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93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34
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涉及一种牵引支架,在腔体(10)底部的一角及与其相对的另一角处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管(11),横杆(7)的中部和支撑杆(6)的上端固接,在横杆(7)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凸块(4),在两凸块(4)的顶部分别设有通槽(5),两销轴(1)的各两端分别和两通槽(5)的各两侧壁固接,两滚轮(2)分别套接在两销轴(1)的中部,在两滚轮(2)的外缘面中部分别设有缩颈(3),下支杆(16)和上支杆(13)的下端套接在圆管(11)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对角设置圆管,在两圆管内分别插入支撑架用以支撑牵引线,在不使用时可将两支撑架折叠并装入箱体内,起到了便于使用及收纳的目的。

A traction bracket for orthopaedic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牵引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给骨骼错位、变形、骨折等病人治疗或使其康复,常常需要对病人的肢体进行牵引,病人在牵引时一般都需要卧在床上做牵引治疗,传统的牵引架一般都附着在医院的病床上,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根据其结构一般只能在医院带有床头的病床上附着,没有床头或者床头不牢固的病床就无法使用,大大地限制其适用范围,无法将骨骼牵引这个治疗方法广泛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通过在箱体内对角设置圆管,在两圆管内分别插入支撑架用以支撑牵引线,在不使用时可将两支撑架折叠并装入箱体内,起到了便于使用及收纳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包括箱体和支撑架,箱体为上开口的方形结构,在箱体内设有腔体,在腔体底部的一角及与其相对的另一角处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管,在箱体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L”形支杆,在箱体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延伸的“L”形支杆,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横杆,横杆的中部和支撑杆的上端固接,在横杆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凸块,在两凸块的顶部分别设有通槽,两销轴的各两端分别和两通槽的各两侧壁固接,两滚轮分别套接在两销轴的中部,在两滚轮的外缘面中部分别设有缩颈,支撑杆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上支杆和下支杆铰接连接,下支杆和上支杆的下端套接在圆管内。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在上支杆的下端设有凸起块A,在下支杆的上端设有凸起块B,凸起块A和凸起块B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在箱体的开口处覆有盖体。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转轴和横杆垂直设置。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两圆管的高度分别低于箱体的高度。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两支撑杆能够分别在两圆管内转动。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两支撑杆的高度分别高于箱体的高度。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两滚轮能够以两销轴为圆心转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通过在箱体内对角设置圆管,在两圆管内分别插入支撑架用以支撑牵引线,在不使用时可将两支撑架折叠并装入箱体内,起到了便于使用及收纳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独特、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便于携带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销轴;2、滚轮;3、缩颈;4、凸块;5、通槽;6、支撑杆;7、横杆;8、箱体;9、“L”形支杆;10、腔体;11、圆管;12、转轴;13、上支杆;14、凸起块A;15、凸起块B;16、下支杆。【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2或3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包括箱体8和支撑架,箱体8为上开口的方形结构,在箱体8的开口处覆有盖体,在箱体8内设有腔体10,在腔体10底部的一角及与其相对的另一角处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管11,两圆管11的高度分别低于箱体8的高度,在箱体8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L”形支杆9,在箱体8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延伸的“L”形支杆9,支撑架包括支撑杆6和横杆7,横杆7的中部和支撑杆6的上端固接,在横杆7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凸块4,在两凸块4的顶部分别设有通槽5,两销轴1的各两端分别和两通槽5的各两侧壁固接,两滚轮2分别套接在两销轴1的中部,在两滚轮2的外缘面中部分别设有缩颈3,两滚轮2能够以两销轴1为圆心转动,支撑杆6包括上支杆13和下支杆16,在上支杆13的下端设有凸起块A14,在下支杆16的上端设有凸起块B15,凸起块A14和凸起块B15通过转轴12铰接连接,转轴12和横杆7垂直设置,下支杆16和上支杆13的下端套接在圆管11内,两支撑杆6能够分别在两圆管11内转动,两支撑杆6的高度分别高于箱体8的高度。实施本技术所述的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使用时,将本技术放置在需要牵引病人的床头,使箱体8得后部紧贴床头,将两支撑杆6分别套在两圆管11内,转动两支撑杆6,使两横杆7分别与床头垂直,在一个或两个支撑架上设有的滚轮2上搭上牵引线,供病人使用,在使用完毕后,去掉牵引线,将两支撑杆6分别向上提,直到上支杆13和下支杆16的连接处分别位于两圆管11的外部,以两转轴12为圆心转动两上支杆13,进而带动两横杆7转动,使两横杆7位于箱体8内部,两圆管11对角设置是为了避免在收纳时两横杆7相抵触,无法正常收纳,将两支撑架收纳后盖上盖体,可将本技术变成床头架放置物品,起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并且收纳后的本技术便于携带。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包括箱体(8)和支撑架,其特征是:箱体(8)为上开口的方形结构,在箱体(8)内设有腔体(10),在腔体(10)底部的一角及与其相对的另一角处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管(11),在箱体(8)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L”形支杆(9),在箱体(8)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延伸的“L”形支杆(9),支撑架包括支撑杆(6)和横杆(7),横杆(7)的中部和支撑杆(6)的上端固接,在横杆(7)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凸块(4),在两凸块(4)的顶部分别设有通槽(5),两销轴(1)的各两端分别和两通槽(5)的各两侧壁固接,两滚轮(2)分别套接在两销轴(1)的中部,在两滚轮(2)的外缘面中部分别设有缩颈(3),支撑杆(6)包括上支杆(13)和下支杆(16),上支杆(13)和下支杆(16)铰接连接,下支杆(16)和上支杆(13)的下端套接在圆管(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包括箱体(8)和支撑架,其特征是:箱体(8)为上开口的方形结构,在箱体(8)内设有腔体(10),在腔体(10)底部的一角及与其相对的另一角处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管(11),在箱体(8)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L”形支杆(9),在箱体(8)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延伸的“L”形支杆(9),支撑架包括支撑杆(6)和横杆(7),横杆(7)的中部和支撑杆(6)的上端固接,在横杆(7)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凸块(4),在两凸块(4)的顶部分别设有通槽(5),两销轴(1)的各两端分别和两通槽(5)的各两侧壁固接,两滚轮(2)分别套接在两销轴(1)的中部,在两滚轮(2)的外缘面中部分别设有缩颈(3),支撑杆(6)包括上支杆(13)和下支杆(16),上支杆(13)和下支杆(16)铰接连接,下支杆(16)和上支杆(13)的下端套接在圆管(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书歌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毛氏润秭中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