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561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20
一种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包括推车,该推车具有框、多个轮和架,液体储存罐定位于其上。泵送单元连接到罐,并将流体供应到沿着推车的顶端定位的多个歧管。歧管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龙头,每个具有阀和细长的喷口。提供多个水瓶,每个具有用于接合细长喷口的单向阀。歧管中的另一个包括多个饮用管线,具有沿末端的喷嘴和阀。

Portable Hydration and Bottling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和卫生地装充水瓶的便携式水合站(水化站)。
技术介绍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以不构成现有技术。在比赛期间,为有组织的体育赛事的参与者提供用于水合的其他饮料或水是常见的。无论该赛事是在高中、大学或专业级别,每个队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助理负责向运动员提供饮料。由于户外赛事期间经常可用的设施极少,最常见的提供饮料的方法是通过使用每个人共享的可再装水瓶。在这方面,通常通过移除盖子并用软管、igloo(伊格洛)冷却器/分配器装充无盖的瓶,或通过将瓶物理地浸入含有饮料的中央冷却器来装充瓶。在该过程中,位于沿着瓶外侧和/或助理的手的污染物,诸如灰尘、草和其他形式的杂物被转移到饮料中并最终被选手消耗。除了使选手面临疾病之外,该麻烦的过程通常导致水瓶中的大部分饮料在助理可以将盖子放回原处之前溢出。因此,对于运动员来说被交给脏和空的水瓶并不罕见。尽管有许多已知的不利用水瓶的系统用于向选手提供饮料,但是这样的系统只可以在选手不在场地时使用。因此,对于在场地上(例如在暂停休息期间)的选手可以快速且容易地使用的便携式水瓶的需求存在,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改变。因此,提供如下的一种便携式站将是有益的,其可以以不遭受以上描述的缺点的卫生的方式而快速且容易地装充多个水瓶或其他这样的装置。如果便携式站可以在不使用便携式水瓶的情况下同时向多个用户供应饮料也是有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包括推车,该推车具有框、多个轮和架(格层),液体储存罐定位于架上。泵送单元沿着罐和推车定位,并且作用于将储存在罐内的液体供应到沿着推车的顶端定位的多个歧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可包括多个龙头,其沿着歧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每个龙头包括阀和细长喷口,其可以将水分配到便携式水瓶中。该系统还可包括多个水瓶,每个具有用于接合细长喷口的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可包括多个饮用管线,其沿着歧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每个饮用管线包括沿其末端的喷嘴和阀。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仅仅是为了介绍某些概念而不是为了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附图说明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然而,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示的精确布置和工具。图1是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的立体图,其有助于理解本文公开的专利技术构思。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的泵送单元。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的立体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操作中的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的另一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说明书得出结论是用权利要求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被认为是新颖的特征,但是相信通过结合附图考虑说明书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要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其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并且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代表性基础以在几乎任何适当详细的结构中以各种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布置。此外,本文使用的术语和短语不意在是限制性的,而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可理解的描述。本说明书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合和水瓶装充站。如本文描述的,术语“卫生”是指该站的功能,其消除了以下需要,用户物理地移除瓶盖或将水瓶浸没在储存罐的内部部分中,从而由位于瓶身上的任何残留物污染水。如本文描述的,术语“可移除地固定”及其派生物将用于描述以下情况,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物体以非永久方式连结在一起,以便允许同一物体重复地连结和分离。例如,这可以通过使用任何数量的市售连接器来实现,诸如相对的钩和环(粘扣带)材料条(即)、磁性元件和/或压缩配合件(压力接头),诸如夹子、系绳(例如,拉链带)、卡扣和按扣。例如,这也可以通过使用任何数量的市售耦接器来实现,诸如螺纹管道配合件(例如,阳耦接器和阴耦接器)和/或NPT配合件。此外,术语“永久固定”将用于描述以下情况,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物体以某种方式连结在一起以防止相同的物体分离。例如,几个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各种粘合剂,诸如胶或树脂,硬件,诸如螺母和螺栓,以及焊接。图1-4示出了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10的一个实施方式,其有助于理解本文公开的专利技术构思。