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及骨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50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及骨切割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锯的环形截骨线锯槽,所述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和所述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和连接杆连接。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截骨产生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及骨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及骨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晚期膝骨关节炎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术中需要分别做股骨髁和胫骨平台截骨。其中胫骨平台截骨导板通常是通过髓外定位法将导板固定在胫骨平台下缘的前内侧,该方法通过髓外定位杆调整胫骨平台截骨的后倾角和水平线,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干扰因素比较多,比如小腿畸形,视觉偏差,各公司导板设计不一等,造成定位误差比较大;二是这种截骨方法使用摆锯截骨,虽然有拉钩保护,但胫骨的后侧和外侧通常保护不全,后方截骨太深容易造成截骨平台后方神经血管或腘肌腱损伤,外侧截骨太深容易造成腓骨头损伤、甚至外侧副韧带或腓总神经损伤。所以这种方法截骨需要特别谨慎,仔细观测截骨装置位置,小心估测摆锯深度,稍有偏差就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包括截骨位置不对,胫骨假体位置不良,引起后期假体松动,手术失败,即使有多年经验的医师也深受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截骨产生偏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连接柱连接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锯的环形截骨线锯槽,所述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和所述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和连接杆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上设有固定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设置为多个。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定位钉。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为第一环板向上延伸形成。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末端分叉后分别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为铝合金材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定位钉,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有第二定位钉。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环形截骨线锯槽内设有线锯。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截骨产生偏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骨切割装置,包括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锯的环形截骨线锯槽,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和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和连接杆连接。使用时,将该胫骨切割引导机构贴合在胫骨平台上,贴合稳定,没有移位,从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的环形截骨线锯槽内导入线锯,线两头接电动往返锯,拉紧线锯,启动电动摆锯自后向前,自外向内截骨,始终保持线锯在环形截骨线锯槽内。截骨后的胫骨平台放置胫骨假体。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通过线锯进行截骨,截骨方向是由后外侧向前内侧,避免了损伤膝后膝外侧重要结构。另外,由于该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只是贴合胫骨平台,显露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骨切割装置,包括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中,胫骨切割引导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胫骨切割引导机构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骨切割装置与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2-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3-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4-连接杆;5-环形截骨线锯槽;7-第一环板;8-第二环板;9-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及骨切割装置,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及骨切割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环板7和第二环板8,第一环板7和第二环板8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锯的环形截骨线锯槽5,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1和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2分别与第一环板7通过连接杆4固定连接;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3分别与第一环板7和连接杆4连接。使用时,将该胫骨切割引导机构贴合在胫骨平台上,贴合稳定,没有移位,从第一环板7和第二环板8之间形成的环形截骨线锯槽5内导入线锯,线两头接电动往返锯,拉紧线锯,启动电动摆锯自后向前,自外向内截骨,始终保持线锯在环形截骨线锯槽5内。截骨后的胫骨平台放置胫骨假体。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通过线锯进行截骨,截骨方向是由后外侧向前内侧,避免了损伤膝后膝外侧重要结构。另外,由于该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只是贴合胫骨平台,显露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本技术实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体上设有固定孔。使用时,将该胫骨切割引导机构贴合在胫骨平台上,贴合稳定,没有移位。在固定孔分别钻入两个固定钉。从第一环板7和第二环板8之间形成的环形截骨线锯槽5内导入线锯,线两头接电动往返锯,拉紧线锯,启动电动摆锯自后向前,自外向内截骨,始终保持线锯在环形截骨线锯槽5内。截骨后的胫骨平台放置胫骨假体。本技术提供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通过线锯进行截骨,截骨方向是由后外侧向前内侧,避免了损伤膝后膝外侧重要结构。另外,由于该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只是贴合胫骨平台,显露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连接柱连接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锯的环形截骨线锯槽,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和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和连接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连接柱连接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锯的环形截骨线锯槽,内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和外侧胫骨平台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贴合面分别与第一环板和连接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设置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定位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胫骨切割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张佳思李伟浩代明君王小鹏柯松徐源周媛媛刘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华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