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432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36
一种口罩生产系统,用于生产口罩;包括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并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鼻梁条上料装置、第一封裁装置、折叠装置、第二封裁装置、翻转装置、调整装置和耳带焊接装置;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台、设置于支撑台上方的导向板、设置于导向板上方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导向板的调节组件,上翼板设置于支撑台顶部的一侧,下翼板设置于支撑台顶部的另一侧,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相邻边形成折叠通道,折叠通道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逐渐变小,当面料带完全通过折叠通道后,面料带在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引导下完全叠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装置的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Mask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口罩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气体、气味或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材质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是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水平的提高,口罩生产的水平越来越高,口罩生产流程越来越简化,口罩生产系统应运而生。在口罩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面料进行折叠处理,在传统的作业方式中,一般采用两个对折装置分别对面料两侧进行对折进而实现产品的折叠,即由将待折叠面料输送至其中一折装置对待折叠面料一侧进行对折后再输送至另一对折装置中对另一侧的面料进行对折以此实现面料的折叠,不仅需要多个的设备才能实现折叠,还需要占用很多的生产产地,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缩减叠合设备减少加工成本的口罩生产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罩生产系统,用于生产口罩;包括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并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鼻梁条上料装置、第一封裁装置、折叠装置、第二封裁装置、翻转装置、限位装置和耳带焊接装置。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提供待加工的多层面料带,所述鼻梁条上料装置用于在多层面料带间输入鼻梁条,所述第一封裁装置用于接收含有鼻梁条的多层面料带经过熔接、裁切成为切孔面料带输出,所述折叠装置用于接收切孔面料带叠合成叠合面料带输出,所述第二封裁装置用于接收叠合面料带经过熔接、裁切成为折合个体输出,所述翻转装置用于接收折合个体经过翻转后输出,所述限位装置用于调整折合个体的位置后输出,所述耳带焊接装置用于接收折合个体熔接耳带后成为口罩输出。优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台、设置于支撑台上方的导向板、设置于导向板上方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导向板的调节组件,所述上翼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一侧,所述下翼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另一侧,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相邻边形成折叠通道,所述折叠通道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导向板通过调节组件悬于支撑台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该导向板与支撑台、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距用于供面料带通过。加工时,切孔面料带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运动,通过支撑台与导向板以及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间距,当切孔面料带经过折叠通道时,因为折叠通道逐渐变小使得切孔面料带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逐渐叠合,相对于传统的叠合方式,折叠装置的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从而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优选的,所述上翼板与所述支撑台的间距大于所述下翼板与所述支撑台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要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翼板安装于第一支撑块上,下翼板安装于第二支撑块上。当面料带通过折叠通道时,由于上翼板高于下翼板,面料带通过下翼板的侧边被叠入面料带通过上翼板的侧边下方,避免了面料带在折叠过程中两侧边相互挤压的现象。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调节架、与调节架上下滑动连接的调节滑座、与调节滑座连接的调节杆、与调节杆滑动连接的转接块和与转接块一端滑动连接的压料组件;所述调节架沿垂直方向设置有两条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座的数量与调节滑槽的数量对应,该调节滑座设有与调节滑槽适配的滑槽螺孔,所述滑槽螺孔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调节滑槽以控制调节滑座与调节架连接,所述调节杆的数量与调节滑座的数量对应,所述转接块设有供调节杆穿设的调节孔、与导向板滑动连接的两条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板设有两个与导向滑槽适配的螺纹孔,该导向板设于压料组件的下游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滑槽螺孔可拆卸的连接调节滑槽以控制调节滑座沿调节滑槽上下移动,调整导向板与支撑台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之间的间距,避免导向板与支撑台、上翼板以及下翼板接触阻挡面料带的通过,以保证面料带能够顺利从导向板与支撑台、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之间形成的间距通过。通过导向滑槽与导向板的螺纹孔紧固或者松动以微调导向板在与导向板与支撑台及下翼板之间的间距,以细微的调整间距,避免每次调整间距都需要对调节滑座拆装,节省人力。优选的,所述压料组件包括与转接块滑动连接的压料滑板、安装于压料滑板底端的压料辊;所述压料滑板设置有两条上下设置的压料滑槽,所述转接块设置有与压料滑槽适配的螺纹孔;通过压料滑槽调节压料辊靠近或者远离切孔面料带,保证切孔面料带始终能以水平方向送入支撑台与导向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相对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导向板的两侧;通过限位板、支撑台和导向板使切孔面料带能以U型状态进入折叠通道,使切孔面料带更顺畅的折叠。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设置在所述上料架上端的上挂料杆组、上过料杆组、鼻梁条料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架下端的下挂料杆组、下过料杆组;所述鼻梁条料杆设置于所述上过料杆组与所述下过料杆组之间。具体的,所述上挂料杆组由多个上挂料杆组成,上挂料杆设置为两个;所述下挂料杆组由多个下挂料杆组成,下挂料杆设置为两个;所述上过料杆组由多个上过料杆组成,所述上过料杆的数量与上挂料杆的数量一致,所述上过料杆设置为两个;所述下过料杆组由多个下过料杆组成,所述下过料杆的数量与下挂料杆的数量一致,所述下过料杆设置为两个。