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艳芹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01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43
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壳体(1)和固定夹(4),壳体(1)上方设有手动控制开关(2),手动控制开关(2)连接顶针(16);固定夹(4)之间的接触点有凹陷(9)和滚轮(15);当向前推动壳体(1)上方的手动控制开关(2)时,按钮(2)推动顶针(16),顶针(16)推动固定夹(4)呈张开状态。壳体(1)上方设有电动控制开关(3),电动控制开关(3)控制电池(6)的负极(7),负极(7)通过电线(14)经同侧的活动套叠连接(10)到达电机(5),正极(8)通过电线经同侧的活动套叠连接(10)连接到电机(5),电机(5)转动时通过主轴(12)驱动滚轮(15)正反转动;壳体(1)下方设有电动控制开关(i),电动控制开关(i)控制电池(e)的负极(d),负极(d)和正极(c)各自通过电线经同侧的活动套叠连接(10)连接到同侧固定夹(4)的电流输出控制器(g),再由电线(f)连接到同侧滚轮(15);当按下电动控制开关(i)时,负极(d)接通,电流通过电线到达电流输出控制器(g),再通过电线(f)到同侧滚轮(15)。该手机装置可实现协助针灸,自动行针,电针,储存针具的功效。

A Mobile Device for Assist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针刺疗法运用各种不同长短的针体刺入腧穴,或刺激腧穴、经络,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针法、刺法。针刺疗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技术和治疗手段,针刺疗法作为针灸的临床实践,经常应用于临床。针刺疗法的针具有:毫针、芒针。毫针较芒针短,芒针又称长针,是毫针长度的延长,同属于毫针类。选择针具有金质、银质和不锈钢三种。应用一般以不锈钢为多。针刺疗法的针具多根根据腧穴的所在具体部位进行选针,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人腧穴至之深度:刺入0.5寸,可选1.0寸的针、刺入1.0寸时,可选1.5~2.0寸的针为最佳。针刺疗法针刺前:1.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针具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消毒的方法如下。a.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针具消毒:用汽锅消毒,或用75%酒精消毒。后者将针具置于75%酒精内,浸泡30分钟,取出试干应用。置针的用具和镊子等,可用2%来苏溶液与l:1000的升汞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包括壳体(1)和固定夹(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手动控制开关(2),所述手动控制开关(2)连接顶针(16);所述固定夹(4)之间的接触点有凹陷(9)和滚轮(15);当向前推动壳体(1)上方的手动控制开关(2)时,手动控制开关(2)推动顶针(16),顶针(16)推动固定夹(4)呈张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包括壳体(1)和固定夹(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手动控制开关(2),所述手动控制开关(2)连接顶针(16);所述固定夹(4)之间的接触点有凹陷(9)和滚轮(15);当向前推动壳体(1)上方的手动控制开关(2)时,手动控制开关(2)推动顶针(16),顶针(16)推动固定夹(4)呈张开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方设有第一电动控制开关(3),所述第一电动控制开关(3)控制第一电池(6)的第一负极(7),第一负极(7)通过第一电线(14)经同侧的活动套叠连接(10)到达电机(5),第一正极(8)通过电线经同侧的活动套叠连接(10)连接到电机(5),电机(5)转动时通过主轴(12)驱动滚轮(15)正反转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由磁性金属制成,磁性为相对的正负极。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固定夹(4)之间有活动套叠连接(10)。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辅助针灸的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形为正方体。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洋徐艳芹
申请(专利权)人:徐艳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