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孔泽专利>正文

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93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包括:轴承座、上机壳、扫描仪、导杆、丝杆、承载台、下机壳、支撑座、支撑垫、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VGA接口;所述上机壳上方内部呈矩形凹槽状,且上机壳的下方为矩形中空式结构;所述上机壳的上方内壁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通过螺栓与上机壳相连接;所述轴承座内部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通过镶嵌方式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设置有步进电机一,且丝杆的底端贯穿上机壳下方的矩形状顶端与步进电机一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的改进,具有旋转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Scanning Detector for Computer Experimental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扫描检测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
技术介绍
销是机械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定位元件,精确保证两个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如机床主轴箱的床身上的位置,通常使用定位销,销作为机械行业通用的零件,使用量极大,国家标准制订了多种销的标准,生产厂家按国标大批大量的制造和生产,正是由于销作为精密定位元件使用,销本身的机械性能和精度对销的使用影响很大,国标详细的规定了多种销的结构形式。现有的扫描技术,其单次扫描只能获取物体一个角度的三维形貌,要实现完整的物体扫描,需要移动扫描装置,拍摄多个角度的物体三维信息,为实现多角度获取的三维数据的配准,需要不停的对物体进行移动,使用不方便,费时费力。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要实现完整的物体扫描,需要不停的对物体进行移动,使用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包括:轴承座(1)、上机壳(2)、扫描仪(3)、导杆(4)、丝杆(5)、承载台(6)、下机壳(7)、支撑座(8)、支撑垫(9)、步进电机一(10)、步进电机二(11)、VGA接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2)上方内部呈矩形凹槽状,且上机壳(2)的下方为矩形中空式结构;所述上机壳(2)的上方内壁设置有轴承座(1),且轴承座(1)通过螺栓与上机壳(2)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内部设置有丝杆(5),且丝杆(5)的顶端通过镶嵌方式与轴承座(1)相连接;所述丝杆(5)的底端设置有步进电机一(10),且丝杆(5)的底端贯穿上机壳(2)下方的矩形状顶端与步进电机一(10...

【技术特征摘要】
1.计算机实验结果扫描检测仪,包括:轴承座(1)、上机壳(2)、扫描仪(3)、导杆(4)、丝杆(5)、承载台(6)、下机壳(7)、支撑座(8)、支撑垫(9)、步进电机一(10)、步进电机二(11)、VGA接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2)上方内部呈矩形凹槽状,且上机壳(2)的下方为矩形中空式结构;所述上机壳(2)的上方内壁设置有轴承座(1),且轴承座(1)通过螺栓与上机壳(2)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内部设置有丝杆(5),且丝杆(5)的顶端通过镶嵌方式与轴承座(1)相连接;所述丝杆(5)的底端设置有步进电机一(10),且丝杆(5)的底端贯穿上机壳(2)下方的矩形状顶端与步进电机一(10)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丝杆(5)的两侧设置有导杆(4),且导杆(4)的两端通过卡合方式与上机壳(2)相连接;所述丝杆(5)与导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扫描仪(3),且扫描仪(3)的中间位置通过螺纹啮合与丝杆(5)相连接;所述扫描仪(3)的两端与导杆(4)为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上机壳(2)的外壁上开设有VGA接口(12),且VGA接口(12)通过镶嵌方式与上机壳(2)相连接;所述上机壳(2)的外壁下方设置有下机壳(7),且下机壳(7)通过阻尼转轴与上机壳(2)相连接;所述下机壳(7)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二(11),且步进电机二(11)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孔泽区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李孔泽区春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