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及其隔热板技术

技术编号:21665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隔热板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其中每个隔热板具有两个平行的主表面和连接两个大表面的四个侧表面,由此所述隔热板邻接地布置在所述建筑物表面上,其中每个隔热板具有面向所述建筑物表面的最下面的主表面,其中每个隔热板通过与所述两个主表面基本平行的界面被划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建筑物表面上布置隔热板,然后将所述隔热板的所述上部移动一段距离,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至少一个相邻隔热板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隔热板。

A Method of Insulating the Surface of Buildings and Its Insulat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及其隔热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及其隔热板。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隔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存在许多用于对建筑物表面(诸如屋顶和墙壁)进行隔热的系统和产品。对隔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需要改进的隔热系统和/或隔热安装人员改进的技能。这些要求主要涉及改善隔热值,其通常是通过增加隔热厚度来实现的。另一个问题是避免热桥,即所谓的冷桥,这通常是由其间具有间隙的不良安装的隔热板所引起的。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双层解决方案,其中首先安装第一层隔热板,然后将第二层隔热板安装在第一层的顶部上,使第二层的隔热板相对于第一层的隔热板移位。如果要隔热的建筑物表面是平坦的或基本平坦的屋顶,则通常要求安装的隔热层应能够支持人员通行或甚至更重的通行。这可以通过使用双层解决方案来实现,其中第一层包括隔热元件或隔热板,并且第二层是由高密度隔热板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力分布层。从WO2012/059192中已知一种用于双层解决方案的具有屋顶隔热元件的包装和/或运输单元。所述隔热元件包括多个薄片(lamellae)和一些隔热板,即至少两种不同类型。所述隔热元件用于隔离平坦的屋顶结构。预定数量的运输单元被设置在屋顶上。每个运输单元的元件被铺设成两层,从而在屋顶上建立隔热层。这两层通常被制成下层为薄片且顶层为较大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优选地具有比下层高的密度,以提供可以承载来自例如屋顶上的建筑工人的负荷的屋顶隔热。薄片和顶层板优选地以交错配置提供。该解决方案是有利的,但确实涉及在屋顶隔热的安装期间处理许多元件的问题,这相应地是劳动密集且耗时的。在安装后看起来像双层解决方案另一种解决方案中,是将所谓的双密度隔热板用于平坦屋顶隔热,其中在单个产品中包括两层,即一种具有密度相对较低的第一层和密度较高的第二层的隔热板。从例如WO03/054264A1中已知双密度隔热板的实施例。使用双密度产品的缺点是,当在屋顶上安装双密度板时,存在两个相邻板之间会产生间隙的风险,从而在双密度板的顶部上创建从屋顶至屋顶膜的冷桥。还存在这样的风险:两个相邻的双密度板的厚度略有不同,因此隔热的顶表面将不会处于相同的水平,从而产生了从一个双密度板到另一个双密度板的一个或多个小台阶。这种不均匀性将在作为外部屋顶覆盖物而提供的屋顶膜上可见,并且确实存在损坏屋顶膜的风险,例如可能形成雨水池或类似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诸如平坦的或基本平坦的屋顶之类的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及其隔热板,其减轻甚至消除了上述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隔热板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其中每个隔热板具有两个平行的主表面和连接两个大表面的四个侧表面,由此-隔热板邻接地布置在建筑物表面上,每个隔热板具有面向建筑物表面的最下面的主表面,其中每个隔热板通过与两个主表面基本平行的界面划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建筑物表面上布置隔热板,然后将所述隔热板的上部移位一段距离,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至少一个相邻隔热板的下部。由此实现的优点是,通过作为单个产品那样被处理但是克服了由于隔热板之间的间隙所引起的冷桥问题的隔热板提供了双层建筑隔热。应当提及的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下部”是指在使用中的隔热板面向建筑物表面的部分,而术语“上部”是指隔热板的背向建筑物表面的部分。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建筑物表面是平坦的或基本平坦的屋顶。然而,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或多或少呈竖直墙壁形式的建筑物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隔热板,其包括由纤维矿物材料制成的上部和由纤维矿物材料制成的下部,其中所述上部相对于所述下部可移位。优选地,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由石棉制成。优选地,隔热板的上部具有在100-250kg/m3范围内的第一密度并且下部具有在50-140kg/m3范围内的第二密度,并且其中第一密度比第二密度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上部的第一厚度为总产品厚度的5-50%,并且下部的第二厚度为总产品厚度的50-95%。藉由本专利技术,通过相对于下部推动或拉动顶部,上部相对于下部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可移位。