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导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导板。
技术介绍
骨折复位后,因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次移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和牵引制动固定等,以上固定方法称为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后再采用钢板、钢针、髓内针和螺丝钉等固定,则称为内固定。内固定通常会使用导板进行导向,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使内固定的匹配程度极好,但对于大多数医生,内固定手术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在颈椎、腰椎等处手术时,稍微偏差就可能存在危险,因此,导板的精准定位在手术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组合导板,通过导板本体与人体皮肤定位、定位贴片与人体骨骼定位以及标记线与标记灯定位使导板实际安装位置与预先设计点位的保持一致,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导板,主要包括:导板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导板本体的下端面与贴合面契合,导板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导板本体的下端面止,导向通道的方向与导向点位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导板,主要包括:导板本体(1)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本体(1)的下端面与贴合面契合,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通道(2),导向通道(2)的下端延伸至导板本体(1)的下端面止,导向通道(2)的方向与导向点位契合,所述固定部含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由定位贴片(4)和至少一个固定通道(3)组成,固定通道(3)设置在定位贴片(4)的上端面,固定通道(3)的下端延伸至定位贴片(4)的下端面止,定位贴片(4)的下端面与固定点位契合,定位贴片(4)与导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标记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导板,主要包括:导板本体(1)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本体(1)的下端面与贴合面契合,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通道(2),导向通道(2)的下端延伸至导板本体(1)的下端面止,导向通道(2)的方向与导向点位契合,所述固定部含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由定位贴片(4)和至少一个固定通道(3)组成,固定通道(3)设置在定位贴片(4)的上端面,固定通道(3)的下端延伸至定位贴片(4)的下端面止,定位贴片(4)的下端面与固定点位契合,定位贴片(4)与导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板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标记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含有一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含有两个固定通道(3),两个固定通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德皓,刘松相,刘永伟,余长菊,刘国辉,邵增务,杨述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