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59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包括有手柄、刀杆、刀头和橡皮套,橡皮套固定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橡皮套包括有硬质部和软质部,软质部的内部具有一可以容纳螺丝的容置腔,且在软质部的下部开有竖向的牙槽使软质部的下部形成可张开结构;在整个橡皮套滑动至螺丝刀的下端时,硬质部卡于刀头的上方,而刀头伸入在软质部的容置腔内形成可与螺丝对接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带软质部及硬质部的橡皮套,软质部内具有用于容纳螺丝的容置腔,在安装螺丝时通过将螺丝先放在软质部内与刀头对接,当螺丝刀伸入狭小或带电空间内部时螺丝不会掉落,螺丝孔也能很好地对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A screwdriver for easy alignment and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螺丝刀。
技术介绍
螺丝刀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通常有一个薄楔形头,主要有一字(负号)和十字(正号)两种。常见的还有六角螺丝刀,包括内六角和外六角两种。螺丝刀用来撬油漆盖时利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动力点到支点距离越大越省力,所以长改锥比短改锥更省力。如今对于维修工作人员来说,螺丝刀的运用更是密不可分,但是在平时维修过程中若需安装小螺丝,通常是用一只手来捏住螺丝与固定位置对准,另一只手使用螺丝刀进行拧紧。这样常因螺丝较小而增加操作难度,当遇到在配电机柜内部或者狭小空间内安装小螺丝时就变得更是难上加难,而且配电柜内用手伸入辅助安装螺丝极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狭小空间手无法伸入更是无法辅助来安装,导致螺丝固定时的操作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用手捏住螺丝即可安装、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包括有手柄、刀杆和刀头,刀头位于刀杆的前端,刀杆后部固定在手柄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橡皮套,橡皮套固定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橡皮套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硬质部,硬质部套紧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结构;下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软质部,软质部的内部具有一可以容纳螺丝的容置腔,且在软质部的下部开有竖向的牙槽使软质部的下部形成可张开结构,软质部下部的开口通向所述容置腔;在整个橡皮套滑动至螺丝刀的下端时,硬质部卡于刀头的上方,而刀头伸入在软质部的容置腔内形成可与螺丝对接的结构。进一步地,在刀杆的上部固定有弹簧和定位杆,定位杆与手柄的下端之间具有一间隔,弹簧的上端则直接与手柄的下端相接;在橡皮套的硬质部上端设有一与所述定位杆相配的定位槽,整个橡皮套滑动到刀杆的上部后对弹簧形成压缩,且定位杆卡入所述定位槽内形成橡皮套的定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设有两根,在刀杆上部的左右两侧各横向固定一根,两根定位杆形成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定位槽亦对应两根定位杆设有两处。进一步地,在所述软质部的开口与容置腔过渡的位置设置为弧形过渡,且容置腔的内径大于软质部的开口内径,其目的是将螺丝稳定的放入容置腔后与螺丝刀刀头接触,并且螺丝方向与螺丝刀方向一致,这样当伸入狭小或带电空间内部时螺丝便不会掉落,螺丝孔也能很好地对准。进一步地,所述牙槽的开设长度与软质部的开口长度相当,软质部被压开后能使螺丝的前端露出即可。优选地,硬质部与软质部为一体结构,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通过设计一带软质部及硬质部的橡皮套,软质部内具有用于容纳螺丝的容置腔,在安装螺丝时通过将螺丝先放在软质部内与刀头对接,当螺丝刀伸入狭小或带电空间内部时螺丝不会掉落,螺丝孔也能很好地对准,这样即使不是在狭小空间也能使用并且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了狭小空间内螺丝安装上的难题,节省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端部分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中,1为手柄,2为刀杆,3为橡皮套,4为定位槽,5为牙槽,6为刀头,7为定位杆,8为弹簧,9为螺丝,10为软质部,11为硬质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包括有手柄1、刀杆2和刀头6,刀头6位于刀杆2的前端,刀杆2后部固定在手柄1中;还包括有一橡皮套3,橡皮套3固定在刀杆2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橡皮套3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硬质部11,硬质部11套紧在刀杆2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结构;下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软质部10,软质部10的内部具有一可以容纳螺丝9的容置腔,且在软质部10的下部开有竖向的牙槽5使软质部10的下部形成可张开结构,软质部10下部的开口通向所述容置腔;在整个橡皮套3滑动至螺丝刀的下端时,硬质部11卡于刀头6的上方,而刀头6伸入在软质部10的容置腔内形成可与螺丝9对接的结构。在刀杆2的上部固定有弹簧8(软弹簧)和定位杆7,定位杆7与手柄1的下端之间具有一间隔,弹簧8的上端则直接与手柄1的下端相接;在橡皮套3的硬质部上端设有一与所述定位杆7相配的定位槽4,整个橡皮套3滑动到刀杆2的上部后对弹簧8形成压缩,且定位杆7卡入所述定位槽4内形成橡皮套3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杆7设有两根,在刀杆2上部的左右两侧各横向固定一根,两根定位杆7形成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定位槽4亦对应两根定位杆7设有两处。完成安装后橡皮套3可退到螺丝刀刀杆2上端,推动弹簧8将定位杆7推到定位槽4内完成橡皮套3的固定.在所述软质部10的开口与容置腔过渡的位置设置为弧形过渡,且容置腔的内径大于软质部10的开口内径,其目的是将螺丝9稳定的放入容置腔后与螺丝刀刀头6接触,并且螺丝9方向与螺丝刀方向一致,这样当伸入狭小或带电空间内部时螺丝9便不会掉落,螺丝孔也能很好地对准,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安装。所述牙槽5的开设长度与软质部10的开口长度相当,软质部10被压开后能使螺丝9的前端露出即可。硬质部11与软质部10为一体结构,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包括有手柄、刀杆和刀头,刀头位于刀杆的前端,刀杆后部固定在手柄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橡皮套,橡皮套固定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橡皮套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硬质部,硬质部套紧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结构;下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软质部,软质部的内部具有一可以容纳螺丝的容置腔,且在软质部的下部开有竖向的牙槽使软质部的下部形成可张开结构,软质部下部的开口通向所述容置腔;在整个橡皮套滑动至螺丝刀的下端时,硬质部卡于刀头的上方,而刀头伸入在软质部的容置腔内形成可与螺丝对接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包括有手柄、刀杆和刀头,刀头位于刀杆的前端,刀杆后部固定在手柄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橡皮套,橡皮套固定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橡皮套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硬质部,硬质部套紧在刀杆上形成可上下滑动结构;下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软质部,软质部的内部具有一可以容纳螺丝的容置腔,且在软质部的下部开有竖向的牙槽使软质部的下部形成可张开结构,软质部下部的开口通向所述容置腔;在整个橡皮套滑动至螺丝刀的下端时,硬质部卡于刀头的上方,而刀头伸入在软质部的容置腔内形成可与螺丝对接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对位及安装操作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在刀杆的上部固定有弹簧和定位杆,定位杆与手柄的下端之间具有一间隔,弹簧的上端则直接与手柄的下端相接;在橡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俊成于浩方丽苹宋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