加工时,上挂料杆用于悬挂上层面料带,上过料杆用于对上层面料带分层,下挂料杆用于悬挂下层面料带,下过料杆用于对下层面料带分层,鼻梁条料杆用于悬挂鼻梁条使鼻梁条在上层面料带和下层面料带之间输出,以便鼻梁条能够熔接入上层面料带与下层面料带内。优选的,所述鼻梁条上料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上鼻梁条导向辊组、下鼻梁条导向辊组、压辊座、切断座和设置在切断座侧边的点触组件;所述上鼻梁条导向辊组设于下鼻梁条导向辊组上方,该上鼻梁条导向辊组与下鼻梁条导向辊组均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鼻梁条导向辊组和下鼻梁条导向辊组以相反的方向转动,用于拉动鼻梁条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移动;所述压辊座开设有压辊滑槽,所述压辊滑槽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定压辊,该压辊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压辊滑座、与压辊滑座驱动连接以驱动压辊滑座靠近或者远离定压辊的手拉杆组件,所述压辊滑座转动安装有动压辊,所述动压辊用于靠近定压辊挤压鼻梁条,所述定压辊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定压辊转动,所述手拉杆组件包括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手拉转杆、与手拉转杆连接的手拉转臂、与手拉转臂一端枢接的手拉连杆,所述手拉连杆的一端与压辊滑座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转动手拉转杆驱动手拉转臂转动,手拉转臂转动带动手拉连杆的一端沿手拉转臂运动的圆周方向运动,从而推动或者拉扯压辊滑座靠近或者远离定压辊。所述切断座设置有引导通道、与引导通道交叉设置的切刀槽、延伸入切刀槽内的鼻梁条切刀、与鼻梁条切刀连接的弹片,所述引导通道用于引导鼻梁条走向,所述鼻梁条切刀延伸入切刀槽内的一端设有刀刃、处于切刀槽外的另一端安装有点触头,该鼻梁条切刀具有接触面与弹片连接;所述点触组件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点触电机、与点触电机驱动连接的旋转臂,所述点触电机用于驱动旋转臂旋转触碰点触头。工作时,鼻梁条在上鼻梁条导向辊组与下鼻梁条导向辊组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生产系统,用于生产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并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鼻梁条上料装置、第一封裁装置、折叠装置、第二封裁装置、翻转装置、限位装置和耳带焊接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台、设置于支撑台上方的导向板、设置于导向板上方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导向板的调节组件,所述上翼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一侧,所述下翼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另一侧,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相邻边形成折叠通道,所述折叠通道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导向板通过调节组件悬于支撑台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该导向板与支撑台、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距用于供面料带通过;所述上翼板与所述支撑台的间距大于所述下翼板与所述支撑台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生产系统,用于生产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并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鼻梁条上料装置、第一封裁装置、折叠装置、第二封裁装置、翻转装置、限位装置和耳带焊接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台、设置于支撑台上方的导向板、设置于导向板上方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导向板的调节组件,所述上翼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一侧,所述下翼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另一侧,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相邻边形成折叠通道,所述折叠通道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导向板通过调节组件悬于支撑台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该导向板与支撑台、上翼板以及下翼板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距用于供面料带通过;所述上翼板与所述支撑台的间距大于所述下翼板与所述支撑台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调节架、与调节架上下滑动连接的调节滑座、与调节滑座连接的调节杆、与调节杆滑动连接的转接块和与转接块一端滑动连接的压料组件;所述调节架沿垂直方向设置有两条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座的数量与调节滑槽的数量对应,该调节滑座设有与调节滑槽适配的滑槽螺孔,所述滑槽螺孔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调节滑槽以控制调节滑座与调节架连接,所述调节杆的数量与调节滑座的数量对应,所述转接块设有供调节杆穿设的调节孔、与导向板滑动连接的两条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板设有两个与导向滑槽适配的螺纹孔,该导向板设于压料组件的下游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包括与转接块滑动连接的压料滑板、安装于压料滑板底端的压料辊;所述压料滑板设置有两条上下设置的压料滑槽,所述转接块设置有与压料滑槽适配的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相对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导向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设置在所述上料架上端的上挂料杆组、上过料杆组、鼻梁条料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架下端的下挂料杆组、下过料杆组;所述鼻梁条料杆设置于所述上过料杆组与所述下过料杆组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条上料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沿面料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上鼻梁条导向辊组、下鼻梁条导向辊组、压辊座、切断座和设置在切断座侧边的点触组件;所述上鼻梁条导向辊组设于下鼻梁条导向辊组上方,该上鼻梁条导向辊组与下鼻梁条导向辊组均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鼻梁条导向辊组和下鼻梁条导向辊组以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压辊座开设有压辊滑槽,所述压辊滑槽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定压辊,该压辊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压辊滑座、与压辊滑座驱动连接以驱动压辊滑座靠近或者远离定压辊的手拉杆组件,所述压辊滑座转动安装有动压辊,所述动压辊用于靠近定压辊挤压鼻梁条,所述定压辊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定压辊转动,所述手拉杆组件包括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手拉转杆、与手拉转杆连接的手拉转臂、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