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35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包括表体,所述表体的内部设有两端开放的通道,所述表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表体的进气端设有前导流件,所述表体的出气端设有后导流件,所述表体的内部设有中导件;所述中导件止于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套装于所述轴的远离前导流件的一端,所述表体的进气端与叶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前导流通道,用于增加导流通道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延长前导流的整流长度,从而能够提高前整流的整流效率,随着整流效率的提高从而可以降低对安装环境的要求,继而提高气体涡轮的应用范围。

A New Gas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体涡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涡轮改进,特别是一种新型气体涡轮。
技术介绍
气体涡轮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叶轮流量测量仪表,它利用置于流体中的叶轮的旋转角速度与流体流速的正比关系,通过测量叶轮转速得到流体流速,进而得到管道内的流量值。涡轮流量计以其结构简单、精度高、流通能力大而被大童应用于能源动力、天然气计量等工业领域中。气体涡街流量计输出的脉冲频率信号不受流体物性和组分变化的影响,即仪表系数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仅与旋涡发生体及管道的形状尺寸等有关。但是作为流量计在物料平衡及能源计量中需检测质量流量,这时流量计的输出信号应同时监测体积流量和流体密度,流体物性和组分对流量计量还是有直接影响的。气体涡街流量计便是依据卡门旋涡原理进行封闭管道流体流量测量的新型流量计。因其具有良好的介质适应能力,无需温度压力补偿即可直接测量蒸汽、空气、气体、水、液体的工况体积流量,配备温度、压力传感器可测量标况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是节流式流量计的理想替代产品。而传统结构下,因叶轮与中导结构的装配位置决定,前导流结构长度无法超过表体长度的二分之一,限制了前导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包括表体,所述表体的内部设有两端开放的通道,所述表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表体的进气端设有前导流件,所述表体的出气端设有后导流件,所述表体的内部设有中导件,所述中导件包括轴承支架、轴承、叶轮、轴,其中,所述轴承支架设置在表体的内腔中部,所述轴承支架上插装轴,所述轴承支架与轴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轴的一端设有叶轮;所述中导件止于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套装于所述轴的远离前导流件的一端,所述表体的进气端与叶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前导流通道,用于增加导流通道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表体的内部通道与所述中导件的轴同心。作为优选,所述表体靠近左、右端口的侧表面上向外延伸形成凸环;所述凸环,用于手持,便于与气体输送通道进行对接装配。作为优选,所述表体的进气端与叶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前导流通道大于表体的内部通道的2/3。有益效果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将中导结构放置在前,叶轮在后的装配方式,倒装结构是将中导部分安装在前导流上,这样的方式使得中导部分成为了前导流的一部分延长,使得前导流的长度可达三分之二,增强了前导流的导流效果,从而对安装环境也降低了要求,提高了应用范围;有效的加长了气体涡轮流量计前整流的整流长度,提高了整流效果,提高了整流的稳定性,曾加了整流效率,提高了气体涡轮流量计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新型气体涡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体;2、凸环;3、前导流件;4、后导流件;5、轴承支架;6、轴承;7、叶轮;8、轴;101、表体;102、轴;103、前导流件;104、后导流件;105、轴承支架;106、轴承;107、叶轮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传统的气体涡轮采用的基本结构为,左向为进口即左向为前向,故而叶轮在前,轴承在后为正装结构,此结构为行业内气体涡轮广泛使用的结构。对于气体涡轮主要由表体101,前导流件103,叶轮107,由轴102、轴承107、轴承支架105组成的中导结构,后导流件104等组成,前导流件103很大一部分影响着气体涡轮的精度,而前导流件103的导流长度一部分影响着叶轮107旋转是否均匀,一部分影响着气体涡轮流量计安装在管道上的环境要求。前导流通道越长,对于流体的整流效果就越好,而传统结构下,因叶轮107与中导结构的装配位置决定,前导流通道的长度无法超过表体长度的二分之一,限制了前导流的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包括表体1,所述表体1的内部设有两端开放的通道,所述表体1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表体1的进气端设有前导流件3,所述表体1的出气端设有后导流件4,所述表体1的内部设有中导件,所述中导件包括轴承支架5、轴承6、叶轮7、轴8,其中,所述轴承支架5设置在表体1的内腔中部,所述轴承支架5上插装轴8,所述轴承支架5与轴8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6,所述轴8的一端设有叶轮7;所述中导件止于所述叶轮7,所述叶轮7套装于所述轴的远离前导流件3的一端,所述表体1的进气端与叶轮7之间的区域形成前导流通道,用于增加导流通道的长度。在本技术方案中,前导流越长,对于流体的整流效果就越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中导件采用叶轮7为中导件的末端,中导部分安装在前导流上,这样的方式使得中导件成为了前导流件3的一部分延长,使得前导流件3的长度可达到表体1内部通道长度的三分之二,增强了前导流件3的导流效果,从而对安装环境也降低了要求,提高了应用范围。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表体1的内部通道与所述中导件的轴同心。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表体1靠近左、右端口的侧表面上向外延伸形成凸环2;所述凸环2,用于手持,便于与气体输送通道进行对接装配。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表体1的进气端与叶轮7之间的区域形成前导流通道大于表体1的内部通道的2/3。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包括表体(1),所述表体(1)的内部设有两端开放的通道,所述表体(1)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1)的进气端设有前导流件(3),所述表体(1)的出气端设有后导流件(4),所述表体(1)的内部设有中导件,所述中导件包括轴承支架(5)、轴承(6)、叶轮(7)、轴(8),其中,所述轴承支架(5)设置在表体(1)的内腔中部,所述轴承支架(5)上插装轴(8),所述轴承支架(5)与轴(8)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6),所述轴(8)的一端设有叶轮(7);所述中导件止于所述叶轮(7),所述叶轮(7)套装于所述轴的远离前导流件(3)的一端,所述表体(1)的进气端与叶轮(7)之间的区域形成前导流通道,用于增加导流通道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体涡轮,包括表体(1),所述表体(1)的内部设有两端开放的通道,所述表体(1)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1)的进气端设有前导流件(3),所述表体(1)的出气端设有后导流件(4),所述表体(1)的内部设有中导件,所述中导件包括轴承支架(5)、轴承(6)、叶轮(7)、轴(8),其中,所述轴承支架(5)设置在表体(1)的内腔中部,所述轴承支架(5)上插装轴(8),所述轴承支架(5)与轴(8)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6),所述轴(8)的一端设有叶轮(7);所述中导件止于所述叶轮(7),所述叶轮(7)套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源邢文莉邢家鸣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塔林迅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