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6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连接有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右侧开设有一排水口,底部开设有一排污口,所述上盖分别安装有碳阴极和铁阳极,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距离所述壳体底部的距离均为10~20厘米,所述壳体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污泥清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碳阴极、铁阳极,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通入污水后,可以还原污水中某些氧化性组分,同时壳体内有电流,可以刺激污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促进微生物处理废水,此设备体积小、占地少、操作灵活简单,且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药物。

A Mobile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席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农村摆酒时,通常是找块空地搭棚子,砌炉灶做饭,由于是在食物加工中产生的污水,含有纤维素、淀粉等有机物质,不易自然分解,同时农村生活污水也含有油渍等,这些污水都包含大量的混合悬浮液,所以在利用排放的污水前,需将污水进行分离后才能继续使用,分离后的纯净度虽然没有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用于浇花、冲马桶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紧张的生活用水匮乏的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体积庞大不易移动,同时需要经常更换过滤网或者需加入一些药剂才能达到处理效果,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连接有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右侧开设有一排水口,底部开设有一排污口,所述上盖分别安装有碳阴极和铁阳极,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距离所述壳体底部的距离均为10~20厘米,所述壳体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污泥清洁器。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清洁器包括一上板,所述上板连接一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上盖与手柄连接,所述上板分别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碳阴极和所述铁阳极相匹配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上板内部还开设有第一水路,所述第一水路连接若干个水孔,所述连杆内开设有第二水路,所述手柄内开设有第二进水口。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清洁器外表面包覆着丁晴橡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开设位置高度高于所述排水口的开设位置高度。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碳阴极、铁阳极、污泥清洁器,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底部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有万向轮,通入污水后,可以还原污水中某些氧化性组分,同时生成Fe(OH)2或Fe(OH)3,Fe(OH)2或Fe(OH)3具有絮凝和吸附的作用,可吸附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同时壳体内有电流,可以刺激污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促进微生物处理废水,同时污泥清洁器可以起到清洁壳体和阴阳极的作用,万向轮可以将污水处理设备移动至其他地方,此设备体积小、占地少、操作灵活简单,且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药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污泥清洁器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壳体,2、上盖,3、螺栓,11、污泥清洁器,111、上板,1111、第一水路,1112、水孔,112、连杆,1121、第二水路,113、手柄、1131、第二进水口,12、碳阴极,13、铁阳极,14、碳导电颗粒,15、支撑杆,151、万向轮,16、排污口,17、第一进水口,18、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外侧连接有三根支撑杆15,支撑杆15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151,壳体1顶部通过螺栓3连接有上盖2,壳体1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7,右侧开设有一排水口,底部开设有一排污口16,上盖2分别安装有碳阴极12和铁阳极13,阴极与阳极距离壳体1底部的距离均为10~20厘米,壳体1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14,壳体1内还安装有污泥清洁器11。在使用时,往第一进水口17通入污水,污水中的导电电解质与碳导电颗粒14均能起到导电作用,壳体1内产生如下反应,阳极反应为Fe→Fe2++2e-,阴极反应为2H++2e-→H2↑,酸性条件下O2+2H2O+4e-→4OH-,碱性或中性条件下Fe2++2H20→2H++Fe(OH)2↓,电解质中反应为H++Fe(OH)2+0.5O2→Fe(OH)3↓,无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铁均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可还原污水中某些氧化性组分,同时生成Fe(OH)2或Fe(OH)3,Fe(OH)2或Fe(OH)3具有絮凝和吸附的作用,可吸附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同时壳体1内有电流,可以刺激污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促进微生物处理废水;处理完后的污水经排水口排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会粘附在壳体1侧壁以及阴阳极周边,污泥从排污口16排出,当排完污水和污泥后,可用污泥清洁器11清洁壳体1和阴阳极。本实施例是对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参阅图2,污泥清洁器11包括一上板111,上板111连接一连杆112的一端,连杆112的另一端穿过上盖2与手柄113连接,上板111分别开设有两个与碳阴极12和铁阳极13相匹配的通孔,在通入污水前,拉动手柄113,拉升上板111,直至上板111与上盖2紧贴,此时上板111的位置高于第一进水口17的位置,不会堵住第一出水口18,当壳体1内的污水和污泥排完后,往排污口16方向推动手柄113,可以将壳体1内壁以及阴阳极周边的污泥挤压到排污口16,清洁更彻底。本实施例是对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上板111内部还开设有第一水路1111,第一水路1111连接若干个水孔1112,连杆112内开设有第二水路1121,手柄113内开设有第二进水口1131,若污水处理设备长期不用时,可以往第二进水口1131通入干净水源,清洗壳体1内部,第一进水口17用于接通污水,第二进水口1131用于接通干净水源,两者分开使用,更卫生;污泥清洁器11外表面包覆着丁晴橡胶,丁晴橡胶材质软不会刮伤壳体1与阴阳极,同时具有非常优越的耐酸碱性能,不会与酸碱发生反应;第一进水口17的开设位置高度高于排水口的开设位置高度。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碳阴极、铁阳极、污泥清洁器,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底部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有万向轮,通入污水后,可以还原污水中某些氧化性组分,同时生成Fe(OH)2或Fe(OH)3,Fe(OH)2或Fe(OH)3具有絮凝和吸附的作用,可吸附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同时壳体内有电流,可以刺激污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促进微生物处理废水,同时污泥清洁器可以起到清洁壳体和阴阳极的作用,万向轮可以将污水处理设备移动至其他地方,此设备体积小、占地少、操作灵活简单,且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药物。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连接有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右侧开设有一排水口,底部开设有一排污口,所述上盖分别安装有碳阴极和铁阳极,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距离所述壳体底部的距离均为10~20厘米,所述壳体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污泥清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连接有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右侧开设有一排水口,底部开设有一排污口,所述上盖分别安装有碳阴极和铁阳极,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距离所述壳体底部的距离均为10~20厘米,所述壳体底部放置有碳导电颗粒,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污泥清洁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清洁器包括一上板,所述上板连接一连杆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甸铭林燕萍张玉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致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