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424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包括苗种养殖塘准备、培水、饵料鱼准备及放养、鳜鱼苗预处理、鳜鱼苗投放、鳜鱼苗培育等步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实现20天左右出苗,即将1‑2cm的鱼苗培育至10cm左右的苗种只需20天左右,缩短了苗种培育周期,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属于水产苗种培育

技术介绍
鳜鱼,又称桂花鱼,属鮨科,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其肉洁白、细嫩而鲜美,富含蛋白质,食用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血,疗虚损等。鳜鱼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对饵料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终生主要以活鱼虾为食,即使是刚开口的鱼苗,也要摄食其他鱼类的幼苗。鳜鱼有弱肉强食习性,缺乏饲料时会互相残食,影响成活率。故在鳜鱼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是否适口与饵料是否充足是影响其成活率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此外,因鳜鱼幼苗生长快,再加上不断投入饵料鱼鱼苗,导致单位水体内生物量大,对水质影响较大,需要不断分池操作,增加操作难度,也影响鳜鱼幼苗的正常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通过提高鳜鱼饵料的适口性、改善鳜鱼养殖水质,以提高鳜鱼的成活率,缩短苗种培育周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苗种养殖塘准备: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对苗种养殖塘的选址,并构建苗种养殖塘的保护措施,于放鳜鱼苗前一个月撒石灰清塘、晒塘,且在苗种养殖塘内四角堆放发酵有机肥;(2)培水:下苗前一个星期左右,往苗种养殖塘内注入40-50cm的水,然后往苗种养殖塘内撒茶枯,再次进水至1m深左右,待肉眼观察水质呈淡绿色、水中有轮虫,培水完成;(3)饵料鱼准备及放养:选择麦鲮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种,或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麦鲮水花或是自己孵化至水花,若是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则在放养前需往麦鲮水花的运输水体中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且麦鲮水花下塘前1-2天苗种养殖塘开始增氧,麦鲮水花的放养密度为每亩三百万尾,放养条件是晴天且苗种养殖塘内水温在22±5℃;(3)鳜鱼苗预处理:从市场上购买并经运输至苗种养殖塘处的1-2cm鳜鱼苗需先进行抗应激处理,即将鳜鱼苗浸泡在配制好的抗应激药液中20-30min,其中抗应激药液是由多维、水混合均匀而得,抗应激药液中多维的浓度为20g/m³;(4)鳜鱼苗投放:当饵料鱼长至所放养鳜鱼一半长时,往苗种养殖塘内放养1-2cm长的鳜鱼苗,且在鳜鱼苗在投放前1-2天开始,开启增氧机,全天24h增氧,给苗种养殖塘水体增氧,鳜鱼苗下塘时,同样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0尾/亩;(5)鳜鱼苗培育:①注意水质变化,每个星期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这些有益菌进行调水1-2次;②注意天气状况,在投放鳜鱼苗后,一直到苗种上市,这段期间每天都需增氧,晴天每天开启3-5台增氧机增氧1-3h,若遇雨天,每天开启5-8台增氧机24h增氧;③每天定期观察饵料鱼是否充足,观察的依据是看养殖水体颜色是否呈现淡绿色,并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④观察鳜鱼吃食情况,看鳜鱼是否正常摄食。优选地,在苗种养殖塘准备时,在苗种养殖塘周围修建环形的水渠,在水渠的底部铺满卵石,在卵石上面铺设渔网,渔网通过木桩固定且在养殖期间保证渔网与水渠底部的卵石层表面、水渠两侧是贴合的;水渠的底部设计呈从高相低的螺旋状,在水渠底部最高处埋设一与苗种养殖塘相连通的管道且在该管道的管口上固定有供所有鳜鱼苗种穿过的大孔滤网,在水渠底部最低处也埋设一根苗种养殖塘相连通的管道且在该管道的管口上固定抽拉式阀板,抽拉式阀板内侧的管道管口固定有仅阻挡上市鳜鱼苗种穿过的小孔滤网。