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62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瓦楞灯,瓦楞灯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发光模块;旋转支架,所述多个发光模块中的一个发光模块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弧形结构并用于安装在瓦楞上,所述旋转支架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通过对瓦楞灯的结构优化,把瓦楞灯巧妙地设计成“分体式链式结构”,使瓦楞灯具有弧度调整功能、前后斜度调整功能,从而能满足所有不同弧度琉璃瓦和不同铺贴斜度的琉璃瓦的亮化照明,让琉璃瓦表面得到充分的光线照明,不出现暗区,形成明显物体轮廓,大大提升古建筑琉璃瓦景观亮化的效果。

A corrugate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支撑连接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灯。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古建筑也是世界闻名,随着亮化技术的进步与旅游产业的兴起,古建筑的夜景亮化照明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的古建筑的屋顶多为坡屋顶结构外挂琉璃瓦的形式,由一片片琉璃瓦从屋檐到屋脊以退叠的方式铺贴而成,形成一条条整齐有序的瓦楞和瓦谷。琉璃瓦为弧形状,琉璃瓦弧形规格非常多,要想清淅完整的照亮琉璃瓦表面及瓦楞和瓦谷的轮廓,就显得非常困难。而传统的一体式瓦楞灯是没办法做到适应不同弧形规格琉璃瓦的亮化照明,琉璃瓦铺贴斜度不同也无法调整角度来达到照明效果的要求。如果将就使用的话,瓦楞就不能全面被照亮,局部会形成暗区,瓦楞和瓦谷轮廓线条也不清晰,大大影响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楞灯,该瓦楞灯可以适应不同弧形规格的琉璃瓦,且可以根据琉璃瓦铺贴斜度不同进行角度调整,从而可以把照射灯光调整到最好的照明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瓦楞灯,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发光模块;旋转支架,所述多个发光模块中的一个发光模块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弧形结构并用于安装在瓦楞上,所述旋转支架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面上具有第一安装片,所述旋转支架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旋转支架的后表面上具有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发光模块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发光模块的前表面和旋转支架上具有对应的螺孔,所述发光模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瓦楞灯还包括至少一个链接片,相邻两个发光模块通过一个链接片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链接片通过旋转螺钉转动连接发光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发光模块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凹槽,所述链接片的一端插入发光模块的凹槽内并通过旋转螺钉转动连接发光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发光模块对应凹槽处和链接片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旋转螺钉穿过发光模块的螺孔和链接片的螺孔使发光模块与链接片转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瓦楞灯包括三个发光模块和两个链接片,相邻两个发光模块通过一个链接片可转动地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三个发光模块顺序连接,位于中间的发光模块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发光模块为LED发光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的至少包括:本技术通过对瓦楞灯的结构优化,把瓦楞灯巧妙地设计成“分体式链式结构”,使瓦楞灯具有弧度调整功能、前后斜度调整功能,从而能满足所有不同弧度琉璃瓦和不同铺贴斜度的琉璃瓦的亮化照明,让琉璃瓦表面得到充分的光线照明,不出现暗区,形成明显物体轮廓,大大提升古建筑琉璃瓦景观亮化的效果。同时,“分体式链式结构”能够增加发光模块与发光模块之间的空气对流,有利于发光模块的散热,延长发光模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安装在琉璃瓦上的一个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瓦楞灯安装在琉璃瓦上的另一示意图。图中:10、发光模块;11、链接片;12、凹槽;13、旋转螺钉;14、螺钉;20、旋转支架;21、第二安装片;30、安装支架;31、第一安装片;32、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瓦楞灯,该瓦楞灯包括多个发光模块10、旋转支架20和安装支架30,该瓦楞灯可以适应不同弧形规格的琉璃瓦,且可以根据琉璃瓦铺贴斜度不同进行角度调整,从而可以把照射灯光调整到最好的照明效果。具体地说,多个发光模块10活动连接,优选地,多个发光模块10可转动地连接。参照图2,瓦楞灯还包括至少一个链接片11,相邻两个发光模块10通过一个链接片11可转动地连接,链接片11通过旋转螺钉13转动连接发光模块10。链接片11可采用不锈钢304冲压成型,防锈、耐磨功能强,是将发光模块10之间连接起来的主要配件,同时能够使发光模块10之间可以任意旋转,形成不同弧形的瓦楞灯,从而可以与不同弧形规格的琉璃瓦配合,实现一灯多用,大大减少灯具有规格、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更具体地说,发光模块10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发光模块1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凹槽12,链接片11的一端插入发光模块10的凹槽12内,并通过旋转螺钉13转动连接发光模块10。发光模块10对应凹槽12处和链接片1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螺孔,旋转螺钉13穿过发光模块10的螺孔和链接片11的螺孔使发光模块10与链接片11转动连接。通过以上设计,使瓦楞灯具有分体式链式结构,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该结构具有的一个优点是发光模块10与发光模块1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供空气通过和形成对流,对发光模块10散热有很大的帮助,使其散热结构得到优化,大大延长瓦楞灯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每个瓦楞灯上设置有三个发光模块10和两个链接片11,三个发光模块10顺序连接,位于中间的发光模块10固定在旋转支架20上,相邻两个发光模块10通过一个链接片11可转动地连接。发光模块10优选为LED发光模块10,具有节能、亮度高的优点,LED发光模块10由LED、铝基板、光学透镜、钢化玻璃、防水胶等组装而成。参照图1至图3,多个发光模块10中的一个发光模块10固定在旋转支架20上,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0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发光模块10的前表面和旋转支架20上具有对应的螺孔,发光模块10通过螺钉14固定在旋转支架20上。安装支架30具有弧形结构并用于安装在瓦楞上,在灯具调整好弧度和前后照射角度后,用结构胶将安装支架30固定在琉璃瓦上,弧形结构的安装支架30能够适应不同弧形规格的琉璃瓦,且可以根据琉璃瓦铺贴斜度不同进行角度调整。参照图2和图4,旋转支架20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30上,安装支架30的顶面上具有第一安装片31,旋转支架20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旋转支架20的后表面上具有第二安装片21,第一安装片31和第二安装片21通过旋转轴32转动连接,从而使瓦楞灯具有前后斜度调整功能。综上,本技术通过对瓦楞灯的结构优化,把瓦楞灯巧妙地设计成“分体式链式结构”,使瓦楞灯具有弧度调整功能、前后斜度调整功能,从而能满足所有不同弧度琉璃瓦和不同铺贴斜度的琉璃瓦的亮化照明,让琉璃瓦表面得到充分的光线照明,不出现暗区,形成明显物体轮廓,大大提升古建筑琉璃瓦景观亮化的效果。同时,“分体式链式结构”能够增加发光模块与发光模块之间的空气对流,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发光模块;旋转支架,所述多个发光模块中的一个发光模块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弧形结构并用于安装在瓦楞上,所述旋转支架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发光模块;旋转支架,所述多个发光模块中的一个发光模块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弧形结构并用于安装在瓦楞上,所述旋转支架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面上具有第一安装片,所述旋转支架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旋转支架的后表面上具有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楞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发光模块的前表面和旋转支架上具有对应的螺孔,所述发光模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灯还包括至少一个链接片,相邻两个发光模块通过一个链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柏年智能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