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53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中,该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上设置有植物入口和植物出口,待培养植物可从植物入口伸入培养箱体,并从植物出口伸出,以将植物目标部位容置在培养箱体内部,培养箱体上设置有培养物质入口,培养物质可从培养物质入口放入培养箱体内部,实现对植物目标部位的培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可以进行针对植物根部的氮气培养实验,以实现氮气在根部特定的密封,使植物根部接受更多的氮气,进行试验验证。

Plant Target Site Cul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解决现阶段豆科植物根瘤难以实现活体的氮气培养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甘草、黄芪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其药用部位是地下部分。其中,在我国根和根茎类药材占植物类药材的70%,因此,对于豆科以根和根茎入药的药用植物地下部分的研究很有必要。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植物生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上部分,对于地下部分的生理研究不仅具有很大的技术困难,更主要的是没有相关的试验装置支持,再合理的试验方案,也难得到好的结果。因此,急需多种可以用于地下部分生理研究的装置。例如,对于豆科以根和根茎入药的药用植物根瘤的活体氮气培养技术几乎没有,相关研究大都是离体培养根瘤菌。而要研究根瘤固氮能力的强弱,最科学的方法是使根瘤在根系上的活体状态时接触氮气并培养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最好的模拟根瘤的固氮作用,而且研究结果对于大田栽培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实现对药用植物根瘤的活体氮气培养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中,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上设置有植物入口和植物出口,待培养植物可从植物入口伸入培养箱体,并从植物出口伸出,以将植物目标部位容置在培养箱体内部,培养箱体上设置有培养物质入口,培养物质可从培养物质入口放入培养箱体内部,实现对植物目标部位的培养。进一步,培养箱体上的植物入口和/或植物出口处设置有密封组件,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培养箱体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座、密封圈和压盖,密封座、密封圈和压盖上分别形成有通孔,密封座设置在植物入口和/或植物出口处,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座的通孔中,压盖套设在密封座的外部,以将密封圈固定在密封座的内部,待培养植物穿过密封座、密封圈和压盖上的通孔,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培养箱体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密封座上的通孔为楔形通孔,密封圈为与楔形通孔相匹配的楔形密封圈,压盖与密封座螺纹连接,旋紧压盖可使楔形密封圈向楔形通孔深处移动,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楔形通孔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培养箱体上的植物入口和植物出口相对设置。进一步,培养箱体上的培养物质入口为气体入口,培养物质入口可与培养气源连接,以将气体培养物质输入培养箱体内部;培养箱体上还设置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可与真空泵连接,以将培养箱体内部的气体抽出。进一步,培养箱体上的培养物质入口和气体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气体阀组,气体阀组包括逆止阀座、逆止阀和气管快插接头,逆止阀座设置在培养物质入口和气体出口处,逆止阀与逆止阀座密封连接,气管快插接头与逆止阀密封相连。进一步,培养物质入口设置在培养箱体的顶部,气体出口设置在培养箱体的底部。进一步,培养箱体为透明箱体,以便对容置在培养箱体内部的植物目标部位进行观测。进一步,容置在培养箱体内部的植物目标部位为根部,放入培养箱体内部的培养物质为氮气。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植物入口和植物出口处的密封组件方便使用,拧紧压盖就可以实现植物与培养箱体的密封,防止内部气体外泄。2)进气阀组和出气阀组可以将气体密封,又能使一定压力的气体进行单向交换。3)可以将氮气或者其他营养物质封装在植物根部的某个特定位置,适应性高,兼容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的顶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的底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的局部拆分图;图5为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0,其中,培养箱体10上设置有植物入口20和植物出口30,待培养植物可从植物入口20伸入培养箱体10,并从植物出口30伸出,以将植物目标部位容置在培养箱体10内部。