通过水渠的构建,能够方便人为观察鳜鱼苗种成长情况,并方便将符合上市规格的苗种进行上市起捕或分塘起捕,同时也缓冲了苗种养殖因单位水体内生物量大而产生的水质问题;此外还保证了苗种出塘规格。优选地,苗种培育期间每隔3-5天向水渠内注入新水,每次注水量为10-12ml,注水时在注水口用密网过滤杂鱼或其他敌害。优选地,在鳜鱼苗种出塘前需进行2-4次拉网训练,即在出塘前一周开始,在苗种养殖唐内由远离水渠的大孔滤网侧向水渠大孔滤网侧拉网。这种做法的好处,一方面对苗种进行锻炼,降低应激反应,另一方面可将鳜鱼苗种向水渠赶,方面在水渠内集中出塘捕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实现20天左右出苗,即将1-2cm的鱼苗培育至10cm左右的苗种只需20天左右,缩短了苗种培育周期,增加了经济效益;2、通过对适口饵料的选择、鳜鱼下苗前的处理、水渠的构建等,充分提高了鳜鱼苗的成活率(高达85%以上);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长快、培育周期短,操作效率相对较高,可以规模化推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苗种养殖塘准备: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对苗种养殖塘的选址,并按常规方法构建苗种养殖塘的保护措施,以防敌害出入;于放鳜鱼苗前一个月撒石灰清塘、晒塘,且在苗种养殖塘内四角堆放发酵有机肥;(2)培水:下苗前一个星期左右,往苗种养殖塘内注入40-50cm的水,然后往苗种养殖塘内撒茶枯,再次进水至1m深左右,待肉眼观察水质呈淡绿色、水中有轮虫,培水完成;(3)饵料鱼准备及放养:选择麦鲮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种,或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麦鲮水花或是自己孵化至水花,若是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则在放养前需往麦鲮水花的运输水体中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其中苗种养殖塘内水添加量为运输水体积的1/5),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且麦鲮水花下塘前1天苗种养殖塘开始增氧,麦鲮水花的放养密度为每亩三百万尾,放养条件是晴天且苗种养殖塘内水温在22±5℃;(3)鳜鱼苗预处理:从市场上购买并经运输至苗种养殖塘处的1-2cm鳜鱼苗需先进行抗应激处理,即将鳜鱼苗浸泡在配制好的抗应激药液中20min,其中抗应激药液是由多维、水混合均匀而得,抗应激药液中多维的浓度为20g/m³;(4)鳜鱼苗投放:当饵料鱼长至所放养鳜鱼一半长时,往苗种养殖塘内放养1-2cm长的鳜鱼苗,且在鳜鱼苗在投放前1天开始,开启增氧机,全天24h增氧,给苗种养殖塘水体增氧,鳜鱼苗下塘时,同样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0尾/亩;(5)鳜鱼苗培育:①注意水质变化,每个星期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这些有益菌进行调水1-2次;②注意天气状况,在投放鳜鱼苗后,一直到苗种上市,这段期间每天都需增氧,晴天每天开启3台增氧机增氧3h,若遇雨天,每天开启5台增氧机24h增氧;③每天定期观察饵料鱼是否充足,观察的依据是看养殖水体颜色是否呈现淡绿色,并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④观察鳜鱼吃食情况,看鳜鱼是否正常摄食。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苗种养殖塘准备: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对苗种养殖塘的选址,并按常规方法构建苗种养殖塘的保护措施,以防敌害出入;并在苗种养殖塘周围修建环形的水渠,在水渠的底部铺满卵石,在卵石上面铺设渔网,渔网通过木桩固定且在养殖期间保证渔网与水渠底部的卵石层表面、水渠两侧是贴合的;水渠的底部设计呈从高相低的螺旋状,在水渠底部最高处埋设一与苗种养殖塘相连通的管道且在该管道的管口上固定有供所有鳜鱼苗种穿过的大孔滤网,在水渠底部最低处也埋设一根苗种养殖塘相连通的管道且在该管道的管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苗种养殖塘准备: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