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
技术介绍
向钢件表面同时渗入碳、氮的化学表面热处理工艺。以渗碳为主,渗入少量氮。因碳氮共渗工艺早期采用过氰盐或含氰气氛作为渗剂,故又称“氰化”。按共渗介质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及固体3类。固体和液体碳氮共渗已很少使用。气体碳氮共渗法不用氰盐,容易控制表面质量,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应用较广泛。与渗碳相比,具有较快的渗入速度,较高的渗层的淬透性和回火抗力,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处理温度较低,常用来代替渗碳处理。但是,现有的碳氮共渗对于汽车发动机泵轴的处理产品不理想,加工效率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碳氮共渗对于汽车发动机泵轴的处理产品不理想,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非碳氮共渗部分局部涂防渗剂,将汽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非碳氮共渗部分局部涂防渗剂,将汽车发动机泵轴的顶端取长度为L1的区域均匀刷上水溶性防渗剂后进行自然风干,风干时长为30‑40min;(B)预热井式气体渗碳炉,将井式气体渗碳炉加热到W1保持10‑20min;(C)加热工件,井式气体渗碳炉预热结束后,向炉底滴入煤油15‑25ml,等待T1时间后,将风干后的汽车发动机泵轴放入井式气体渗碳炉内,关闭炉盖,再进行加热,时长持续T2;(D)向井式气体渗碳炉通入氨气1,从井式气体渗碳炉顶上方进气管通入氨气1,炉内气压达到P1时停止通气,并继续保持炉内温度W1,时间持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泵轴的碳氮共渗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非碳氮共渗部分局部涂防渗剂,将汽车发动机泵轴的顶端取长度为L1的区域均匀刷上水溶性防渗剂后进行自然风干,风干时长为30-40min;(B)预热井式气体渗碳炉,将井式气体渗碳炉加热到W1保持10-20min;(C)加热工件,井式气体渗碳炉预热结束后,向炉底滴入煤油15-25ml,等待T1时间后,将风干后的汽车发动机泵轴放入井式气体渗碳炉内,关闭炉盖,再进行加热,时长持续T2;(D)向井式气体渗碳炉通入氨气1,从井式气体渗碳炉顶上方进气管通入氨气1,炉内气压达到P1时停止通气,并继续保持炉内温度W1,时间持续T3;(E)直接淬火,打开炉顶,直接将温度W1的工件取出后,直接淬入130-210°C的热油中淬火3-15min,取出工件置于-75°到-65°的介质中进行冷处理5-10min;(F)低温回火稳定尺寸,将回火炉加热至W2,将冷处理后的汽车发动机泵轴置于回火炉中进行回火,时间持续2-3h。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
申请(专利权)人:鑫光热处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