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友玲专利>正文

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72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16
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底部右侧的水箱以及设于水箱上侧的开口,机壳顶端设有风机,风机连接有防爆电机,所述机壳内左侧下部向着机壳内凹陷形成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固定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端边沿向下竖直延伸出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支撑座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座、机壳内壁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前后侧互为对称的进风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能够在仅依靠风机风力的情况下,使水箱内的水能够形成极大程度的翻涌,最大程度上对进入设备内的灰尘或粉尘等物质进行吸附,保证最终排放至设备外的气体不存在任何灰尘或粉尘等物质。

A Dust Removal Equipment for Waterfall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是一种用于置放于车间进行自动吸尘过滤的设备,传统的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设置有水箱,通过水箱内的水进行对被吸入到设备内的灰尘或粉尘等物质进行吸附,但是水箱内的水在吸附时需要保存在流动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吸附,若是水箱内的水处于平静的状态,灰尘或粉尘等物质只能在经过水面时才能被吸附,大量的灰尘或粉尘等物质则依旧在设备飘动,最终还是会排出至设备外,无法起到除尘的效果,因此水箱内的水流动的状态越激烈,除尘效果便越好,可为了保证防爆效果,水的流动一般依靠于设备顶端的风机的吸力,避免涉及到其他电子驱动机构导致粉尘与其发生反应导致爆炸的情况,而传统的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纯粹依靠风机形成的风力,使水箱内的水很难形成翻涌的状态,导致除尘效果有效,始终有部分灰尘或粉尘等物质无法留于设备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它能够在仅依靠风机风力的情况下,使水箱内的水能够形成极大程度的翻涌,最大程度上对进入设备内的灰尘或粉尘等物质进行吸附,保证最终排放至设备外的气体不存在任何灰尘或粉尘等物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底部右侧的水箱以及设于水箱上侧的开口,机壳顶端设有风机,风机连接有防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左侧下部向着机壳内凹陷形成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固定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端边沿向下竖直延伸出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支撑座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座、机壳内壁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前后侧互为对称的进风腔室;所述机壳左侧外壁上设有与进风腔室相贯通的进风管;所述第二挡板右侧中部设有一向右上方翘起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机壳右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通气间隙;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V型的蓄水槽;所述第三挡板、第二挡板以及机壳内壁围合形成进水腔室;所述进水腔室与进风腔室之间通过一通气口相贯通;所述进风腔室左侧内壁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四挡板,第四挡板左端位于进风管与进风腔室相贯通的端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平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出一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五挡板;所述第五挡板、固定板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一增压腔室;所述增压腔室与蓄水槽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气孔相贯通;所述第五挡板下端端部与第二挡板下端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通气间隙;所述机壳内上部设有一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第六挡板、位于第六挡板上方的第七挡板;所述第六挡板固定机壳的右侧内壁上,第六挡板向着左下方倾斜;所述第六挡板左端与机壳左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通气间隙;所述第七挡板固定于机壳左侧内壁上,第七挡板向着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七挡板右端与机壳右侧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通气间隙。所述第三挡板的右端、第七挡板的右端皆向下延伸出一竖直的辅助板。所述机壳底部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斜底板,第一斜底板左端位于进风腔室内,第一斜底板右端位于进水腔室内。所述进风腔室底部左侧设有向右下方的第二斜底板;所述第二斜底板位于第一斜底板上方,第二斜底板与第一斜底板之间形成一阻挡台阶。所述机壳上设有若干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材料。所述水箱一侧设有一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阀门开关。所述第四挡板与机壳左侧内壁之间形成的位于第四挡板下方的夹角的角度为50度至80度。所述第一斜底板与机壳下侧内壁之间形成的位于第一斜底板下方的夹角的角度为5度至2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可通过第四挡板与第五挡板的配合、第三挡板自身的阻挡、蓄水槽的格挡以及增压腔室的增压最大程度上保证水的翻滚程度,提高水对灰尘或粉尘等物质的吸附程度,保证灰尘或粉尘等物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大量的水发生接触,从而使自身凝聚、增重,融入于水内,不再进行飘动,从而有效避免风压不足导致水翻滚不明显致使无法对灰尘或粉尘等物质进行完全吸附的情况,使最终从风机排放而出的风为干净气体,起到净化车间内空气的效果,具有极佳的环保意义,随着车间内空间质量转好,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底部右侧的水箱2以及设于水箱2上侧的开口3,机壳1顶端设有风机4,风机4连接有防爆电机5,所述机壳1内左侧下部向着机壳1内凹陷形成一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表面固定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7右端边沿向下竖直延伸出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挡板8与支撑座6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座6、机壳1内壁以及第二挡板8围合形成前后侧互为对称的进风腔室9;所述机壳1左侧外壁上设有与进风腔室9相贯通的进风管10;所述第二挡板8右侧中部设有一向右上方翘起的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三挡板11