对苗种养殖塘的选址,并构建苗种养殖塘的保护措施,于放鳜鱼苗前一个月撒石灰清塘、晒塘,且在苗种养殖塘内四角堆放发酵有机肥;(2)培水:下苗前一个星期左右,往苗种养殖塘内注入40‑50cm的水,然后往苗种养殖塘内撒茶枯,再次进水至1m深左右,待肉眼观察水质呈淡绿色、水中有轮虫,培水完成;(3)饵料鱼准备及放养:选择麦鲮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种,或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麦鲮水花或是自己孵化至水花,若是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则在放养前需往麦鲮水花的运输水体中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且麦鲮水花下塘前1‑2天苗种养殖塘开始增氧,麦鲮水花的放养密度为每亩三百万尾,放养条件是晴天且苗种养殖塘内水温在22±5℃;(3)鳜鱼苗预处理:从市场上购买并经运输至苗种养殖塘处的1‑2cm鳜鱼苗需先进行抗应激处理,即将鳜鱼苗浸泡在配制好的抗应激药液中20‑30min,其中抗应激药液是由多维、水混合均匀而得,抗应激药液中多维的浓度为20g/m³;(4)鳜鱼苗投放:当饵料鱼长至所放养鳜鱼一半长时,往苗种养殖塘内放养1‑2cm长的鳜鱼苗,且在鳜鱼苗在投放前1‑2天开始,开启增氧机,全天24h增氧,给苗种养殖塘水体增氧,鳜鱼苗下塘时,同样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0尾/亩;(5)鳜鱼苗培育:①注意水质变化,每个星期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这些有益菌进行调水1‑2次;②注意天气状况,在投放鳜鱼苗后,一直到苗种上市,这段期间每天都需增氧,晴天每天开启3‑5台增氧机增氧1‑3h,若遇雨天,每天开启5‑8台增氧机24h增氧;③每天定期观察饵料鱼是否充足,观察的依据是看养殖水体颜色是否呈现淡绿色,并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④观察鳜鱼吃食情况,看鳜鱼是否正常摄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鳜鱼苗种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苗种养殖塘准备: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对苗种养殖塘的选址,并构建苗种养殖塘的保护措施,于放鳜鱼苗前一个月撒石灰清塘、晒塘,且在苗种养殖塘内四角堆放发酵有机肥;(2)培水:下苗前一个星期左右,往苗种养殖塘内注入40-50cm的水,然后往苗种养殖塘内撒茶枯,再次进水至1m深左右,待肉眼观察水质呈淡绿色、水中有轮虫,培水完成;(3)饵料鱼准备及放养:选择麦鲮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种,或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麦鲮水花或是自己孵化至水花,若是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则在放养前需往麦鲮水花的运输水体中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且麦鲮水花下塘前1-2天苗种养殖塘开始增氧,麦鲮水花的放养密度为每亩三百万尾,放养条件是晴天且苗种养殖塘内水温在22±5℃;(3)鳜鱼苗预处理:从市场上购买并经运输至苗种养殖塘处的1-2cm鳜鱼苗需先进行抗应激处理,即将鳜鱼苗浸泡在配制好的抗应激药液中20-30min,其中抗应激药液是由多维、水混合均匀而得,抗应激药液中多维的浓度为20g/m³;(4)鳜鱼苗投放:当饵料鱼长至所放养鳜鱼一半长时,往苗种养殖塘内放养1-2cm长的鳜鱼苗,且在鳜鱼苗在投放前1-2天开始,开启增氧机,全天24h增氧,给苗种养殖塘水体增氧,鳜鱼苗下塘时,同样加入苗种养殖塘内的水,混合均匀后连水带苗一起下塘,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0尾/亩;(5)鳜鱼苗培育:①注意水质变化,每个星期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这些有益菌进行调水1-2次;②注意天气状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芸桥陈建军朱柯桦朱诗良钟乐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丰唯一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