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插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0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针,包括针主体,所述针主体包括安装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固定连接有抵接片,所述安装部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抵接片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保护条,所述保护条上固定连接有润滑片,所述抵接片朝向所述限位片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出现接触不良情况的效果。

A connector p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插针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插针。
技术介绍
目前连接器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现有的连接器一般是通过插针和插孔互相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插针插入到插孔内时,插针上的凸出部分与插孔内的凹陷部分互相配合,对插针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实现电流和信号的传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有时工人会将插针和插孔匹配错误,此时需要将插针从插孔中取出,进行重新匹配,在进行拔插时,插针的凸出部分会对插孔的凹陷部分进行磨损,在多次的拔插后,容易出现插针的位置难以进行限定,导致插针和插孔之间出现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插针,具有减少出现接触不良情况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插针,包括针主体,所述针主体包括安装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固定连接有抵接片,所述安装部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抵接片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保护条,所述保护条上固定连接有润滑片,所述抵接片朝向所述限位片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针主体插接到插孔内时,润滑片使得插接部在移动时不易受到阻挡,当抵接片对插接部进行限定时,保护条使得抵接片与插孔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从而使得针主体难以发生移动;当需要将针主体取出时,保护垫的设置使得抵接片与插孔之间的接触面较为柔软,从而减少了抵接片和插孔之间的磨损,从而使得针主体即使拔插多次,也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插孔内,减少由于针主体松动二造成接触不良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片朝向所述抵接片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远离所述限位片一端的厚度大于靠近限位片一端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针主体插入到插孔内时,抵接块在靠近插孔的过程中嵌入到插孔内,从而对针主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减小针主体的松动,同时抵接块两端的厚度不同,当针主体需要远离插孔时,抵接块又不易对针主体的移动产生较大的阻碍,从而在减少针主体松动的同时方便了工人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斜面,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人对针主体进行安装时,第二插接斜面对针主体进行引导,方便工人的安装;在工人将针主体插入插孔内时,第一插接斜面对针主体进行引导,方便工人对针主体的插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位于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限位片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片的设置增强了安装部与插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针主体自身不易发生弯曲,从而确保了电流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凸片,所述安装凸片的两端均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凸片的中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凸起空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凸片使得安装部表面较为粗糙,从而增大了摩擦力,使针主体不易与安装针主体的零件之间发生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垫远离所述抵接片的一端上开设有移动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带动针主体远离插孔时,移动斜面减小了保护垫与插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保护垫与插孔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方便工人的拔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接部上的矫正片、开设在所述插接部上的安装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矫正片上且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安装片,所述矫正片上设置有导电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部发生弯曲时,工人带动矫正片发生弯曲,使得安装片抵紧在安装槽内,从而使得弯曲处能够继续和插孔的内壁进行接触,同时当插接部进入到插孔内时,矫正片也带动插接部发生反向弯曲,对插接部进行矫直操作;导电层的设置使得矫正片的导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减小接触不良的发生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上设置有抗蚀电镀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蚀电镀层的设置使得插接部与安装部的连接处不易受到腐蚀,减小了插接部与安装部之间发生断裂的几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保护条、润滑片和保护垫,从而减少了抵接片与插孔之间的摩擦,同时也使得针主体与插孔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减小了出现接触不良的几率;2、通过设置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对弯曲的插接部进行矫正,同时在矫正过程中使得插接部仍能够与插孔之间产生较好的接触,从而减小了出现接触不良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体现保护条和润滑片的连接结构;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体现安装部和安装图片的连接结构;图4为体现矫正片与安装片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C处放大图,体现矫正片与导电层的连接结构。附图标记:1、针主体;11、插接部;111、抗蚀电镀层;12、安装部;13、第一插接斜面;131、竖向斜面;132、横向斜面;14、第二插接斜面;141、竖斜面;142、横斜面;15、抵接片;16、限位片;17、保护条;171、放置槽;172、润滑片;18、保护垫;181、移动斜面;19、抵接块;2、加强片;3、安装凸片;31、凸起空隙;4、矫正组件;41、矫正片;42、安装槽;43、安装片;5、导电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针,包括针主体1,针主体1包括一体化设置的插接部11和安装部12。插接部11和安装部12位于同一直线上,插接部11远离安装部12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插接部11远离安装部12一端的宽度。插接部11远离安装部12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斜面13,第一插接斜面13包括开设在插接部11上、下两侧的竖向斜面131和开设在插接部11左、右两侧的横向斜面132。安装部12远离插接部1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斜面14,第二插接斜面14包括开设在安装部12上、下两侧的竖斜面141和开设在安装部12左、右两侧的横斜面142。插接部11靠近安装部1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抵接片15,抵接片15位于插接部11的两侧,抵接片15呈三角形,安装部12靠近插接部1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6,限位片16位于安装部12的两侧。抵接片15远离插接部1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制成的保护条17,保护条17远离抵接片15的一侧上开设有放置槽171,放置槽171内固定连接有润滑片172,润滑片172为铝片。抵接片15朝向限位片16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采用海绵制成的保护垫18,保护垫18远离抵接片15的一侧上开设有移动斜面181,移动斜面181朝向远离插接部11的方向。限位片16朝向抵接片15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采用海绵制成的抵接块19,抵接块19的截面呈梯形,抵接块19靠近限位片16移动的厚度小于抵接片15远离限位片16一端的厚度。安装部12靠近插接部1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片2,加强片2沿安装部12的宽度方向分布,加强片2位于两个限位片16之间。参考图2和图3,安装部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凸片3,安装凸片3弯曲设置,安装凸片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插针,其特征是:包括针主体(1),所述针主体(1)包括安装部(1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12)上的插接部(11),所述插接部(11)上固定连接有抵接片(15),所述安装部(1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6),所述抵接片(15)远离所述插接部(1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保护条(17),所述保护条(17)上固定连接有润滑片(172),所述抵接片(15)朝向所述限位片(16)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插针,其特征是:包括针主体(1),所述针主体(1)包括安装部(1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12)上的插接部(11),所述插接部(11)上固定连接有抵接片(15),所述安装部(1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6),所述抵接片(15)远离所述插接部(1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保护条(17),所述保护条(17)上固定连接有润滑片(172),所述抵接片(15)朝向所述限位片(16)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片(16)朝向所述抵接片(15)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块(19),所述抵接块(19)远离所述限位片(16)一端的厚度大于靠近限位片(16)一端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其特征是:所述插接部(11)远离所述安装部(12)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斜面(13),所述安装部(12)远离所述插接部(1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斜面(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针,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新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