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74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包括阻燃层、隔热透气层和导湿基布层,所述导湿基布层顶部热轧复合有隔热透气层,所述隔热透气层顶部滚涂有阻燃层,所述导湿基布层内设置若干导湿孔和导热微胶囊,所述隔热透气层内设置有若干引流凹槽,所述导湿孔与引流凹槽相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非织造布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和隔热效果,在高温环境下穿着舒适,利于市场推广。

A flame-retardant and heat-insulating Nonwov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
本技术涉及非织造布的
,特别是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的

技术介绍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但现有的非织造布大多结构效果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非织造布的功能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能够使非织造布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和隔热效果,在高温环境下穿着舒适,利于市场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包括阻燃层、隔热透气层和导湿基布层,所述导湿基布层顶部热轧复合有隔热透气层,所述隔热透气层顶部滚涂有阻燃层,所述导湿基布层内设置若干导湿孔和导热微胶囊,所述隔热透气层内设置有若干引流凹槽,所述导湿孔与引流凹槽相联通。作为优选,所述导湿基布层为丙纶纤维布。作为优选,所述导湿基布层的克重为80-100g/m2。作为优选,所述导湿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导湿孔的孔径为0.5-1mm,所述导湿孔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湿孔均匀竖直分布在导湿层内。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微胶囊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微胶囊均匀设置在导湿基布层内,所述导热微胶囊为大比热容吸热胶囊。作为优选,所述隔热透气层采用多孔隔热丙纶纤维热轧复合而成,所述引流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引流凹槽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引流凹槽均匀横置在隔热透气层底部。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凹槽内填充有吸湿海绵。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层为特氟龙涂层,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3-4mm。作为优选,所述隔热透气层的克重为200-300g/m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技术通过将阻燃层、隔热透气层和导湿基布层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阻燃层可以提升阻燃性能,隔热透气层可以降低外界热量的传递效率,导湿基布层可以将皮肤接触面的汗液湿气快速导出,同时在高温环境下,通过大比热容的导热微胶囊将热量吸附交换,降低整体温度,保持干燥舒适,能够使非织造布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和隔热效果,在高温环境下穿着舒适,利于市场推广。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阻燃层、2-隔热透气层、3-导湿基布层、4-导热微胶囊、5-导湿孔、6-引流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包括阻燃层1、隔热透气层2和导湿基布层3,所述导湿基布层3顶部热轧复合有隔热透气层2,所述隔热透气层2顶部滚涂有阻燃层1,所述导湿基布层3内设置若干导湿孔5和导热微胶囊4,所述隔热透气层2内设置有若干引流凹槽6,所述导湿孔5与引流凹槽6相联通,所述导湿基布层3为丙纶纤维布,所述导湿基布层3的克重为80-100g/m2,所述导湿孔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导湿孔5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湿孔5均匀竖直分布在导湿基布层3内,所述导热微胶囊4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微胶囊4均匀设置在导湿基布层3内,所述导热微胶囊4为大比热容吸热胶囊,所述隔热透气层2采用多孔隔热丙纶纤维热轧复合而成,所述引流凹槽6的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引流凹槽6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引流凹槽6均匀横置在隔热透气层2底部,所述引流凹槽6内填充有吸湿海绵,所述阻燃层1为特氟龙涂层,所述阻燃层1的厚度为3-4mm,所述隔热透气层2的克重为200-300g/m2,本技术通过将阻燃层1、隔热透气层2和导湿基布层3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阻燃层1可以提升阻燃性能,隔热透气层2可以降低外界热量的传递效率,导湿基布层3可以将皮肤接触面的汗液湿气快速导出,温度升高时带走大量的热量,并将与皮肤接触的温度冷却下来,保持干燥舒适,能够使非织造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和隔热效果,在高温环境下穿着舒适,利于市场推广。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层(1)、隔热透气层(2)和导湿基布层(3),所述导湿基布层(3)顶部热轧复合有隔热透气层(2),所述隔热透气层(2)顶部滚涂有阻燃层(1),所述导湿基布层(3)内设置若干导湿孔(5)和导热微胶囊(4),所述隔热透气层(2)内设置有若干引流凹槽(6),所述导湿孔(5)与引流凹槽(6)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层(1)、隔热透气层(2)和导湿基布层(3),所述导湿基布层(3)顶部热轧复合有隔热透气层(2),所述隔热透气层(2)顶部滚涂有阻燃层(1),所述导湿基布层(3)内设置若干导湿孔(5)和导热微胶囊(4),所述隔热透气层(2)内设置有若干引流凹槽(6),所述导湿孔(5)与引流凹槽(6)相联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基布层(3)为丙纶纤维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基布层(3)的克重为80-100g/m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隔热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孔(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导湿孔(5)的孔径为0.5-1mm,所述导湿孔(5)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湿孔(5)均匀竖直分布在导湿基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华荣杨波温馨冯准记肖峰严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三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