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
本技术属于搅拌机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
技术介绍
搅拌机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搅拌机是由多个参数决定的,用任何一个单一参数来描述一台搅拌机是不可能的。轴功率(P)、桨叶排液量(Q)、压头(H)、桨叶直径(D)及搅拌转速(N)是描述一台搅拌机的五个基本参数。桨叶的排液量与桨叶本身的流量准数,桨叶转速的一次方及桨叶直径的三次方成正比。而搅拌消耗的轴功率则与流体比重,桨叶本身的功率准数,转速的三次方及桨叶直径的五次方成正比。在一定功率及桨叶形式情况下,桨叶排液量(Q)以及压头(H)可以通过改变桨叶的直径(D)和转速(N)的匹配来调节,即大直径桨叶配以低转速(保证轴功率不变)的搅拌机产生较高的流动作用和较低的压头,而小直径桨叶配以高转速则产生较高的压头和较低的流动作用。在搅拌槽中,要使微团相互碰撞,唯一的办法是提供足够的剪切速率。从搅拌机理看,正是由于流体速度差的存在,才使流体各层之间相互混合,因此,凡搅拌过程总是涉及到流体剪切速率。剪切应力是一种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柱(2),搅拌罐主体(3),控制开关(4),支撑板(5),主搅拌轴结构(6),辅助搅拌轴结构(7), 粉碎导流板结构(8),支撑杆(9),进料管(10),出料管(11),控制阀(12),防护盖(13),人孔门(14)和观察窗(15),所述的支撑柱(2)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2)上端分别与搅拌罐主体(3)的下表面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控制开关(4)镶嵌在左侧前部设置的支撑柱(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板(5)横向螺栓连接在搅拌罐主体(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柱(2),搅拌罐主体(3),控制开关(4),支撑板(5),主搅拌轴结构(6),辅助搅拌轴结构(7),粉碎导流板结构(8),支撑杆(9),进料管(10),出料管(11),控制阀(12),防护盖(13),人孔门(14)和观察窗(15),所述的支撑柱(2)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2)上端分别与搅拌罐主体(3)的下表面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控制开关(4)镶嵌在左侧前部设置的支撑柱(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板(5)横向螺栓连接在搅拌罐主体(3)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主搅拌轴结构(6)安装在搅拌罐主体(3)的上部;所述的辅助搅拌轴结构(7)分别与搅拌罐主体(3)和支撑板(5)相连接;所述的粉碎导流板结构(8)分别安装在搅拌罐主体(3)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杆(9)分别螺栓连接在搅拌罐主体(3)的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进料管(10)螺栓连接在搅拌罐主体(3)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出料管(11)螺纹连接在搅拌罐主体(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阀(12)螺纹连接在出料管(1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防护盖(13)扣接在进料管(10)的上端;所述的人孔门(14)螺栓连接在搅拌罐主体(3)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观察窗(15)横向镶嵌在搅拌罐主体(3)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主搅拌轴结构(6)包括主搅拌电机(61),主搅拌轴(62),安装固定板(63),搅拌棒(64),调节套筒(65),固定螺栓(66),导流搅拌叶(67)和限位孔(68),所述的主搅拌轴(62)联轴器连接在主搅拌电机(6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安装固定板(63)分别螺栓连接在主搅拌轴(6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搅拌棒(64)焊接在安装固定板(63)的外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套筒(65)套接在主搅拌轴(62)的外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66)贯穿调节套筒(6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并螺纹连接在限位孔(68)内;所述的导流搅拌叶(67)分别焊接在调节套筒(65)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孔(68)开设在主搅拌轴(62)的正表面下部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内部的双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搅拌轴结构(7)包括辅助搅拌电机(71),提拉柄(72),辅助搅拌轴(73),密封条(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兆涛,郭之录,张天阔,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通达公路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