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颖专利>正文

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1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背部挡板,且背部挡板两端的底部皆设置有腹部固定带,所述底板顶部靠近背部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坐垫,且底板顶部远离背部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底部靠近坐垫的两端皆设置有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回收槽,并在回收槽的内部安装有两组转盘,通过转盘的转动,能够调节固定板之间的角度,便于进行不同方式的身体柔韧度训练,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力,固定板上滑槽的设置,通过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能够调节安装板与转盘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员进行使用,使得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A Dance Flexibility Exerci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
本技术涉及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
技术介绍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而在舞蹈的学习以及训练过程中,对初学者的身体柔韧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舞蹈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柔韧度训练,而传统的柔韧度训练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辅助训练,由于学员较多,增加了老师的劳动强度,且影响柔韧度的训练效果,因此亟需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对学员进行辅助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背部挡板,且背部挡板两端的底部皆设置有腹部固定带,所述底板顶部靠近背部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坐垫,且底板顶部远离背部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底部靠近坐垫的两端皆设置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皆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转盘底部的底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转盘远离坐垫的一侧皆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皆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板外部的一端皆均匀设置有第二插孔,且第二插孔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插杆,所述滑块的内部皆设置有与第二插杆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且滑块的顶部皆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远离坐垫的一侧皆设置有脚踏板,且安装板顶部远离脚踏板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脚部固定带。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均匀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偏转角度为0-180°。优选的,所述背部挡板靠近脚踏板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吸汗棉。优选的,所述脚踏板与安装板支架皆设置有加强板。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孔设置有十组,且相邻第二插孔之间的距离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安装有回收槽,并在回收槽的内部安装有两组转盘,通过转盘的转动,能够调节固定板之间的角度,便于进行不同方式的身体柔韧度训练,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力,固定板上滑槽的设置,通过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能够调节安装板与转盘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员进行使用,使得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底板上背部挡板的设置,通过背部挡板与腹部固定带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对身体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训练时身体不自觉的移位,提高了装置的训练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坐式拉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叉拉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板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板;2、脚踏板;3、脚部固定带;4、回收槽;5、第一插孔;6、转盘;7、坐垫;8、腹部固定带;9、背部挡板;10、安装板;11、固定板;12、第二插孔;13、第一插杆;14、第一限位槽;15、滑槽;16、滑块;17、第二限位槽;18、第二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背部挡板9,且背部挡板9两端的底部皆设置有腹部固定带8,底板1顶部靠近背部挡板9的一侧设置有坐垫7,且底板1顶部远离背部挡板9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槽4,回收槽4底部靠近坐垫7的两端皆设置有转盘6,且转盘6的顶部皆设置有第一插孔5,第一插孔5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插杆13,转盘6底部的底板1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4,转盘6远离坐垫7的一侧皆设置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顶部皆设置有滑槽15,且滑槽15的内部皆设置有滑块16,固定板11外部的一端皆均匀设置有第二插孔12,且第二插孔1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插杆18,滑块16的内部皆设置有与第二插杆18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17,且滑块16的顶部皆设置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顶部远离坐垫7的一侧皆设置有脚踏板2,且安装板10顶部远离脚踏板2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脚部固定带3。在本实施中: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均匀设置有防滑纹,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11之间的偏转角度为0-180°,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不同角度的横叉拉伸,背部挡板9靠近脚踏板2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吸汗棉,提高了学员训练时的舒适度,脚踏板2与安装板10支架皆设置有加强板,提高了脚踏板2的稳定性,第二插孔12设置有十组,且相邻第二插孔12之间的距离相同,便于对不同年龄大小的人群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工作原理:使用前,将装置搬运到固定位置处,并将装置平稳放置,使用时,学员坐在坐垫7上,并将背部紧贴着在背部挡板9上,利用腹部固定带8保持学员身体的稳定,然后,根据学员腿的长度,拖动滑块16在滑槽15的内部进行移动,改变滑块16与转盘6之间的距离,并通过第二插杆18穿过第二插孔12延伸至第二限位槽17的内部,对滑块16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学员的脚放置在安装板10上,并紧贴脚踏板2的内侧,脚底板贴合完成之后,通过脚部固定带3将脚踝固定柱,然后配合学员上身肢体的运动开始进行坐式拉伸,坐式拉伸韧带完成之后,转动转盘6,然后通过第一插杆13穿过第一插孔5延伸至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对转盘6转动的角度进行调整,改变固定板11之间的角度,继而对腿部叉开的角度进行调整,配合学员伤身肢体运动进行横叉拉伸。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背部挡板(9),且背部挡板(9)两端的底部皆设置有腹部固定带(8),所述底板(1)顶部靠近背部挡板(9)的一侧设置有坐垫(7),且底板(1)顶部远离背部挡板(9)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槽(4),所述回收槽(4)底部靠近坐垫(7)的两端皆设置有转盘(6),且转盘(6)的顶部皆设置有第一插孔(5),所述第一插孔(5)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插杆(13),所述转盘(6)底部的底板(1)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转盘(6)远离坐垫(7)的一侧皆设置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顶部皆设置有滑槽(15),且滑槽(15)的内部皆设置有滑块(16),所述固定板(11)外部的一端皆均匀设置有第二插孔(12),且第二插孔(1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插杆(18),所述滑块(16)的内部皆设置有与第二插杆(18)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17),且滑块(16)的顶部皆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顶部远离坐垫(7)的一侧皆设置有脚踏板(2),且安装板(10)顶部远离脚踏板(2)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脚部固定带(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蹈柔韧度锻炼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背部挡板(9),且背部挡板(9)两端的底部皆设置有腹部固定带(8),所述底板(1)顶部靠近背部挡板(9)的一侧设置有坐垫(7),且底板(1)顶部远离背部挡板(9)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槽(4),所述回收槽(4)底部靠近坐垫(7)的两端皆设置有转盘(6),且转盘(6)的顶部皆设置有第一插孔(5),所述第一插孔(5)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插杆(13),所述转盘(6)底部的底板(1)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转盘(6)远离坐垫(7)的一侧皆设置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顶部皆设置有滑槽(15),且滑槽(15)的内部皆设置有滑块(16),所述固定板(11)外部的一端皆均匀设置有第二插孔(12),且第二插孔(12)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插杆(18),所述滑块(16)的内部皆设置有与第二插杆(18)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颖
申请(专利权)人:徐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