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良文专利>正文

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623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包括加热炉、热水调节装置,加热炉与热水调节装置固定连通,加热炉的炉体内的炉膛内安装有挂杆A、挂杆B、炉桥,挂杆A、挂杆B上挂有螺旋管,螺旋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循环水管A、循环水管B,温控感应开关B穿于炉体和外壳且安装于侧壁上,热水调节装置中的循环水管A连通出水口、水箱、热水管、排水管C,混水阀分别连通热水管、冷水管、排水管B,冷水管B分别连通水箱、自来水管、冷水管A,循环水管B中部安装有水泵,指示灯与水泵并联后串联已并联的手动开关和温控开关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使用成本低,即烧、即热、即用,水温易调节,安全储存多余高温热水。

Instant hot water regulation and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水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普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热水器、直热式热水器,其中太阳能热水器存在冬天无法及时提供高温热水的缺点,直热式热水器和电加热热水器存在能耗大、使用成本高等缺点。目前在农村依旧以秸秆和柴木等生物质为主要燃料,在使用传统炉灶燃烧秸秆和柴木等燃料对冷水加热时,存在不能实现即烧、即热、即用,水温调节难,浪费燃料,不能安全储存多余高温热水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使用成本低,能耗小,实现即烧、即热、即用,水温易调节,能安全储存多余高温热水的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包括加热炉、热水调节装置,加热炉与热水调节装置固定连通,其中;加热炉包括炉体、外壳、烟囱、温控感应开关B、螺旋管、火沟,炉体内设置的炉膛内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安装有挂杆A、挂杆B、炉桥,挂杆A、挂杆B上挂有螺旋管,炉体外面安装有外壳,螺旋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排穿出炉体和外壳,炉体和外壳侧面还安装有穿过炉体和外壳进入炉膛的温控感应开关B,其中;热水调节装置包括循环水管A、热水管、混水阀、排水管B、水箱、冷水管A、冷水管B、水泵、循环水管B,循环水管A两端分别连通出水口、水箱,循环水管A的中部分别连通有热水管、排水管C,混水阀分别连通热水管、冷水管A、排水管B,冷水管A与冷水管B的中部连通,冷水管B的两端分别与水箱、自来水管连通,冷水管中部安装有手动阀C,循环水管B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水箱,循环水管B的中部安装有水泵,指示灯经导线与水泵并联后串联已并联的手动开关和温控感应开关B,螺旋管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连接循环水管B、循环水管A。所述炉体与外壳上面、侧面、后面之间有隔热层。所述炉体和外壳前面上部设置有清洁口用清洁门堵住,中部设置有加料口用加料门堵住,炉体下面设有进风口。所述火沟为倒U型,两头分别与烟囱和炉膛相通。所述螺旋管是采用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排水管C连通排水管A,排水管A安装有电磁阀,排水管A、排水管C分别安装有手动阀A、手动阀B,水箱安装有温控感应开关A。所述冷水管靠近水箱处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排水管C与水箱间的循环水管A上安装有负压阀,水箱安装有水压表、排污管,排污管安装有手动阀D。本技术较现有技术,具备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知,炉体内设置的炉膛内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安装有挂杆A、挂杆B、炉桥,挂杆A、挂杆B上挂有螺旋管且有间隙,提高了热量的接触面积,炉体外面安装有外壳,螺旋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排穿出炉体和外壳,实现了冷水从进水口进入螺旋管内即烧即热后即时从出水口排出,循环水管A两端分别连通出水口、水箱,循环水管A的中部分别连通有热水管、排水管C,混水阀分别连通热水管、冷水管A、排水管B,冷水管A与冷水管B的中部连通,在热水经过循环水管A进行分流分别进入热水管、水箱,当混合阀所需热水量小于循环水管A的热水量时,循环水管A余下的部分热水则通过循环水管A进入水箱储存,冷水管B的两端分别与水箱、自来水管连通,冷水管B中部分别安装有手动阀C、泄压阀,循环水管B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水箱,循环水管B中部的水泵通过温控感应开关B和手动开关并联控制,使水流在水箱和螺旋管间通过循环水管A、循环水管B循环流动;所述排水管C连通排水管A,排水管A安装有电磁阀,排水管A、排水管C分别安装有手动阀A、手动阀B,水箱安装有温控感应开关A,水箱水温过高时,温控感应开关使电磁阀打开,保护水箱;所述冷水管B靠近水箱处安装有泄压阀,在电磁阀损坏时,防止水箱瞬间的压力过大爆裂。总之: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使用成本低,能耗小,实现即烧、即热、即用,水温易调节,能安全储存多余高温热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热水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热水调节装置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热炉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热炉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B-B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加热炉的新型螺旋管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标识:1、加热炉;2、热水调节装置;3、循环水管A;4、热水管;5、手动阀A;6、排水管A;7、手动阀B;8、负压阀;9、混水阀;10、排水管B;11、水箱;12、冷水管A;13、手动阀C;14、冷水管B;15、水压表;16、温控感应开关A;17、手动阀D;18、排污管;19、泄压阀;20、排水管C;21、水泵;22、循环水管B;23、电磁阀;24、炉体;25、门板A;26、门板B;27、外壳;28、烟囱;29、出水口;30、进水口;31、温控感应开关B;32、螺旋管;33、挂杆A;34、火沟;35、炉膛;36、炉桥;37、隔热层;38、挂杆B;39、指示灯;40、手动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包括加热炉1、热水调节装置2,加热炉1与热水调节装置2固定连通,其中;加热炉1包括炉体24、外壳27、烟囱28、温控感应开关B31、螺旋管32、火沟34,炉体24内设置的炉膛35内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安装有挂杆A33、挂杆B38、炉桥36,挂杆A33、挂杆B38上挂有螺旋管32,炉体24外面安装有外壳27,螺旋管32的进水口30和出水口29并排穿出炉体24和外壳27,炉体24和外壳27侧面还安装有穿过炉体24和外壳27进入炉膛35的温控感应开关B31,其中;热水调节装置2包括循环水管A3、热水管4、混水阀9、排水管B10、水箱11、冷水管A12、冷水管B14、水泵21、循环水管B22,循环水管A3两端分别连通出水口29、水箱11,循环水管A3的中部分别连通有热水管4、排水管C20,混水阀9分别连通热水管4、冷水管A12、排水管10,冷水管A12与冷水管B14的中部连通,冷水管B14的两端分别与水箱11、自来水管连通,冷水管B14中部安装有手动阀C13,循环水管B22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30、水箱11,循环水管B22的中部安装有水泵21,指示灯39经导线与水泵21并联后串联已并联的手动开关40和温控感应开关B31,螺旋管32的进水口30、出水口29分别连接循环水管B22、循环水管A3。所述炉体24与外壳27上面、侧面、后面之间有隔热层37。所述炉体24和外壳27前面上部设置有清洁口用清洁门26堵住,中部设置有加料口用加料门25堵住,炉体24下面设有进风口。所述火沟34为倒U型,两头分别与烟囱28和炉膛35相通。所述螺旋管32是采用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排水管C20连通排水管A6,排水管A6安装有电磁阀23,排水管A6、排水管C20分别安装有手动阀A5、手动阀B7,水箱11安装有温控感应开关A16。所述冷水管B14靠近水箱11处安装有泄压阀19。所述排水管C20与水箱11间的循环水管A3上安装有负压阀8,水箱11安装有水压表15、排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包括加热炉(1)、热水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加热炉(1)与热水调节装置(2)固定连通,其中;加热炉(1)包括炉体(24)、外壳(27)、烟囱(28)、温控感应开关B(31)、螺旋管(32)、火沟(34),炉体(24)内设置的炉膛(35)内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安装有挂杆A(33)、挂杆B(38)、炉桥(36),挂杆A(33)、挂杆B(38)上挂有螺旋管(32),炉体(24)外面安装有外壳(27),螺旋管(32)的进水口(30)、出水口(29)并排穿出炉体(24)和外壳(27),炉体(24)和外壳(27)侧面还安装有穿过炉体(24)和外壳(27)进入炉膛(35)的温控感应开关B(31),其中;热水调节装置(2)包括循环水管A(3)、热水管(4)、混水阀(9)、排水管B(10)、水箱(11)、冷水管A(12)、冷水管B(14)、水泵(21)、循环水管B(22),循环水管A(3)两端分别连通出水口(29)、水箱(11),循环水管A(3)的中部分别连通有热水管(4)、排水管C(20),混水阀(9)分别连通热水管(4)、冷水管A(12)、排水管B(10),冷水管A(12)与冷水管B(14)的中部连通,冷水管B(14)的两端分别与水箱(11)、自来水管连通,冷水管B(14)中部安装有手动阀C(13),循环水管B(22)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30)、水箱(11),循环水管B(22)的中部安装有水泵(21),指示灯(39)经导线与水泵(21)并联后串联已并联的手动开关(40)和温控感应开关B(31),螺旋管(32)的进水口(30)、出水口(29)分别连接循环水管B(22)、循环水管A(3)。...

