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41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安装领域,公开了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包括槽体和膨胀螺栓,槽体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在安置处,所述槽体由一体化弯折形成的预留线槽、硬线槽和软线槽组成,所述预留线槽和软线槽之间形成设置有硬线槽,所述预留线槽和所述软线槽的侧边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扎线孔和第一扎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整理和固定线路,并节约成本和空间;可根据需求进行添加、不固定数量限制、轻便携带、安装成本低及安装难度系数低。

A Wiring Groove for Weak Electricity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井理线槽
本技术涉及线缆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弱电井理线槽。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网络日益发达,通讯机房经历了数十年的变迁,通讯线缆的铺设也渐渐的不符合规范和标准。一些老楼宇的机房线路亟需进行整改,而重新铺设桥架成本较高且难以实施,并不可扩容,为寻找专利技术一种易于实施且成本低的理线器材亟待研究。机房中的设备往往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运转,因此对机房事故决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重视机房设备安全,才能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传统机房中各类线缆通常采用扎带绑扎的方式固定。这样使底层的线缆由于无法承受线缆重量而性状不佳或损坏,系统升级或检修时很难拆卸,不能及时找出故障线路等问题。特别是电源线路,由于热量无法正常散逸,容易引发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电井理线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包括槽体和膨胀螺栓,槽体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在安置处,所述槽体由一体化弯折形成的预留线槽、硬线槽和软线槽组成,所述预留线槽和软线槽之间形成设置有硬线槽,所述预留线槽和所述软线槽的侧边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扎线孔和第一扎线孔。进一步的,所述槽体采用厚度为3.0mm的金属板材弯折形成,所述槽体采用的金属板材宽度为50mm。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线槽和所述软线槽均为“几”字形凸起结构,所述预留线槽和所述软线槽均为100×100mm的正方形槽,所述预留线槽和所述软线槽侧末端均弯折形成有40×100mm的水平侧翼,所述预留线槽一侧的水平侧翼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软线槽一侧的水平侧翼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三螺孔的长度均为20mm,所述第一扎线孔和所述第二扎线孔的直径均为6mm。进一步的,所述硬线槽为150×100mm的长方形凹槽,所述硬线槽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长度为2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第三螺孔宽度均和所述膨胀螺栓的直径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扎线孔和所述第二扎线孔均在垂直方向对称分布有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整理和固定线路,并节约成本和空间;可根据需求进行添加、不固定数量限制、轻便携带、安装成本低及安装难度系数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弱电井理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弱电井理线槽中槽体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弱电井理线槽中槽体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螺孔,2、第一扎线孔,3、第二螺孔,4、第二扎线孔,5、第三螺孔,6、膨胀螺栓,7、预留线槽,8、硬线槽,9、软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包括槽体和膨胀螺栓6,槽体通过膨胀螺栓6连接固定在安置处,所述槽体由一体化弯折形成的预留线槽7、硬线槽8和软线槽9组成,所述预留线槽7和软线槽9之间形成设置有硬线槽8。所述槽体采用厚度为3.0mm的金属板材弯折形成,所述槽体采用的金属板材宽度为50mm。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均为“几”字形凸起结构,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均为100×100mm的正方形槽,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侧末端均弯折形成有40×100mm的水平侧翼,所述预留线槽7一侧的水平侧翼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三螺孔5,所述软线槽9一侧的水平侧翼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1,所述第一螺孔1和所述第三螺孔5的长度均为20mm,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的侧边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扎线孔4和第一扎线孔2,所述第一扎线孔2和所述第二扎线孔4的直径均为6mm,质地柔软的线缆分类安放在所述软线槽9中,所述预留线槽7中用于新加线缆或其他类型的线缆,线缆安置后可以通过第一扎线孔2和第二扎线孔4中增加绑带进行二次固定。所述硬线槽8为150×100mm的长方形凹槽,所述硬线槽8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孔3,所述第二螺孔3长度为20mm,质地相对坚硬的线缆安放在所述硬线槽8内。所述第一螺孔1、所述第二螺孔3和所述第三螺孔5宽度均和所述膨胀螺栓6的直径相配合,所述膨胀螺栓6通过所述第一螺孔1、所述第二螺孔3和所述第三螺孔5将槽体固定在需要安置的位置。实施例2请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扎线孔2和所述第二扎线孔4均在垂直方向对称分布有两组。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扎线孔2和第二扎线孔4安装绑带,并从线缆的上下两侧进行捆绑固定,这样可以提高对线缆的固定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器材的第一螺孔1、第二螺孔3和第三螺孔5用于配合膨胀螺栓6将其固定在墙体上;通信线缆从中间分类穿过,其中质地柔软的线缆分类安放在左侧的软线槽9中,并通过扎线孔进行二次固定;质地相对坚硬的线缆安放在中间的硬线槽8中,而右侧的预留线槽7是备用线槽,用于新加线缆或其他类型的线缆。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包括槽体和膨胀螺栓(6),槽体通过膨胀螺栓(6)连接固定在安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由一体化弯折形成的预留线槽(7)、硬线槽(8)和软线槽(9)组成,所述预留线槽(7)和软线槽(9)之间形成设置有硬线槽(8),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的侧边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扎线孔(4)和第一扎线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包括槽体和膨胀螺栓(6),槽体通过膨胀螺栓(6)连接固定在安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由一体化弯折形成的预留线槽(7)、硬线槽(8)和软线槽(9)组成,所述预留线槽(7)和软线槽(9)之间形成设置有硬线槽(8),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的侧边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扎线孔(4)和第一扎线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采用厚度为3.0mm的金属板材弯折形成,所述槽体采用的金属板材宽度为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均为“几”字形凸起结构,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均为100×100mm的正方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弱电井理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线槽(7)和所述软线槽(9)侧末端均弯折形成有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铭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