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71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含:阻挡对第一卷的读写动作;将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全新的第二卷;释放读写动作,以使读写动作对于第二卷执行;及将第一卷的数据迁移至第二卷中,于迁移过程中,若第二卷已存在数据,则不将第一卷中对应地址的内容迁移至第二卷。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ata Reading and Writing in Data Migration between Volu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读写方法,特别是一种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储存系统在完成磁盘规划之后,可运用空间就已经固定。后来,精简配置(thinprovisioning)技术的发展,使得储存空间的运用更有弹性。然而,当储存空间不足时,仍需要通过纵向扩展(scaleup)技术来增加储存空间。惟,使用纵向扩展技术时,需要暂时停止储存系统(停机),以扩增硬设备。而,另一种改良的纵向扩展技术即使不须停止储存系统的硬设备,而通过动态增加的方式来升级储存系统,但仍需要升级时间。在此升级期间内,用户仍无法写入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与电子装置,能在卷的数据迁移过程中,让使用者仍可执行读写动作,不影响使用者操作,可应用于扩增储存空间或备份数据等需求。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包含:阻挡对第一卷的读写动作;将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全新的第二卷;释放读写动作,以使读写动作对于第二卷执行;及将第一卷的数据迁移至第二卷中,于迁移过程中,若第二卷已存在数据,则不将第一卷中对应地址的内容迁移至第二卷。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电子装置包含:储存模块及控制模块。储存模块包含多个卷,该些卷包含第一卷及第二卷。控制模块电连接储存模块,控制模块包含锁定单元、调整单元及执行单元。锁定单元阻挡对第一卷的读写动作。调整单元将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全新的第二卷。执行单元执行读写动作。其中,于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第二卷后,锁定单元释放读写动作,以使执行单元对于第二卷执行读写动作,并将第一卷的数据迁移至第二卷中。于迁移过程中,若第二卷已存在数据,则不将第一卷中对应地址的内容迁移至第二卷。在一实施例中,读写动作为读取时,执行单元读取第二卷的读取地址。在一实施例中,若于第二卷的读取地址读取不到数据,则执行单元至第一卷对应读取地址的地址读取。在一实施例中,读写动作为写入时,执行单元将数据写入于第二卷中对应于第一卷的写入地址的地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卷可为原始卷的克隆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电子装置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五)。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六)。符号说明:100电子装置120储存模块121储存装置140控制模块141锁定单元142调整单元143执行单元PB1、PB2物理区块V1第一卷、第一原始卷V1’第一克隆卷V2第二卷、第二原始卷V2’第二克隆卷A、B、C、D、E、F、Z数据具体实施方式合并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电子装置100的方块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包含储存模块120及控制模块140。储存模块120电连接控制模块140。控制模块140包含锁定单元141、调整单元142及执行单元143。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计算装置。储存模块120可如磁盘、固态硬盘、磁盘阵列、全闪存储存数组(All-FlashArray)等储存装置。控制模块140为处理器,可执行实现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方法的程序代码。锁定单元141、调整单元142及执行单元143则为处理器分别执行不同程序区段以实现不同功能。参照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一)。储存模块120包含多个卷,为逻辑储存空间。所述卷以第一卷V1与第二卷V2为例说明。在此,第一卷V1为来源卷,第二卷V2为目标卷,也就是所述数据迁移,指将第一卷V1的数据迁移至第二卷V2中。第二卷V2为全新的卷,也就是第二卷V2是新建立的卷,而未记录任何数据,即每个地址所储存的均为空数据。在此,第一卷V1与第二卷V2是位于不同储存装置121中。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卷V1与第二卷V2可位于相同储存装置121中。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电子装置100的方法流程图。参照图3,在迁移数据之前,锁定单元141先阻挡电子装置100的用户对于第一卷V1的读写动作(步骤S301)。具体来说,锁定单元141侦测到对应读写动作的指令时,会将此指令先放到队列(图未示)中,使得该读写动作不会立刻被执行。于此,读写动作可为读取动作或写入动作。接着,调整单元142将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第二卷V2(步骤S302),如图4所示。在此,执行对象的切换并非仅限于此读写动作,还包含其后使用者欲对第一卷V1的读写动作。在执行对象切换至第二卷V2之后,执行步骤S303,锁定单元141释放读写动作,以使往后的读写动作是对第二卷V2执行。最后,在步骤S304中,执行单元143将第一卷V1的数据迁移至第二卷V2中。以图2所示之例说明,第一卷V1存有数据A、B、C、D,是存放于物理区块PB1中,物理区块PB1为物理储存空间。在此,物理区块PB1中存放的对应数据顺序不必然与第一卷V1中的数据存放顺序相对应,例如:在此,物理区块PB1中的存放数据依序为数据B、A、D、C,与第一卷V1中的数据A、B、C、D的存放顺序不同。一般而言,储存模块120还储存对照表(图未示),记录逻辑储存空间与物理储存空间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借此,执行单元143可对逻辑储存空间与物理储存空间中的数据进行迁移、读取或将数据写入。参照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三)。若在步骤S301的阻挡期间,使用者执行写入动作,则当步骤S303释放读写动作之后,执行单元143会将队列中的对应一个或多个读写动作的指令取出,并对第二卷V2执行。也就是说,将数据写入于第二卷V2中对应于第一卷V1的写入地址的地址。例如,在原数据C的地址写入数据Z。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执行单元143根据新接收的指令,执行写入其他数据的动作,而将数据写入切换后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于此为第二卷V2)。在一实施例中,若欲写入的地址为空,则代表对应于第一卷V1的地址同样为空或于第一卷V1对应地址的数据尚未迁移过来,因此可直接写入待写入的数据;若欲写入的地址已存在数据,则代表已进行迁移,而将待写入的数据覆写在该地址。参照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示意图(四)。于迁移过程中,若第二卷V2已存在数据,则不将第一卷V1中对应于该已存在数据的地址的内容迁移至第二卷V2。例如,在第二卷V2原本应写入数据C的地址已经存在新数据Z,因此,不将第一卷V1中的数据C迁移至第二卷V2。反之,若第二卷V2中没有存在数据的地址,则将对应于第一卷V1中的地址的数据迁移至第二卷V2(于此例中,为数据A、B、D)。通过上述步骤S301至S304,可于数据迁移过程中,允许使用者进行读写动作,让用户不会因为数据迁移而中断其操作行为。在一实施例中,于步骤S304之后,第二卷V2中已存有所有于第一卷V1应迁移的数据,因此,执行单元143可将第一卷V1删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阻挡对第一卷的读写动作;将该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全新的第二卷;释放该读写动作,以使该读写动作对于该第二卷执行;及将该第一卷的数据迁移至该第二卷中,于迁移过程中,若该第二卷已存在数据,则不将该第一卷中对应地址的内容迁移至该第二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阻挡对第一卷的读写动作;将该读写动作的执行对象切换至全新的第二卷;释放该读写动作,以使该读写动作对于该第二卷执行;及将该第一卷的数据迁移至该第二卷中,于迁移过程中,若该第二卷已存在数据,则不将该第一卷中对应地址的内容迁移至该第二卷。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读写动作为读取时,读取该第二卷的读取地址。3.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于该第二卷的该读取地址读取不到数据,则至该第一卷对应该读取地址的地址读取。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读写动作为写入时,将数据写入于该第二卷中对应于该第一卷的写入地址的地址。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为原始卷的克隆卷。6.一种卷间数据迁移中执行数据读写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储存模块,包含多个卷,该些卷包含第一卷及第二卷;及控制模块,电连接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鉴曹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捷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