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洪峰专利>正文

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42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包括转盘、进气管和进水管,转盘顶部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进水管和进气管相连接并形成一定的角度流体汇合形成混流,混流形成均匀的液气混合体,转盘顶部径向分布有多根压缩管,每根压缩管从转盘中间位置通往转盘边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以液体和微气泡混合体为载体,借助液体动力学、机械力和离心力对液气混合体产生高压,再将液体和气体分离从而产生高压气体,由于液体的热比容高,在压缩中随时吸纳了微气泡被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所以液气混合体的温度几乎不变,可以视为等温,从而实现了等温压缩,比传统的非等温压缩过程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效,降低压缩能耗。

A Microbubble Isothermal Liquid Gas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压缩工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气体压缩机在工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制冷空调行业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2.空气(及气体如氮气、氧气、氦气等)压缩机用在诸多工业,军工的气动力装置;3.化工行业广泛采用气体压缩机(如氨气等)来实现化学反应;4.气体运输和能源行业广泛采用压缩机,比如液化天然气的应用;5.新能源,如氢气的应用领域的关键环节需要用到压缩机。传统的气体压缩机都是非等温压缩过程,因为气体压缩过程中自然发热导致温度升高。等温压缩过程保持压缩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压缩能耗更少,是很节能的压缩过程。然而,传统的压缩机,不管是往复活塞式,还是旋转式,螺杆式,乃至金属膜压缩机,都不能保持压缩过程温度不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采用了全新的气体压缩方式和设计,可以实现气体的等温压缩在工业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包括转盘、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转盘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包括转盘(1)、进气管(3)和进水管(2),所述转盘(1)安装在液气压缩机内部,所述转盘(1)由汽轮机或电动机带动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呈圆柱形,所述转盘(1)顶部连接有进水管(2)和进气管(3),所述进水管(2)和进气管(3)相连接并形成一定的角度流体汇合形成混流,混流形成均匀的液气混合体,所述转盘(1)顶部径向分布有多根压缩管(10),所述压缩管(10)呈星射状分布,每根所述压缩管(10)从转盘(1)中间位置通往转盘(1)边缘,且所述压缩管(10)与进水管(2)连通,所述转盘(1)底部设置有出气口(5)和出水口(4),所述转盘(1)的出水口(4)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包括转盘(1)、进气管(3)和进水管(2),所述转盘(1)安装在液气压缩机内部,所述转盘(1)由汽轮机或电动机带动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呈圆柱形,所述转盘(1)顶部连接有进水管(2)和进气管(3),所述进水管(2)和进气管(3)相连接并形成一定的角度流体汇合形成混流,混流形成均匀的液气混合体,所述转盘(1)顶部径向分布有多根压缩管(10),所述压缩管(10)呈星射状分布,每根所述压缩管(10)从转盘(1)中间位置通往转盘(1)边缘,且所述压缩管(10)与进水管(2)连通,所述转盘(1)底部设置有出气口(5)和出水口(4),所述转盘(1)的出水口(4)通过管道连接散热装置的进水端(14),所述散热装置的出水管(15)通连接转盘(1)的进水管(2),且所述散热装置的出水管(15)上连接有水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管(10)内部设置有压缩通道(7),所述压缩通道(7)内分布有若干妨碍板(21),所述压缩管(10)的末端设置有液气分离口,所述液气分离口分叉连接有弯道(8)和缓冲分离腔(9),所述弯道(8)和缓冲分离腔(9)一体成型于转盘(1)的外壳内部,且所述弯道(8)和缓冲分离腔(9)在空间上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8)通过气体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洪峰杨庆峰
申请(专利权)人:卢洪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