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62001 阅读:7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解决电池拆解过程电解液的污染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弱碱性溶液处理废锂电池电芯,经过在去壳过程中喷淋稀碱液、添加除电解液添加剂强化浸泡、过滤、烘干,除去电解液中的氟化物和有机物,实现拆解过程无害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快速、高效脱除电解液,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污染,同时实现脱氟和去除电解液中有机物,解决目前废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预处理过程存在的电解液污染问题。

A Harmless Removal Method of Waste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ly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二次电池,由于其突出的性能和环境优势,在技术和市场份额方面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钴、锂、镍、锰、铜、铝等紧缺有色金属元素和六氟磷酸锂、酯类有机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资源化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具有重大意义。在废旧电池中,电解液多吸附在电池材料中,极少有流动态的电解液,造成从电芯中分离处理电解液成为难题。但废锂电池资源化不可避免地要将电池拆解,使电解液暴露在外界,拆解过程中一旦电解液流入到土壤或暴露在空气中,极易挥发和分解,产生氟化氢气体、氢氟酸、磷化物等,对周围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开发废锂离子电池无害化除去电解液的方法可以促进锂离子电池产业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法是有机溶剂清洗、真空蒸馏、离心法和低温冷冻法。专利CN105846004A公开了一种采用有机溶剂清洗电解液的工艺,清洗后在氮气氛围里加热蒸干残留电解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去壳:将放电后的单体电池用机械方法去壳,去壳过程采用弱碱液喷淋,避免电解液的挥发和分解;软包电池省略步骤(1);(2)破碎:将电芯破碎成片状料或粉料,破碎机置于抽风系统内,隔膜经风选系统去除;(3)强化混合浸泡:破碎后的物料引入清洗槽内,加入除电解液添加剂,加热搅拌,强化浸泡;所述除电解液添加剂包括均经过稀释后的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液;浸泡过程的液固比控制在2:1到10:1范围内,浸泡过程溶液温度控制在50℃到95℃范围内;(4)过滤:将上述浸泡后物料进行过滤分离,得到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去壳:将放电后的单体电池用机械方法去壳,去壳过程采用弱碱液喷淋,避免电解液的挥发和分解;软包电池省略步骤(1);(2)破碎:将电芯破碎成片状料或粉料,破碎机置于抽风系统内,隔膜经风选系统去除;(3)强化混合浸泡:破碎后的物料引入清洗槽内,加入除电解液添加剂,加热搅拌,强化浸泡;所述除电解液添加剂包括均经过稀释后的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液;浸泡过程的液固比控制在2:1到10:1范围内,浸泡过程溶液温度控制在50℃到95℃范围内;(4)过滤:将上述浸泡后物料进行过滤分离,得到物料和处理废液;(5)烘干:将上述物料烘干,得到无电解液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弱碱液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溶液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除电解液添加剂若采用混合溶液,则至少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伟孙峙李连平刘春伟康飞郑晓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