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70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涉及土层或岩层的钻进工具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管加热至780℃以上进行热轧,在钢管表面压成连续的全长的螺纹结构,形成毛坯杆体;S2,热处理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S3,冷轧所述毛坯杆体进行矫直和整形,形成锚钎杆。所述S1,钢管为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表面连续螺纹,可实现连续加工,不需要机械加工螺纹,效率高,成本低;强度高,区别于材质为Q345、Q420的普通锚杆的强度600MPa,可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凿岩的速度可比肩普通钎杆;表面连续螺纹可增加杆体和锚固剂之间的附着力,使其在遇到卡钻,偶遇硬岩等情况可以直接注入锚固剂当作锚杆使用。

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Ancho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层或岩层的钻进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锚杆是一种土木工程常用材料,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钎杆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是井巷工程连接钻头和凿岩的机具。矿山井巷工程一般使用的钎杆为六角中空钢和中空圆钢,六角中空钢的外切圆直径为22mm和25mm,中空圆钢的外径为32mm和38mm,钢钎有成品钢钎和锻制钢钎,成品钎杆是按一定的长度锻制好后直安装上钎头凿眼,锻制钢钎是根据需要将中空六角钢剪切,再用锻钎机锻制钎尾和钎首,然后装上钎头凿眼。在现有的锚杆安装,大多都采用:先用钎杆凿取锚孔,然后再将锚杆插入的工艺方法。自进式锚杆可以作为一次性钎杆使用,但无法向钎杆一样反复使用,因此造成需要携带额外的工具,加重施工人员的负担,且目前施工人员也习惯了采用钎杆连接钻头和凿岩,凿眼后再插入锚杆的锚固段,这样操作也增加了两种器具的固有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解决了目前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具备锚杆和钎杆功能的土层或岩层的钻进工具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管加热至780℃以上进行热轧,在钢管表面压成连续的全长的螺纹结构,形成毛坯杆体;S2,热处理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S3,冷轧所述毛坯杆体进行矫直和整形,形成锚钎杆。锚钎杆是指可同时用做锚杆和钎杆的工件,这种工件结合了锚杆和钎杆的优势,现有钎杆通常会遇到钻岩时不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锚钎杆的螺纹配合达到延长锚钎杆的目的,更便于工程场景的使用。表面连续螺纹可增加杆体和锚固剂之间的附着力,使其在遇到卡钻,偶遇硬岩等情况可以直接注入锚固剂当作锚杆使用。进一步地,所述S1,钢管为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S1,形成毛坯杆件后利用残余温度回温,立即升温至热处理的初始温度。进一步地,所述S2,所述热处理过程为先淬火再回火,淬火温度至少780℃,保温时间为至少1小时,回火温度为350℃至750℃,保温时间为至少1小时。能够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因此不同材料淬火温度是不一样的,780℃以上能够确保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达到要求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S3,矫直的直线度小于2mm/m,椭圆度小于1.5%。进一步地,所述S3,冷轧过程为将毛坯杆件送入冷轧机轧制。通过冷轧机的轧制、精整完成锚钎杆的成型过程。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表面连续螺纹,可实现连续加工,不需要机械加工螺纹,效率高,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强度高,区别于材质为Q345、Q420的普通锚杆的强度600MPa,可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凿岩的速度可比肩普通钎杆。3、本专利技术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表面连续螺纹可增加杆体和锚固剂之间的附着力,使其在遇到卡钻,偶遇硬岩等情况可以直接注入锚固剂当作锚杆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锚钎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锚钎杆,2.螺纹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图1、图2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管加热至780℃以上进行热轧,在钢管表面压成连续的全长的螺纹结构,形成毛坯杆体;S2,热处理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S3,冷轧所述毛坯杆体进行矫直和整形,形成锚钎杆。锚钎杆是指可同时用做锚杆和钎杆的工件,这种工件结合了锚杆和钎杆的优势,现有钎杆通常会遇到钻岩时不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锚钎杆的螺纹配合达到延长锚钎杆的目的,更便于工程场景的使用。表面连续螺纹可增加杆体和锚固剂之间的附着力,使其在遇到卡钻,偶遇硬岩等情况可以直接注入锚固剂当作锚杆使用。通过热轧的方式进行表面连续螺纹,可实现连续加工,不需要机械加工螺纹,效率高,成本低,适用锚钎杆的使用场景。热处理使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区别于材质为Q345、Q420的普通锚杆的强度600MPa,可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凿岩的速度可比肩普通钎杆。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如图2所示,所述S1,钢管为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的一种。所述S1,形成毛坯杆件后利用残余温度回温,立即升温至热处理的初始温度。所述S2,所述热处理过程为先淬火再回火,淬火温度至少780℃,保温时间为至少1小时,回火温度为350℃至750℃,保温时间为至少1小时。能够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所述S3,矫直的直线度小于2mm/m,椭圆度小于1.5%。能够确保锚钎杆在频繁使用时使用寿命延长。具体实施地,以60、65Mn钢为例,750℃淬火,400℃回火保温1小时,锚钎杆的强度可以达到850MPa;具体实施地,以45号钢为例,850℃淬火,400℃回火保温1个小时,锚钎杆的强度可以达到850MPa;具体实施地,以40Cr材质的合金钢为例,850℃淬火,350℃回火保温1小时,锚钎杆强度可以达到1000MPa。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如图3所示,所述S3,冷轧过程为将毛坯杆件送入冷轧机轧制。通过冷轧机的轧制、精整完成锚钎杆的成型过程。所示冷轧机选择但不限定三轴可逆转冷轧机,两轴可逆转冷轧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管加热至780℃以上进行热轧,在钢管表面压成连续的全长的螺纹结构,形成毛坯杆体;S2,热处理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S3,冷轧所述毛坯杆体进行矫直和整形,形成锚钎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管加热至780℃以上进行热轧,在钢管表面压成连续的全长的螺纹结构,形成毛坯杆体;S2,热处理所述毛坯杆体至强度为800MPa至1400MPa;S3,冷轧所述毛坯杆体进行矫直和整形,形成锚钎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钢管为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锚钎杆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形成毛坯杆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航张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