应注意的是,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可以是针对植物根部的培养实验装置,如在对豆科药用植物(甘草等)活体土壤栽培或水培时,给甘草根瘤实现氮气饲喂,当然,本技术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培养箱体10为圆柱形透明密闭容器,优选采用有机玻璃材料粘合而成,其中,本实施例中,培养箱体10包括直筒11、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在直筒11的上、下方粘合,以形成内部的密闭腔室;上盖板12上对称设置有多个吊耳14,优选为两个;下盖板13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地脚15,优选为四个。本技术中的培养箱体为进行植物特定部分培养的容器,通过吊耳和地脚可以方便地移动、置放,且为透明容器,方便实验观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培养箱体的形状和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上述仅为优选实例。进一步,培养箱体10上的植物入口20和植物出口30分别设置在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上,且优选相对设置。由此,待培养植物(如甘草等)可从培养箱体10的上盖板12上的植物入口20伸入,并从下盖板13上的植物出口30伸出,以使植物目标部位(如根部等)容置在培养箱体10内部,且伸出部分可放入营养液(如水培液等)中,以保持待培养植物的生命力。进一步,培养箱体10上的植物入口20和植物出口30处分别设置有密封组件40,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培养箱体10之间的密封。其中,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0包括密封座41、密封圈42和压盖43,密封座41、密封圈42和压盖43上分别形成有通孔,密封座41固定设置在植物入口20和植物出口30处,密封圈42设置在密封座41的通孔中,压盖43套设在密封座41的外部,以将密封圈42固定在密封座41的内部。应注意的是,本技术中的密封组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其他常用的密封结构,如密封橡胶圈等,上述仅为优选实例。由此,待培养植物可穿过植物入口20处的密封座41、密封圈42和压盖43上的通孔伸入培养箱体10内部,并穿过植物出口30处的密封座41、密封圈42和压盖43上的通孔从培养箱体10内部伸出,以通过密封组件40密封住待培养植物与培养箱体10上的植物入口20、植物出口30之间的缝隙,避免培养箱体10内部气体外泄,保持内部气体培养物质浓度。优选的是,密封座41上的通孔为楔形通孔,相应地,密封圈42也为与楔形通孔相匹配的楔形密封圈,同时,压盖43与密封座41为螺纹连接,由此,当旋紧压盖43时,可使楔形密封圈向楔形通孔深处移动,以封堵待培养植物与楔形通孔之间的缝隙,保证密封效果。进一步,培养箱体10上设置有培养物质入口50,培养物质可从培养物质入口50放入培养箱体10内部,实现对植物目标部位的培养。其中,本实施例中,培养箱体10上的培养物质入口50为气体入口,培养物质入口50可与培养气源连接,以将气体培养物质(如氮气等)输入培养箱体10内部,对应地,培养箱体10上还设置有气体出口60,气体出口60可与真空泵连接,以将培养箱体10内部的气体抽出,优选的是,培养物质入口50设置在培养箱体10的上盖板12上,气体出口60设置在培养箱体10的下盖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上设置有植物入口和植物出口,待培养植物可从植物入口伸入培养箱体,并从植物出口伸出,以将植物目标部位容置在培养箱体内部,培养箱体上设置有培养物质入口,培养物质可从培养物质入口放入培养箱体内部,实现对植物目标部位的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上设置有植物入口和植物出口,待培养植物可从植物入口伸入培养箱体,并从植物出口伸出,以将植物目标部位容置在培养箱体内部,培养箱体上设置有培养物质入口,培养物质可从培养物质入口放入培养箱体内部,实现对植物目标部位的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箱体上的植物入口和/或植物出口处设置有密封组件,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培养箱体之间的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座、密封圈和压盖,密封座、密封圈和压盖上分别形成有通孔,密封座设置在植物入口和/或植物出口处,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座的通孔中,压盖套设在密封座的外部,以将密封圈固定在密封座的内部,待培养植物穿过密封座、密封圈和压盖上的通孔,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培养箱体之间的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目标部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座上的通孔为楔形通孔,密封圈为与楔形通孔相匹配的楔形密封圈,压盖与密封座螺纹连接,旋紧压盖可使楔形密封圈向楔形通孔深处移动,以实现待培养植物与楔形通孔之间的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蓉祝天添曾宇馨张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