在每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类似元件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为了清楚起见,在各个图中仅示出了那些对于相应图的描述是必需的附图标记。为了本说明书的目的,术语“上”、“底”、“右”、“左”、“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物将涉及如图1中定向的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便携式站10可包括推车11,该推车具有储存罐13,多个歧管15-18和泵送单元20。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推车11可包括多个刚性腿11a,其介于上储存架11b和底架11c之间,该底架在其上固定有多个轮12。在各种实施方式中,铰接的牵引杆14(参见图4)可沿着推车的一端固定,以便于推车移动。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推车11可以由任何数量的耐用材料构造,诸如塑料或钢,例如,并且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不同形状和尺寸,取决于待使用的储存罐的尺寸。因此,推车不限于图示的形状或结构。液体储存罐13可包括中空的水密封的主体,该主体具有可移除的盖/帽部分13a,用于接收待储存在其中的饮料。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储存罐包括五十五加仑的水罐;然而,可以预期其他实施方式,其中储存罐包括任何数量的不同形状和尺寸以适应任何数量的不同用户。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罐可以由两个塑料的壳构造,该两个塑料的壳具有隔热(绝缘)泡沫固定在它们之间,但是也可以预期其他构造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站10可包括四个歧管15、16、17和18,每个歧管与下面描述的泵送单元的出水管线24的一个或多个分支流体连通。如所示出的,每个歧管可包括多个耦接器19,用于接合下面描述的龙头30和饮用管线40中的一者或两者,以便向其供应液体。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位于便携式推车的主轴(长轴)上的歧管15和16可包括六个耦接器,而位于便携式推车的次轴(短轴)上的歧管17和18可包括四个耦接器。当然,可以预期其他实施方式,其中提供任何数量的耦接器。泵送单元20可包括主体21,其可沿推车11和/或储存罐13固定。如图2中示意性所示,泵送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包括电动水泵22,其介于连接到储存罐的进水管线23和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歧管的出水管线24之间。泵可以电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池25,并且泵的操作可以通过电开关26控制。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泵送单元20还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市政水源的水的部件。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泵送单元20可包括沿主体21定位的螺纹软管配合件27,以及位于主体内的可选的水过滤器28。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软管配合件可以连接27a到出水管线24,以便在操作期间绕过泵和罐。尽管关于特别部件和/或部件的特别布置进行了描述和说明,但这仅用于说明目的,因为还可以预期能够执行泵送单元功能的任何数量的其他部件和其布置。为此,泵送单元20的操作将使流体分配到(一个或多个)歧管,为了如下描述的用途。如上所述,基于固定到歧管上的附件的类型,便携式站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包括:推车,具有框和多个轮;液体储存罐,所述液体储存罐沿着所述推车的所述框定位;一个或多个歧管,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固定到所述推车上,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耦接器;以及泵送单元,所述泵送单元具有与所述液体储存罐连通的进水管线,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中的每个连通的出水管线,所述泵送单元作用于将储存在所述液体储存罐内的液体泵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中的每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12 US 62/393,456;2017.02.20 US 15/437,2241.一种便携式水合和瓶装充站,包括:推车,具有框和多个轮;液体储存罐,所述液体储存罐沿着所述推车的所述框定位;一个或多个歧管,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固定到所述推车上,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耦接器;以及泵送单元,所述泵送单元具有与所述液体储存罐连通的进水管线,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中的每个连通的出水管线,所述泵送单元作用于将储存在所述液体储存罐内的液体泵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中的每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其中所述泵送单元还包括:电动水泵,所述电动水泵介于所述进水管线和所述出水管线之间;一个或多个电池,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池电连接到所述电动水泵;以及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水泵的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歧管包括四个单独的歧管;并且所述站还包括:多个水龙头,所述多个水龙头连接到沿所述四个单独的歧管中的每个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里·博哈米德
申请(专利权)人:伊姆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