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25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禽用翅号,特涉及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翅号呈长方形,包括牌体、二维码、数字、小孔,二维码和对应的数字编号、固定件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翅号,小巧耐用,它的长20mm,宽15mm,厚0.3mm。材质为PVC或聚酰胺纤维材料,有一定柔韧性,防水耐磨,不易损坏折断。数字及对应的二维码可以按1、2、3、……、n顺序任意编号,也可以加入字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翅号牌具有3个特点:一是佩戴方便、质轻、防水耐摩擦,经久耐用;二是既可机器识别也可人眼识别,双重识别特别是机器识别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三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制作价格低廉,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A Machine and Human Eye Dual Recognition of Bird Wing Nu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
本技术涉及家禽用翅号,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
技术介绍
在家禽的育种或相关试验研究中,一般会设置多个试验组,不同的试验组由特定的家禽群体组成。然而,试验中经常会出现单只或多只家禽从笼中逃逸的现象,如果没有将家禽编号与相应的记录,研究者无法将逃逸的家禽准确归位。这势必影响家禽试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在家禽的选育研究中,育种群必须编制翅号,以准确观测各个体或群体的性能数据。以鸡的选育试验为例,需要经过4-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研究,每个世代每个品系的观测群体有大规模的数量要求,因此,试验中往往需要对多个世代多个品系的选育群体进行研究。如果没有一种用于鸡的翅号牌,将无法实现鹌鹑选育数据资料准确记录,更难以获得可靠的选育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家禽逃逸后无法准确归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该翅号有利于建立家禽选育系谱档案,查找特定个体的来龙去脉,查清其血统来源及后代分支等,为家禽的新品种培育提供多世代的可查系谱资料和育种信息。本技术翅号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佩戴方便、质轻、防水耐摩擦,经久耐用;二是既可机器识别也可人眼识别,双重识别特别是机器识别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三是本技术还具有制作价格低廉,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包括牌体、二维码、与二维码对应的数字编号、小孔、固定件,整体采用PVC材料或聚酰胺纤维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牌体的长为20mm,宽为15mm,厚为0.3mm,小孔的孔径大小为2mm;二维码位于牌体正中,数字编号位于二维码的下边距空白处;小孔位于牌体的上边距中间。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其特征在于:二维码为12mm*12mm的正方形,距上下边距为4mm,左右边距为1.5mm。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其特征在于:数字编号和二维码按1、2、3、……、n顺序任意编号或在数字编号中加入字母。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圆帽、卡帽、连接带和卡带,圆帽和卡帽设置在连接带的两侧,卡帽后侧设置多个卡带。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其特征在于:固定件采用PVC材料或聚酰胺纤维材料。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锥,安装锥为圆锥形结构。本技术的翅号具有如下优点和进步:一是佩戴方便、质轻、防水耐摩擦,经久耐用;二是既可机器识别也可人眼识别,双重识别特别是机器识别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三是本技术还具有制作价格低廉,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四是本翅号可承载家禽的身份编号,可追溯任一只家禽生产性能及其系谱资料,方便在家禽选育研究中建立系谱档案,利于个体资料及群体信息的查询,在动物的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可建立多个世代的完整育种信息资料。选择在家禽翅膀的尺骨与桡骨前侧翅膜上佩戴翅号牌,此处无大血管分布,肌肉极少,翅号穿刺通透之后不会流血,对家禽伤害极小。附图说明图1为是本技术涉及的翅号牌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卡带打开后的卡帽与卡带示意图。图5为安装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牌体1、二维码2、数字编号3、小孔4、圆帽5、卡帽6、连接带7、卡带8、安装锥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采用PVC材料制成,呈片状长方形,长20mm,宽15mm,厚0.3mm,包括牌体1、二维码2、与二维码2对应的数字编号3、小孔4,小孔4的孔径大小为2mm。二维码为方形12mm*12mm,位于牌体1正中,距上下边距为4mm,左右边距为1.5mm。小孔4位于牌体1的上边距中间。数字编号3位于二维码2的下边距空白处。本技术的翅号材质选用PVC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摩擦、软硬适中、可弯折等特点;片状,长方形,便于印上数字号码,一端有一个小圆孔,便于用针固定地佩戴在鹌鹑右翅膀上;对号码的编排,应适合育种群体规模需求,设置4-6位数,数字及对应的二维码可以按1、2、3、……、n顺序任意编号,也可以加入字母,可以满足多个世代的鹌鹑选育需求,保证100万只鹌鹑号码不重复。本技术的翅号在应用时,取刚出壳的雏鸡,左手握住雏鸡,大拇指与食指将鸡右翅膀展开,露出尺骨与桡骨前侧的翅膜,用针穿过翅号牌的小孔4和翅膜,将翅号牌固定在鸡右翅膀上,此即为鸡的终生编码。翅号上的二维码和数字朝外侧,以便于在后期选育研究的多次记录中读取二维码或数字编号。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圆帽5、卡帽6、连接带7和卡带8,固定件整体可采用PVC材料或聚酰胺纤维材料制造,圆帽5和卡帽6设置在连接带7的两侧,连接带7的长度大于动物长大后翅膀的厚度,卡帽6后侧设置多个卡带8,图4为5个卡带8。如图5所示,还包括安装锥9,安装锥9整体为圆锥形结构,安装锥9后部可与卡帽6连接。这样在安装翅号牌时,先如图2所示,将卡带8靠近连接带7,将安装锥9扣在卡帽6上,然后通过用安装锥9穿过翅号牌的小孔4和翅膜,最后将安装锥9取下,将卡带8拉升出来,如图4所示,这样操作简便,且翅号牌固定可靠。本技术的翅号佩戴方便,质轻、防水耐摩擦,制作价格低廉且经久耐用,可承载鸡的身份编号,可追溯任一只鸡生产性能及其系谱资料,方便在鸡选育研究中建立系谱档案,利于个体资料及群体信息的查询,在鸡的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可建立多个世代的完整育种信息资料。本技术的翅号与传统铁皮翅号相比,可用扫码器读取,一个人即可操作,读取记录准确,耗时短,出错率为0,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到电脑,建立数据库;传统翅号读取记录需2人配合,人工易读取出错、记录出错、输入出错,最后得到的数据错误率高达10%。因此,此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包括牌体(1)、二维码(2)、与二维码(2)对应的数字编号(3)、小孔(4)、固定件,整体采用PVC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牌体(1)的长为20mm,宽为15mm,厚为0.3mm;二维码(2)位于牌体(1)正中;数字编号(3)位于二维码(2)的下边距空白处;小孔(4)的孔径大小为2mm,小孔(4)位于牌体(1)的上边距中间;固定件包括圆帽(5)、卡帽(6)、连接带(7)和卡带(8),圆帽(5)和卡帽(6)设置在连接带(7)的两侧,卡帽(6)后侧设置多个卡带(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与人眼双重识别禽用翅号,包括牌体(1)、二维码(2)、与二维码(2)对应的数字编号(3)、小孔(4)、固定件,整体采用PVC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牌体(1)的长为20mm,宽为15mm,厚为0.3mm;二维码(2)位于牌体(1)正中;数字编号(3)位于二维码(2)的下边距空白处;小孔(4)的孔径大小为2mm,小孔(4)位于牌体(1)的上边距中间;固定件包括圆帽(5)、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劲松潘爱銮申杰吴艳梁振华蒲跃进孙静张昊杜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