【技术特征摘要】
1.即热式热水调节、储存系统,包括加热炉(1)、热水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加热炉(1)与热水调节装置(2)固定连通,其中;加热炉(1)包括炉体(24)、外壳(27)、烟囱(28)、温控感应开关B(31)、螺旋管(32)、火沟(34),炉体(24)内设置的炉膛(35)内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安装有挂杆A(33)、挂杆B(38)、炉桥(36),挂杆A(33)、挂杆B(38)上挂有螺旋管(32),炉体(24)外面安装有外壳(27),螺旋管(32)的进水口(30)、出水口(29)并排穿出炉体(24)和外壳(27),炉体(24)和外壳(27)侧面还安装有穿过炉体(24)和外壳(27)进入炉膛(35)的温控感应开关B(31),其中;热水调节装置(2)包括循环水管A(3)、热水管(4)、混水阀(9)、排水管B(10)、水箱(11)、冷水管A(12)、冷水管B(14)、水泵(21)、循环水管B(22),循环水管A(3)两端分别连通出水口(29)、水箱(11),循环水管A(3)的中部分别连通有热水管(4)、排水管C(20),混水阀(9)分别连通热水管(4)、冷水管A(12)、排水管B(10),冷水管A(12)与冷水管B(14)的中部连通,冷水管B(14)的两端分别与水箱(11)、自来水管连通,冷水管B(14)中部安装有手动阀C(13),循环水管B(22)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30)、水箱(11),循环水管B(22)的中部安装有水泵(21),指示灯(39)经导线与水泵(21)并联后串联已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良文
申请(专利权)人:袁良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