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88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包括引针线,所述引针线由内向两端依次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夹、至少两个支撑管和两个穿刺针;固定夹,包括内口和外口,固定夹内口连接在引针线上,固定夹的外口设有用于同肝脏下方的韧性组织扣合并固定的夹口部;支撑管,用于接触肝脏并将肝脏托起;支撑管中部与引针线可移动连接;穿刺针,用于穿过腹腔皮肤对引针线的两端进行外部固定;穿刺针位于引针线的两个端部;能够很好的将肝脏支撑并托起,手术期间,无需人力操作。

A Liver Suspension Device for Abdomi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
技术介绍
腹腔手术已经逐渐向微创手术发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熟练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机会。如今,腹腔手术中任然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在对腹腔肝脏附近的病患处进行手术工作前,需要将肝脏吊起,因为肝脏覆盖了部分需要进行手术的病患处,而且肝脏被吊起后利于手术工作,手术空间也随之增大,其次是为了保证在手术中不损伤肝脏。而现有技术中,能够吊起肝脏的医疗器械不完善、甚至不合理,比如:通过手术人员手持一些医疗器械来支撑并托起肝脏,使肝脏与其附近的组织分离开来,由于手术时间一般较长,需要人力一直保持操作,人力操作时不免会出现疲劳,导致肝脏不能很好的被支撑起来,并且此类医疗器械长时间对肝脏进行支撑时,会在肝脏表面留下痕迹,给肝脏带来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能够很好的将肝脏支撑并托起,手术期间,无需人力操作。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包括引针线,所述引针线由内向两端依次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夹、至少两个支撑管和两个穿刺针;固定夹,包括内口和外口,固定夹内口连接在引针线上,固定夹的外口设有用于同肝脏下方的韧性组织扣合并固定的夹口部;支撑管,用于接触肝脏并将肝脏托起;支撑管中部与引针线可移动连接;穿刺针,用于穿过腹腔皮肤对引针线的两端进行外部固定;穿刺针位于引针线的两个端部。支撑管支撑并且托起肝脏时,肝脏本身会自然的蠕动,支撑管接触肝脏时难免会在引针线上移动,如果支撑管移动到脱离肝脏时,支撑管就不能将肝脏支撑并且托起,支撑管失去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管管体内固定设有增加支撑管在引针线上移动摩擦阻力的阻尼块,并且引针线穿过阻尼块,这样,可以防止支撑管接触肝脏表面时大幅度的移动,避免支撑管脱离肝脏。支撑管可以一直接触在肝脏表面支撑并托起肝脏,并且阻尼块的设置是能够通过一定的力来推动支撑管在引针线上移动的,使支撑管与肝脏表面接触的位置最佳,支撑管支撑并且托起肝脏的效果达到最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管管体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厘米,支撑管为软硅胶材质,一般人体肝脏的尺寸为15厘米~25厘米,而支撑管管体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厘米,一方面针对小尺寸的肝脏能够完全起到支撑并且托起肝脏的作用,在面对尺寸略大的肝脏时,支撑管能够绝大部分的接触肝脏表面,不至于过小而无法达到支撑并且托起肝脏的作用,并且软硅胶材质的支撑管接触肝脏时降低了对人体带来的不适,不会损伤肝脏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管管体外表面设有增加摩擦的凸起颗粒,增加支撑管管体表面与肝脏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使肝脏稳稳的被支撑管支撑并托起。作为优选,所述的引针线为软性材料,并且引针线表面光滑,由于引针线需要留在腹腔内的,软性材料的引针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同样能够降低对人来带来的不适感,引针线具有光滑的表面,在穿刺针带动引针线穿过皮肤组织时,引针线与皮肤组织摩擦力小,穿刺针能够带着引针线轻松穿过皮肤组织。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管之间设有四个固定夹,多个固定夹的设置,夹持力随着增加,能够使固定夹处的引针线与腹腔组织的固定效果更好。如果只设置单个固定夹,肝脏被支撑并托起时,受肝脏自身重力影响,单个固定的固定夹很可能承受不了从腹腔组织上脱落,导致肝脏不能被支撑起来,如果此时正在进行手术工作,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夹内口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引针线穿过或固定于固定通孔,固定夹不会从引针线上脱落下来,固定夹固定引针线与腹组织的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手术期间,无需人力操作,减轻了人力劳动,吊肝装置操作简单,并且吊肝装置的支撑托起能够保持到手术结束。