为了制造这种板,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生产隔热板的方法,所述隔热板是在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中使用的,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产固化的矿棉隔热网幅,所述网幅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将所述矿棉隔热网幅划分成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由与上表面和下表面基本平行的界面保持在一起;-将所述矿棉网幅纵向和横向切割成隔热板。优选的是,将固化前的网幅划分为上部和下部;将上部或下部压缩至比另一部分更高的密度;将上部和下部重新组装;然后对重新组装的网幅进行固化。从而提供双密度产品。除了这些生产步骤之外,接着将较高密度的上部与较低密度的下部分开。根据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将已知的双密度产品水平划分成两层来提供双密度板。通过在双密度产品离开固化炉之后布置水平的刀或锯,能够很容易地在现有生产线上实现这一点。优选地,在双密度产品中的高密度和低密度之间的界面处提供裂缝。然而,如果合适,可以在其他位置提供裂缝。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上部和下部的每个分开的隔离板分别被包裹在包装箔中。替代地,所述板可以堆叠在运输单元中,例如在托盘上。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隔热板的叠层;图2是在平坦屋顶上安装这种隔热板的处理期间,两个相邻的隔热板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在安装隔热板后与图2相同的示意性侧视图;和图4a)至图4d)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屋顶隔热板的步骤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准备安装在诸如平坦屋顶或墙壁(未示出)的建筑物表面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隔热板10的叠层。在建筑工地上,如从叠层中取出的最上面的隔热板10所示的那样,每个隔热板10可以作为单个元件被处理。隔热板10被拆分,使得隔热板10由上部2和下部4组成。每个隔热板10还具有顶部主表面6和底部主表面8。上部2和下部4优选地均由诸如石棉的纤维矿棉制成;上部2具有高密度,例如在100-250kg/m3的范围内,而下部4具有第二低密度,优选在50-140kg/m3的范围内。如图2和图3中所示,隔热板10、10’布置在平坦屋顶14上。在放置了相邻的隔热板10、10’之后,通过推动或拉动来使上部2、2’移位以至少部分地覆盖相邻或邻接的隔热板10、10’的下部4、4’,并且从而也覆盖相邻的隔热板10、10’之间的下部4、4’的界面。上部2、2’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或在两个方向上移位,使得相邻的下部4、4’之间的所有界面都被移位的上部2、2’覆盖。如图4D中所示,图1所示的隔热板10的叠层可被设置在托盘18上,所述托盘18可由木材制成或者可以由类似于隔热板10的纤维矿棉制成,使得托盘18可以形成建筑物表面隔热的一部分。然后将托盘18上的隔热板10的这个叠层(优选地包裹在包装箔(未示出)中)被提供作为运输单元,所述运输单元可以被运输到建筑工地进行安装。由于每个隔热板10包括上部2和下部4,因此这些上部2和下部4交替地出现在此叠层中;然而,包括上部2和下部4在内的每个隔热板10在建筑工地(例如屋顶)上作为单个隔热板10被处理,所述单个隔热板可以在隔热安装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隔热板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其中每个隔热板具有两个平行的主表面和连接所述两个大表面的四个侧表面,由此所述隔热板邻接地布置在所述建筑物表面上,每个隔热板具有面向所述建筑物表面的最下面的主表面,其中每个隔热板通过与所述两个主表面基本平行的界面被划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建筑物表面上布置隔热板,然后将所述隔热板的所述上部移位一段距离,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至少一个相邻隔热板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06 RU 20161270711.一种利用隔热板对建筑物表面进行隔热的方法,其中每个隔热板具有两个平行的主表面和连接所述两个大表面的四个侧表面,由此所述隔热板邻接地布置在所述建筑物表面上,每个隔热板具有面向所述建筑物表面的最下面的主表面,其中每个隔热板通过与所述两个主表面基本平行的界面被划分成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建筑物表面上布置隔热板,然后将所述隔热板的所述上部移位一段距离,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至少一个相邻隔热板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筑物表面是平坦的或基本平坦的屋顶。3.一种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中使用的隔热板,其中所述隔热板包括由纤维矿物材料制成的上部和由纤维矿物材料制成的下部,其中所述上部相对于所述下部可移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板,其中所述上部具有在100-200kg/m3范围内的第一密度,并且所述下部具有在50-250kg/m3范围内的第二密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密度比所述第二密度高。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隔热板,其中所述上部的第一厚度为总产品厚度的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瓦西里耶夫
申请(专利权)人:洛科威国际有限公司洛科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