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起红专利>正文

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60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设置在虹吸管顶部,全自动真空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密闭箱和下密闭箱,下密闭箱的底部与虹吸管本体通过进水管连通,上密闭箱内装设有控制泵和液位器,液位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泵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泵、液位器均与逻辑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密闭箱水位保持一定水位,彻底解决虹吸管真空问题。

Automatic vacuum syph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
本技术涉及虹吸管真空器技术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水库山塘考虑到坝下涵管容易出现渗漏破坏等原因已普遍使用虹吸管来放水。虹吸管主要是解决管顶真空问题,现有技术上主要是进口设置逆止阀,管道顶部设真空阀或者阀门,先充水(或抽真空),充满后关闭闸阀。从实际使用中来看,下面几种情况都会使得虹吸管出现断水问题,主要原因有:管道漏气,一般用镀锌钢管,工地实施时焊接不可靠,有漏气点,随着时间增加,易产生锈蚀而漏气;虹吸管头部和顶部设备或多或少由于精密度会有漏气产生;山塘不是经常性放水,甚至达几个月之久,在负压情况下,水体本身会有液化情况,积累之后自然会产生真空破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下密闭箱与虹吸管本体连通,通过液位器对下密闭箱或虹吸管本体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再通过控制泵对下密闭箱及虹吸管本体进行抽气,使得下密闭箱内的水位保持在正常水位线上,彻底解决了虹吸管本体内部真空破坏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设置在虹吸管顶部,全自动真空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密闭箱和下密闭箱,下密闭箱的底部与虹吸管本体通过进水管连通,上密闭箱内装设有控制泵和液位器,液位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泵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泵、液位器均与逻辑电路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光伏发电装置,上密闭箱内设有蓄电池,光伏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对控制泵、液位器进行供电。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下密闭箱与虹吸管本体连通,通过液位器对下密闭箱或虹吸管本体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再通过控制泵对下密闭箱及虹吸管本体进行抽气,使得下密闭箱内的水位保持在正常水位线上,彻底解决了虹吸管本体内部真空破坏问题。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解决了虹吸管本体内部真空破坏而无法输水的问题,而且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纵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中全自动真空器装置的剖面图。图中:1、虹吸管本体;3、上密闭箱;4、下密闭箱;5、进水管;6、控制泵;7、液位器;8、全自动真空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包括虹吸管本体1,虹吸管本体1的顶部设有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密闭箱3和下密闭箱4,下密闭箱4的底部与虹吸管本体1通过进水管5连通,上密闭箱3内装设有控制泵6和液位器7,液位器7的输出端与控制泵6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泵6、液位器7均与逻辑电路连接;由于下密闭箱4与虹吸管本体1连通,通过液位器7对下密闭箱4或虹吸管本体1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再通过控制泵6对下密闭箱4及虹吸管本体1进行抽气,使得下密闭箱4内的水位保持在正常水位线上,解决了虹吸管本体内部真空破坏问题,虹吸管进口用常规逆水设施,大大简化施工要求,解决了虹吸管放不出水的难题;液位控制采用向内上、下水位自动控制和定时抽水至某水位停机两种方式。还包括光伏发电装置,上密闭箱3内设有蓄电池,光伏发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后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与控制泵6、液位器7电连接。由于控制泵6功率较小、用电极省,采用光伏发电,蓄电池进行供电,可以解决没有电源的问题。本技术中的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有很多应用,除了水库山塘虹吸管之外,可以用于自来水管道中凸形山坡(压力不够)问题,自来水管中真空问题,离心泵抽真空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管本体(1),虹吸管本体(1)的顶部设有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密闭箱(3)和下密闭箱(4),下密闭箱(4)的底部与虹吸管本体(1)通过进水管(5)连通,上密闭箱(3)内装设有控制泵(6)和液位器(7),液位器(7)的输出端与控制泵(6)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泵(6)、液位器(7)均与逻辑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管本体(1),虹吸管本体(1)的顶部设有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全自动真空器装置(8)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密闭箱(3)和下密闭箱(4),下密闭箱(4)的底部与虹吸管本体(1)通过进水管(5)连通,上密闭箱(3)内装设有控制泵(6)和液位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起红童敏娟
申请(专利权)人:陈起红童敏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