二、肝脏的支撑托起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将肝脏与其附近的组织分离开来,增大手术空间,手术中不会直接接触肝脏对肝脏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1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1中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1中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2中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2中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引针线;2、支撑管;3、固定夹;30、通孔;4、引针线;5、阻尼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引针线1由内向两端依次设有四个固定夹3、两个支撑管2、和两个穿刺针4,固定夹3内口连接在引针线1上,固定夹3外口的夹口部扣合并固定韧性组织,支撑管2中部与引针线1可移动连接,穿刺针4位于引针线1的两个端部,穿刺针4穿过腹腔皮肤对引针线1的两端进行外部固定。如图1所示,手术前,首先观察肝脏的位置以及肝脏大致尺寸,调整两个支撑管2在引针线1上的间距,调整后的间距为支撑管2之间的引针线1长度在肝脏的尺寸之内。其后,手术人员先通过支撑杆将肝脏托起,利用手术工具将带有支撑管2的引针线1放入腹腔内,再将两个支撑管2之间的引针线1放置于肝脏的下方,调整好支撑管2位于肝脏下方的位置后,通过其他手术工具安放固定夹3,先将固定夹3的内口对准两个支撑管2之间的引针线1,扣合在引针线1上,再将固定夹3的外口夹口部对准肝脏下方的韧性组织,通过操作手术工具扣合固定夹3的夹口部来夹住韧性组织,使引针线1和韧性组织固定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安置至少四个固定夹3将引针线1和韧性组织固定在一起。再而,引针线1二端的穿刺针4穿过肝脏上方的腹腔皮肤组织至体外直至将引针线1拉直,此时位于肝脏下方的两个支撑管2在引针线1的作用下被提起,支撑管2管体外表面接触肝脏的下表面,将肝脏支撑并托起,为了保证支撑管2既能达到支撑并托起肝脏的作用,又不至于将肝脏吊起的太紧而对人体带来不适或者对肝脏造成损伤,可以适度的调节引针线1的拉紧力,确定肝脏被支撑托起后,将穿刺针4进行外部固定,这样,腹腔内的手术空间随之增大了,更加利于手术工作,并且手术中避免了手术用具对肝脏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腹腔手术过程对肝脏带来的损伤。引针线1为软性材料且表面光滑,在穿刺针4带动引针线1穿过皮肤组织时,引针线1不会刮伤皮肤组织,穿刺针4能够带着引针线1轻松的穿过皮肤组织,而且软性材料的引针线1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如图4所示,由于支撑管2内设有阻尼块5,引针线1是穿过阻尼块5的,通过一定的力即可推动阻尼块5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支撑管2在引针线1上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支撑管2之间的间距,阻尼块5的设置防止支撑管2在吊起肝脏时移动偏离肝脏或者脱离肝脏,起到一定程度上限制移动的作用。支撑管2管体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厘米,支撑管2为软硅胶材质,由于腹腔手术面临的人群不同,可以适用于不同人群不同大小的肝脏,并且支撑管2的材质为软硅胶,而且不会在肝脏表面留下痕迹损伤肝脏,能够很好的降低人体不适感。在支撑管2上还设有凸起颗粒,增大支撑管2与肝脏表面的接触摩擦力,肝脏可以稳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针线(1),所述引针线(1)由内向两端依次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夹(3)、至少两个支撑管(2)和两个穿刺针(4);固定夹(3),包括内口和外口,固定夹(3)内口连接在引针线(1)上,固定夹(3)的外口设有用于同肝脏下方的韧性组织扣合并固定的夹口部;支撑管(2),用于接触肝脏并将肝脏托起;支撑管(2)中部与引针线(1)可移动连接;穿刺针(4),用于穿过腹腔皮肤对引针线(1)的两端进行外部固定;穿刺针(4)位于引针线(1)的两个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针线(1),所述引针线(1)由内向两端依次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夹(3)、至少两个支撑管(2)和两个穿刺针(4);固定夹(3),包括内口和外口,固定夹(3)内口连接在引针线(1)上,固定夹(3)的外口设有用于同肝脏下方的韧性组织扣合并固定的夹口部;支撑管(2),用于接触肝脏并将肝脏托起;支撑管(2)中部与引针线(1)可移动连接;穿刺针(4),用于穿过腹腔皮肤对引针线(1)的两端进行外部固定;穿刺针(4)位于引针线(1)的两个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手术吊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2)管体内固定设有增加支撑管(2)在引针线(1)上移动摩擦阻力的阻尼块(5),并且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应荣超金慧成朱阿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