与机壳1右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通气间隙12;所述第三挡板11与第二挡板8之间形成一V型的蓄水槽13;所述第三挡板11、第二挡板8以及机壳1内壁围合形成进水腔室14;所述进水腔室14与进风腔室9之间通过一通气口15相贯通;所述进风腔室9左侧内壁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四挡板16,第四挡板16左端位于进风管10与进风腔室9相贯通的端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8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平直的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出一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五挡板18;所述第五挡板18、固定板17以及第二挡板8围合形成一增压腔室19;所述增压腔室19与蓄水槽13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气孔20相贯通;所述第五挡板18下端端部与第二挡板8下端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通气间隙21;所述机壳1内上部设有一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第六挡板22、位于第六挡板22上方的第七挡板23;所述第六挡板22固定机壳1的右侧内壁上,第六挡板22向着左下方倾斜;所述第六挡板22左端与机壳1左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通气间隙24;所述第七挡板23固定于机壳1左侧内壁上,第七挡板23向着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七挡板23右端与机壳1右侧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通气间隙25。所述第三挡板11的右端、第七挡板23的右端皆向下延伸出一竖直的辅助板26。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斜底板27,第一斜底板27左端位于进风腔室9内,第一斜底板27右端位于进水腔室14内。所述进风腔室9底部左侧设有向右下方的第二斜底板28;所述第二斜底板28位于第一斜底板27上方,第二斜底板28与第一斜底板27之间形成一阻挡台阶29。所述机壳1上设有若干观察口30;所述观察口30处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材料。所述水箱2一侧设有一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阀门开关。所述第四挡板16与机壳1左侧内壁之间形成的位于第四挡板16下方的夹角的角度为50度至80度。所述第一斜底板27与机壳1下侧内壁之间形成的位于第一斜底板27下方的夹角的角度为5度至20度。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在使用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前,需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底部右侧的水箱以及设于水箱上侧的开口,机壳顶端设有风机,风机连接有防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左侧下部向着机壳内凹陷形成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固定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端边沿向下竖直延伸出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支撑座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座、机壳内壁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前后侧互为对称的进风腔室;所述机壳左侧外壁上设有与进风腔室相贯通的进风管;所述第二挡板右侧中部设有一向右上方翘起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机壳右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通气间隙;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V型的蓄水槽;所述第三挡板、第二挡板以及机壳内壁围合形成进水腔室;所述进水腔室与进风腔室之间通过一通气口相贯通;所述进风腔室左侧内壁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四挡板,第四挡板左端位于进风管与进风腔室相贯通的端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平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出一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五挡板;所述第五挡板、固定板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一增压腔室;所述增压腔室与蓄水槽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气孔相贯通;所述第五挡板下端端部与第二挡板下端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通气间隙;所述机壳内上部设有一防尘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底部右侧的水箱以及设于水箱上侧的开口,机壳顶端设有风机,风机连接有防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左侧下部向着机壳内凹陷形成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固定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端边沿向下竖直延伸出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支撑座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座、机壳内壁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前后侧互为对称的进风腔室;所述机壳左侧外壁上设有与进风腔室相贯通的进风管;所述第二挡板右侧中部设有一向右上方翘起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机壳右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通气间隙;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V型的蓄水槽;所述第三挡板、第二挡板以及机壳内壁围合形成进水腔室;所述进水腔室与进风腔室之间通过一通气口相贯通;所述进风腔室左侧内壁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四挡板,第四挡板左端位于进风管与进风腔室相贯通的端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平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出一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五挡板;所述第五挡板、固定板以及第二挡板围合形成一增压腔室;所述增压腔室与蓄水槽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气孔相贯通;所述第五挡板下端端部与第二挡板下端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通气间隙;所述机壳内上部设有一防尘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第六挡板、位于第六挡板上方的第七挡板;所述第六挡板固定机壳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友玲
申请(专利权)人:施友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