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88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包括用于贴合在墙面上的踢脚线板、用于压合在地板上的压条板。踢脚线板的一端、压条板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踢脚线,踢脚线板贴合在墙面上,压条板压合在地板上,踢脚线板的一端、压条板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方便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相配合,方便安装,且整齐度高。在底板湿涨干缩的情况下,还能够防止踢脚线板或压条板自身湿涨干缩产生变形。

A Combination Kick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潢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技术介绍
踢脚线在家居装潢过程中,安装于地板和墙角结合处,其不仅可加强墙体和地板之间结合牢固度,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而且踢脚线可很好地覆盖在地板与墙面结合处为了避免地板湿胀干缩造成起拱而在地板和墙面间预留的缝隙;除此之外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在现有技术中,踢脚线在安装时,其一面贴住墙面,另一面贴住地板。其中,与地板相压合的面必须足够宽以覆盖地板与墙面间的缝隙。然而过大的宽度,就会降低室内家具的放置空间(家具一般都靠墙放置,家具下端抵住踢脚线后,其与墙面之间会留有较大缝隙空间)。因而,为了腾出足够大的空间以放置家具,人们倾向于选择截面呈“L”型的踢脚线。如图1所示,“L”型踢脚线300包括与墙面100相贴合的踢脚线板1和压合在地板200上的压条板2,从而使得家具可靠墙安置。然而常用的踢脚线300高度在15cm左右,这种一体成型的“L”型踢脚线制造时需要通过一块较厚的木料刨削而成,其制造工艺复杂,且对于材料浪费严重。又如公告号为CN203008331U,专利名称为一种组合式踢脚线的技术专利,其踢脚线板1和压条板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踢脚线板1和压条板2的端部均为平面,在安装时较难固定,且整齐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组合式踢脚线,能够方便安装,且整齐度高,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地板湿热干缩而出现变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包括用于贴合在墙面上的踢脚线板、用于压合在地板上的压条板,所述踢脚线板的一端、压条板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优选地,所述台阶部包括设于所述踢脚线板一端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第一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压条板的端面与所述踢脚线板的第一台阶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压条板一端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第三台阶面、第四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三台阶面和第四台阶面的第二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踢脚线板的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压条板的第三台阶面相贴合。优选地,所述台阶部包括设于所述压条板一端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第三台阶面、第四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三台阶面和第四台阶面的第二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踢脚线板的端面与所述压条板的第三台阶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还包括设于所述踢脚线板一端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第一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踢脚线板的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压条板的第二连接面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一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45-1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台阶面与第二连接面形成的角度为45-135°。优选地,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踢脚线板所在的面与压条板所在的面形成的夹角为45-135°。优选地,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两者通过固定件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踢脚线板的宽度为10-20mm,高度为60-100mm,所述压条板的宽度20-60mm,高度为3-10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踢脚线,踢脚线板贴合在墙面上,压条板压合在地板上,踢脚线板的一端、压条板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方便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相配合,方便安装,且整齐度高。在底板湿涨干缩的情况下,还能够防止踢脚线板或压条板自身湿涨干缩产生变形。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L”型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式踢脚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式踢脚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组合式踢脚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式踢脚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8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踢脚线板;11、踢脚线板端面;2、压条板;21、压条板端面;3、台阶部;31、第一台阶部;311、第一台阶面;312、第二台阶面;313、第一连接面;32、第二台阶部;321、第三台阶面;322、第四台阶面;323、第二连接面;100、墙面;200、地板;300、“L”型踢脚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2至附图5所示的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包括用于贴合在墙面100上的踢脚线板1、用于压合在地板200上的压条板2,踢脚线板1的一端、压条板2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3。当踢脚线板1、压条板2进行配合时,踢脚线板1贴合在墙面100上,并与墙面100相固定;压条板2压合在地板200上,但不与地板200相固定,使得底板200可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有效地避免地板200在湿胀干缩时,因受到踢脚线板1和压条板2的限制而出现拱起,或将踢脚线板1和压条板2顶起,破坏踢脚线板1和压条板2的稳定性。压条板2的宽度大于墙面100与地板200间的缝隙的宽度以覆盖缝隙。踢脚线板1的宽度为10-20mm,高度为60-100mm,优选的宽度为15mm,高度为82mm。压条板2的宽度20-60mm,高度为3-10mm,优选的宽度为40mm,高度为5mm。踢脚线板1、压条板2进行配合时,两者通过气枪相固定连接,有效减小在连接过程中对木材的损伤,减小在安装过程中踢脚线崩裂的现象。实施例一:如附图2所示的组合式踢脚线,台阶部3包括第一台阶部31,第一台阶部31设于踢脚线板1的一端。第一台阶部31包括第一台阶面311、第二台阶面312、连接第一台阶面311和第二台阶面312的第一连接面313。当踢脚线板1、压条板2进行配合时,压条板2的端面21与踢脚线板1的第一台阶面311相贴合,压条板2的上端面与踢脚线板1的第一连接面313相贴合,然后通过气枪钉相固定。踢脚线板1所在的面与压条板2所在的面形成的夹角为45-135°。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阶面311与第一连接面313形成的角度为45-135°,第一台阶面311与第二台阶面312相平行。在使用过程中,踢脚线板1自身会吸收水分,但是其与墙面100相贴合的面吸收或流失的水分多,而与该面相对的侧面吸收或流失的水分较少,这容易导致踢脚线板1桥变或瓦变,在踢脚线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31,且第一台阶部31,沿踢脚线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使踢脚线板1内部得以通过木材导管通体吸水或失水,保证踢脚线板1的稳定度,提高耐用性。同时,由于第一台阶部31的存在,在安装本组合踢脚线时,方便将压条板2贴合在踢脚线板1上,安装方便,且整齐度高。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的组合式踢脚线,台阶部3包括设于踢脚线板1一端的第一台阶部31、设于压条板2一端的第二台阶部32。第一台阶部31包括第一台阶面311、第二台阶面312、连接第一台阶面311和第二台阶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包括用于贴合在墙面上的踢脚线板、用于压合在地板上的压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的一端、压条板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包括用于贴合在墙面上的踢脚线板、用于压合在地板上的压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的一端、压条板的一端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包括设于所述踢脚线板一端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第一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压条板的端面与所述踢脚线板的第一台阶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压条板一端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第三台阶面、第四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三台阶面和第四台阶面的第二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踢脚线板的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压条板的第三台阶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包括设于所述压条板一端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第三台阶面、第四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三台阶面和第四台阶面的第二连接面,当所述踢脚线板、压条板进行配合时,所述踢脚线板的端面与所述压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燕泥地热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