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车板、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198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车板、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载车板设有放置部,可用于放置充电接头,第一接电体固定于载车板上,第一接电体与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当载车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电体与第二接电体接通,第二接电体用于与充电桩接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停车库包含上述载车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载车板,免去了用户为给车辆充电而频繁地爬楼,方便高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实现了对车辆的停放和充电的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Car Plate, Stereo Parking Garage,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车板、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车板、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关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的载车板、立体停车库、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动客车充电系统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但两种充电方式均为靠近电动客车取电口设置充电桩,就近插拔充电,尤其是直流充电桩,体积大、充电速度快。当下,因停车难,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立体停车库占地少,利用率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新能源客车立体车库层高四米,一旦客车停放于立体车库高处,必须人工爬到充电桩位置进行充电,流程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车板,载车板设有放置部,可用于放置充电接头,第一接电体固定于载车板上,第一接电体与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当载车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电体与第二接电体接通,第二接电体用于与充电桩接通。进一步地,第二接电体固定于停车位上。进一步地,第一接电体为浮动公插,第二接电体为浮动母插。进一步地,放置部为接头底座,接头底座为斜坡式,充电接头斜插入接头底座。进一步地,接头底座包括引导槽,充电接头与第一接电体通过电缆连接,电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引导槽中。进一步地,引导槽的至少部分上端面设有盖板。进一步地,引导槽与所述盖板接触的侧面设有开孔。进一步地,充电接头与所述第一接电体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电缆可从所述载车板的上部穿过至所述载车板的下部。进一步地,载车板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电缆的绑线柱。本专利技术的载车板上设置放置部,用于放置充电接头,从而将充电接头与充电桩分开,通过移动载车板即可实现充电桩与充电接头的电性连接与断开,无需用户上下楼,方便省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上述的载车板。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机,用于抬升和下降载车板。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停车库使用上述的载车板,免去了用户为给车辆充电而频繁地爬楼,方便高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立体停车库的充电系统,包括:信号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移动控制单元,适于当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充电控制单元,适于当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开启充电桩对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条件为:用户移动指令,和/或,所述充电接头插入所述电动汽车的插入口。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条件为:用户充电指令,和/或,所述第一接电体与所述第二接电体接通成功。进一步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还适于当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第三预设条件为:用户停止充电指令,和/或,所述电动客车充电已满。进一步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移动控制单元还适于当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载车板离开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接电体和所述第二接电体断开。进一步地,移动控制单元还适于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取车位置。进一步地,第四预设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断电指令,和/或,充电桩停止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当检测到用户断电指令时,检测所述充电桩是否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当检测到用户断电指令且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时,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停止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充电系统还包括费用计算单元,费用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电动客车停车信息和充电信息计算需要支付的费用。进一步地,充电系统还包括信号发出单元,信号发出单元适于按照预设的方式将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向用户发出:充电接头与电动汽车客车的连接状态;第一接电体与第二接电体的连接状态;充电桩是否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电动客车车牌信息;电动客车充电时间;电动客车充电度数;电动客车剩余电量;电动客车停车位置;需要支付的费用。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系统,运用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立体停车库,通过充电系统对电动客车的停放和充电进行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立体停车库的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装载电动客车的所述载车板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充电桩对所述载车板上的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条件为:用户移动指令,和/或,所述充电接头插入所述电动客车的插入口。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条件为:用户充电指令,和/或,所述第一接电体与所述第二接电体接通成功。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当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第三预设条件为:用户停止充电指令,和/或,所述电动客车充电已满。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当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所述载车板离开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接电体和所述第二接电体断开。进一步地,还包括: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取车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用户断电指令,和/或,充电桩停止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还包括:当检测到用户断电指令时,检测所述充电桩是否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当检测到用户断电指令且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时,停止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电动客车停车信息和充电信息计算需要支付的费用。进一步地,还包括按照预设的方式向用户发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充电接头与电动客车的连接状态;第一接电体与第二接电体的连接状态;充电桩是否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电动客车车牌信息;电动客车型号;电动客车充电时间;电动客车充电度数;电动客车剩余电量;电动客车停车位置;需要支付的费用。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方法,免去了用户自行充电的繁琐步骤,无需上下楼,只要在停车库的一楼通过操作触摸屏的方式即可完成对车辆的停放、充电以及取车的步骤,方便高效。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停车库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接电体和第二接电体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停车库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停车库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接点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接点底座的正面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一;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专利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专利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在立体停车库中对例如新能源客车、电动轿车等的电动客车,进行充电时,由于充电枪与充电桩为一体式结构,传统的做法是在充电前需要先通过载车板将电动客车运送至高处的停车位,之后就需要人为地取用放置在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设有放置部,可用于放置充电接头,第一接电体固定于所述载车板上,所述第一接电体与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当所述载车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接电体与第二接电体接通,所述第二接电体用于与充电桩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设有放置部,可用于放置充电接头,第一接电体固定于所述载车板上,所述第一接电体与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当所述载车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接电体与第二接电体接通,所述第二接电体用于与充电桩接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电体固定于停车位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体为浮动公插,所述第二接电体为浮动母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为接头底座,所述接头底座为斜坡式,所述充电接头斜插入所述接头底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底座包括引导槽,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第一接电体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电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引导槽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的至少部分上端面设有盖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与所述盖板接触的侧面设有开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第一接电体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电缆可从所述载车板的上部穿过至所述载车板的下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电缆的绑线柱。10.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载车板。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用于抬升和下降所述载车板。12.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移动控制单元,适于当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充电控制单元,适于当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开启充电桩对电动客车充电。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用户移动指令,和/或,所述充电接头插入所述电动汽车的插入口。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用户充电指令,和/或,所述第一接电体与所述第二接电体接通成功。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还适于当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停止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用户停止充电指令,和/或,所述电动客车充电已满。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适于检测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移动控制单元还适于当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载车板离开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接电体和所述第二接电体断开。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单元还适于将所述载车板移动到取车位置。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断电指令,和/或,充电桩停止对所述电动客车充电。20.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韩臣宋春华陈再兴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