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9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包括活塞筒、与活塞筒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固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固定在活塞杆后端的手柄、刺针,还包括限位环、第一活塞、复位弹簧、气囊、套囊、充放气球囊、连接软管、负压引流瓶、连接管和阀门,所述活塞筒前端内壁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复位弹簧设于圆形凹槽内,所述刺针尾部穿过限位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筒前端外壁固定有套囊,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导液通孔,导液通孔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引流瓶连接,所述连接管上固定有阀门。该破膜器的刺针不会对胎儿和母体造成伤害,及时对羊水进行收集,避免发生羊水栓塞。

A New Type of Membrane Breaker for Obstet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
技术介绍
人工破膜是妇产科用于促进产程的常用医疗干预手段之一,人工破膜就是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产程进展。妇产科临床在进行人工破膜时无专用器械,产科医生通常使用穿刺针或血管钳进行人工破膜,使用穿刺针或血管钳时医生操作很不方便,且无法掌握好深度和稳定性,破膜的安全性较差,另外而且破膜后羊水溢出容易污染手术台和容易引发羊水栓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该破膜器利用负压使活塞筒前端吸入胎膜,按压气囊,刺针从圆形凹槽内伸出刺破胎膜,松开气囊后刺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入圆形凹槽内,避免刺针对胎儿和母体造成伤害,打开连接软管上的阀门,羊水进入负压引流瓶,及时对羊水进行收集,避免发生羊水栓塞,活塞筒外壁前端的套囊堵塞在子宫口外,防止羊水从子宫口流出污染手术台。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包括活塞筒、与活塞筒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固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固定在活塞杆后端的手柄、刺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包括活塞筒、与活塞筒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固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固定在活塞杆后端的手柄、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第一活塞、复位弹簧、气囊、套囊、充放气球囊、连接软管、负压引流瓶、连接管和阀门,所述活塞筒前端内壁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开口处固定有限位环,圆形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复位弹簧设于圆形凹槽内,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活塞固定,另一端与限位环固定,所述刺针尾部穿过限位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筒筒壁内开设有与圆形凹槽连通的输气孔,所述输气孔前端开口位于圆形凹槽底部,输气孔后端开口位于活塞筒后端,气囊固定在活塞筒后端且与输气孔连通,所述活塞筒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包括活塞筒、与活塞筒内部滑动连接的活塞、固定在活塞后端的活塞杆、固定在活塞杆后端的手柄、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第一活塞、复位弹簧、气囊、套囊、充放气球囊、连接软管、负压引流瓶、连接管和阀门,所述活塞筒前端内壁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开口处固定有限位环,圆形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复位弹簧设于圆形凹槽内,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活塞固定,另一端与限位环固定,所述刺针尾部穿过限位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筒筒壁内开设有与圆形凹槽连通的输气孔,所述输气孔前端开口位于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欣燕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