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90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筒、支撑柱、滚轮、下传动带、上传动带、控制装置、转杆、第一齿轮、轴承、螺杆、第二齿轮、螺纹杆、限位块和传动柱的配合使用,通过螺纹杆带动传动柱向上移动,传动柱带动支撑柱向上移动,支撑柱带动下传动带向上移动,使上传动带和下传动带之间的间距缩小,致使达到可以牵引不同尺寸铝棒的效果,该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解决了现有牵引机大多只能牵引固定尺寸的铝棒,满足不了不同尺寸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后道工位加工的问题,增强了加工的效率,增强了牵引机的实用性。

A Fully Automatic Double Tractor for Aluminum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
本技术涉及铝棒加工
,具体为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
技术介绍
铝棒是铝产品的一种,铝棒的熔铸包括熔化、提纯、除杂、除气、除渣与铸造过程。根据铝棒含有的金属元素不同,铝棒大概可以分为8个大类。牵引机是一项具有多重用途的施工机具。牵引机的主要用途虽为推送或拖曳重物。铝棒在加工时需要用到牵引机,但现有牵引机大多只能牵引固定尺寸的铝棒,满足不了不同尺寸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后道工位加工,降低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牵引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具备可以牵引不同尺寸铝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牵引机大多只能牵引固定尺寸的铝棒,满足不了不同尺寸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后道工位加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下传动带,所述下传动带的顶部设置有上传动带,所述上传动带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套筒外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侧贯穿至套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套筒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套筒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的内侧贯穿至限位块的外侧并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部的两侧且位于限位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顶部贯穿至套筒的内腔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内腔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杆的内侧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底部的两侧且位于限位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扭块。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远离销轴的一端贯穿至转块的内腔。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卡接在凹槽的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套筒、支撑柱、滚轮、下传动带、上传动带、控制装置、转杆、第一齿轮、轴承、螺杆、第二齿轮、螺纹杆、限位块和传动柱的配合使用,通过螺纹杆带动传动柱向上移动,传动柱带动支撑柱向上移动,支撑柱带动下传动带向上移动,使上传动带和下传动带之间的间距缩小,致使达到可以牵引不同尺寸铝棒的效果,该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解决了现有牵引机大多只能牵引固定尺寸的铝棒,满足不了不同尺寸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后道工位加工的问题,增强了加工的效率,增强了牵引机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螺纹杆在套筒的内腔更加流畅的滑动,减少了螺纹杆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延长了螺纹杆的使用寿命,同时对螺纹杆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能够使螺纹杆更加稳定的向上移动,起到了减震的效果,通过转块和扭块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转动转杆,通过销轴和卡杆的设置,能够使转杆在停止旋转时更加稳定,避免转杆在停滞状态时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使支撑柱更加紧密的卡接在套筒的内腔,防止出现晃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视图。图中:1底板、2支撑块、3固定块、4套筒、5支撑柱、6滚轮、7下传动带、8上传动带、9控制装置、10转杆、11第一齿轮、12轴承、13螺杆、14第二齿轮、15螺纹杆、16限位块、17传动柱、18滑槽、19复位弹簧、20转块、21扭块、22销轴、23卡杆、2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4,套筒4内腔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8,螺纹杆15的内侧滑动连接在滑槽18的内腔,通过滑槽18的设置,能够使螺纹杆15在套筒4的内腔更加流畅的滑动,减少了螺纹杆15与套筒4之间的摩擦,延长了螺纹杆15的使用寿命,同时对螺纹杆15起到了限位的效果,套筒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销轴22,销轴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杆23,卡杆23远离销轴22的一端贯穿至转块20的内腔,通过销轴22和卡杆23的设置,能够使转杆10在停止旋转时更加稳定,避免转杆10在停滞状态时出现晃动的现象,套筒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4,支撑柱5的底部卡接在凹槽24的内腔,通过凹槽24的设置,能够使支撑柱5更加紧密的卡接在套筒4的内腔,防止出现晃动的现象,套筒4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连接有滚轮6,滚轮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下传动带7,下传动带7的顶部设置有上传动带8,上传动带8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9,套筒4外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10,转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块20,转块20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扭块21,通过转块20和扭块21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转动转杆10,转杆10的内侧贯穿至套筒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套筒4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2,轴承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的外侧与第一齿轮11啮合,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底部的两侧且位于限位块16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底部与套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复位弹簧19的设置,能够使螺纹杆15更加稳定的向上移动,起到了减震的效果,套筒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螺纹杆15的内侧贯穿至限位块16的外侧并与套筒4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杆15顶部的两侧且位于限位块16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17,传动柱17的顶部贯穿至套筒4的内腔并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扭块21转动转块20,转块20旋转带动转杆10旋转,转杆10旋转带动第一齿轮11旋转,第一齿轮11旋转带动第二齿轮14旋转,第二齿轮14旋转带动螺杆13旋转,螺杆13配合轴承12旋转带动螺纹杆15向上移动,螺纹杆15配合滑槽18和复位弹簧19带动传动柱17向上移动,传动柱17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柱5向上移动,支撑柱5向上移动带动滚轮6和下传动带7向上移动,使下传动带7和上传动带8之间的间距缩小,致使达到可以牵引不同尺寸铝棒的效果。综上所述:该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通过套筒4、支撑柱5、滚轮6、下传动带7、上传动带8、控制装置9、转杆10、第一齿轮11、轴承12、螺杆13、第二齿轮14、螺纹杆15、限位块16和传动柱17的配合使用,通过螺纹杆15带动传动柱17向上移动,传动柱17带动支撑柱5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6),所述滚轮(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下传动带(7),所述下传动带(7)的顶部设置有上传动带(8),所述上传动带(8)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9),所述套筒(4)外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内侧贯穿至套筒(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套筒(4)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的外侧与第一齿轮(11)啮合,所述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套筒(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螺纹杆(15)的内侧贯穿至限位块(16)的外侧并与套筒(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5)顶部的两侧且位于限位块(16)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17),所述传动柱(17)的顶部贯穿至套筒(4)的内腔并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棒全自动双牵引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6),所述滚轮(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下传动带(7),所述下传动带(7)的顶部设置有上传动带(8),所述上传动带(8)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9),所述套筒(4)外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内侧贯穿至套筒(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套筒(4)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的外侧与第一齿轮(11)啮合,所述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套筒(4)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螺纹杆(15)的内侧贯穿至限位块(16)的外侧并与套筒(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5)顶部的两侧且位于限位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赞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广宁县永顺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