的弹片并与屏蔽环6的外周抵接,增大了屏蔽连接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屏蔽连接的可靠性;后屏蔽罩3中在对应插入孔41处设有开口36,开口3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向内弯折的弹性脚32;前胶芯5外套设有前屏蔽罩9,前屏蔽罩9的上端插入开口36中并与弹性脚32抵接,从而使前屏蔽罩和后屏蔽罩与屏蔽环三者形成可靠的屏蔽连接。具体的,在后胶芯4的底部设有与弹性脚32配合的滑动槽42,在后胶芯安装于后屏蔽罩内时,通过滑动槽和弹性脚的配合进行定位和防止弹性脚妨碍后胶芯的安装;前胶芯5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耳部52,后胶芯4的两侧设有容纳耳部52的凹槽43,增大了前胶芯和后胶芯之间的卡合面积,提高了两者间的结合力,进一步有效增强了线缆的拉脱阻力;在耳部52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521,后屏蔽罩3上向内弯折设有与第一卡槽521卡合的第一弹片33;横向孔11的内侧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槽111,后屏蔽罩3的上端设有向外弯折并与第二卡槽111卡合的第二弹片34;后胶芯4的底部设有第三卡槽44,后屏蔽罩3上向内弯折设有与第三卡槽44卡合的第三弹片35;上述结构使壳体、后屏蔽罩、后胶芯以及前胶芯之间构成相互卡合的结构,确保后胶芯的固定力,防止后胶芯被拉出。具体的,前胶芯5内还设有转接端子10,转接端子10的上端插入后胶芯4内并与端子21连接;转接端子10的上端设有连接孔101,端子的前端插接于连接孔内,转接端子10的下端设有插接孔102,用于与外在的插座进行插接。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后胶芯4包括前端带有插入孔41的插接部45以及后端的固定部46,插接部45和固定部46的底部均设有滑动槽42;固定部46的前端卡合套设于插接部45内,具体的,在固定部46前端两侧设有卡扣462,在插接部45后端两侧设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一端设于壳体内的线缆,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端部设有端子,所述壳体内设有相连通并成90度的横向孔和纵向孔,在所述横向孔的内侧端卡合设有后屏蔽罩,所述后屏蔽罩内卡合设有后胶芯,所述端子卡合设于所述后胶芯内,所述后胶芯中在对应所述纵向孔的位置处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所述纵向孔内设有前胶芯,所述前胶芯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凸缘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一端设于壳体内的线缆,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缆端部设有端子,所述壳体内设有相连通并成90度的横向孔和纵向孔,在所述横向孔的内侧端卡合设有后屏蔽罩,所述后屏蔽罩内卡合设有后胶芯,所述端子卡合设于所述后胶芯内,所述后胶芯中在对应所述纵向孔的位置处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孔口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所述纵向孔内设有前胶芯,所述前胶芯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凸缘插接配合的插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与壳体之间由内往外依次设有屏蔽环、防水圈和尾扣,所述尾扣的外侧与所述壳体扣合,所述后屏蔽罩与所述屏蔽环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屏蔽罩的外侧端部设有向内弯折入所述后胶芯内的倒扣,所述倒扣与所述屏蔽环的外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屏蔽罩中在对应所述插入孔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向内弯折的弹性脚;所述前胶芯外套设有前屏蔽罩,所述前屏蔽罩的上端插入开口中并与所述弹性脚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胶芯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燕黄建芳徐平安林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