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50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包括支柱、爬梯和两个天线,还包括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翻转组件和辅助组件,防护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该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中,通过支撑机构,踏板在翻转展开的过程中,支撑块可以同时对踏板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在踏板上进行检查维护工作,降低了高空悬荡的工作难度,使得铁塔检查维护更加安全可靠,通过防护机构,升降板可以将铁塔高处的爬梯隔离,并且可以控制喷头喷水驱逐无关人员,增强了铁塔的防攀爬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通讯铁塔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A Communication Tower with Supporting and Anti-climb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
本技术涉及通讯铁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
技术介绍
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但是现有的通讯铁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对铁塔顶部的通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时,工作人员大都是通过安全带悬荡在高空,但是悬荡的姿势不利于工作的实施,给铁塔的检查维护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安全带长时间处于受力的状态容易降低安全带的使用寿命,从而引发安全带断裂的事故发生,安全性不高,此外,一些非工作人员喜欢攀爬铁塔寻求刺激体验,但是攀爬铁塔十分危险,存在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铁塔防攀爬的效果较差,这些问题都大大降低了现有通讯铁塔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包括支柱、爬梯和两个天线,两个天线分别设置在支柱的顶端的两侧,还包括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有两个,两个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柱内的两侧,两个支撑机构分别与两个天线一一对应,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支柱的底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翻转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线盘、转轴、轴承座、导向轮、连接线和踏板,所述第一电机水平设置在支柱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与线盘传动连接,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线盘的正上方,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柱的内部连接,所述导向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踏板水平设置在支柱的一侧,所述踏板位于天线的下方,所述踏板的靠近支柱的一侧与支柱铰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踏板的一侧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的绕过导向轮与线盘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齿轮、齿条和支撑块,所述齿轮套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水平设置在齿轮的上方,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支撑块设置在踏板的下方,所述支撑块与踏板抵靠,所述支撑块与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摄像头和两个控制单元,所述升降板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升降板套设在支柱上,所述升降板位于爬梯的下方,所述升降板与支柱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有两个,两个摄像头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方的两侧,两个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上方的两侧,两个控制单元分别与升降板的两侧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驱动室、第二电机、转盘和连接带,所述驱动室设置在支柱的一侧,所述驱动室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水平设置在驱动室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转盘通过连接带与升降板连接。作为优选,为了调节喷头角度进行喷水驱逐非工作人员,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板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喷淋单元,两个喷淋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两侧,所述喷淋单元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轮、滑块、摆动杆和喷头,所述第三电机水平设置在升降板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驱动轮的远离圆心的位置,所述摆动杆竖向设置在升降板的内部,所述摆动杆的顶端与升降板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底端与喷头固定连接,所述喷头竖向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方,所述摆动杆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摆动杆的轴线平行,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沿着滑槽滑动。作为优选,为了使齿条水平稳定的移动,所述齿条的上方设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杆和套环,所述导向杆与齿条平行设置,所述套环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套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环与齿条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通过PLC控制铁塔的功能,所述支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升降板的所在位置,所述升降板的内部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检测踏板的转动角度,所述踏板的内部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支柱被腐蚀,所述支柱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电机精确稳定的工作,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进行身份认证,所述摄像头为人脸识别摄像头。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雷击损坏铁塔上的设备,所述支柱的上方设有避雷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中,通过支撑机构,踏板在翻转展开的过程中,支撑块可同时以对踏板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在踏板上进行检查维护工作,与现有的通讯铁塔相比,由于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临时的双脚着力位置,降低了高空悬荡的工作难度,使得铁塔检查维护更加安全可靠,通过防护机构,升降板可以将铁塔高处的爬梯隔离,并且可以控制喷头喷水驱逐无关人员,增强了铁塔的防攀爬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通讯铁塔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的升降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柱,2.天线,3.避雷针,4.爬梯,5.第一电机,6.线盘,7.转轴,8.导向轮,9.连接线,10.踏板,11.齿轮,12.齿条,13.支撑块,14.升降板,15.驱动室,16.第二电机,17.转盘,18.连接带,19.摄像头,20.第三电机,21.驱动轮,22.滑块,23.摆动杆,24.喷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包括支柱1、爬梯4和两个天线2,两个天线2分别设置在支柱1的顶端的两侧,还包括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有两个,两个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柱1内的两侧,两个支撑机构分别与两个天线2一一对应,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支柱1的底部;通过支撑机构,踏板10在翻转展开的过程中,支撑块13可以同时对踏板10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在踏板10上进行检查维护工作,与现有的通讯铁塔相比,由于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临时的双脚着力位置,降低了高空悬荡的工作难度,使得铁塔检查维护更加安全可靠,通过防护机构,升降板14可以将铁塔高处的爬梯4隔离,并且可以控制喷头24喷水驱逐无关人员,增强了铁塔的防攀爬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通讯铁塔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翻转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5、线盘6、转轴7、轴承座、导向轮8、连接线9和踏板10,所述第一电机5水平设置在支柱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与线盘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7水平设置在线盘6的正上方,所述转轴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柱1的内部连接,所述导向轮8套设在转轴7上,所述踏板10水平设置在支柱1的一侧,所述踏板10位于天线2的下方,所述踏板10的靠近支柱1的一侧与支柱1铰接,所述连接线9的一端与踏板10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包括支柱(1)、爬梯(4)和两个天线(2),两个天线(2)分别设置在支柱(1)的顶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有两个,两个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柱(1)内的两侧,两个支撑机构分别与两个天线(2)一一对应,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支柱(1)的底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翻转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5)、线盘(6)、转轴(7)、轴承座、导向轮(8)、连接线(9)和踏板(10),所述第一电机(5)水平设置在支柱(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与线盘(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7)水平设置在线盘(6)的正上方,所述转轴(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柱(1)的内部连接,所述导向轮(8)套设在转轴(7)上,所述踏板(10)水平设置在支柱(1)的一侧,所述踏板(10)位于天线(2)的下方,所述踏板(10)的靠近支柱(1)的一侧与支柱(1)铰接,所述连接线(9)的一端与踏板(10)的一侧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线(9)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轮(8)与线盘(6)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齿轮(11)、齿条(12)和支撑块(13),所述齿轮(11)套设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12)水平设置在齿轮(11)的上方,所述齿轮(11)与齿条(12)啮合,所述支撑块(13)设置在踏板(10)的下方,所述支撑块(13)与踏板(10)抵靠,所述支撑块(13)与齿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14)、摄像头(19)和两个控制单元,所述升降板(14)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升降板(14)套设在支柱(1)上,所述升降板(14)位于爬梯(4)的下方,所述升降板(14)与支柱(1)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19)有两个,两个摄像头(19)分别设置在升降板(14)的下方的两侧,两个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14)的上方的两侧,两个控制单元分别与升降板(14)的两侧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驱动室(15)、第二电机(16)、转盘(17)和连接带(18),所述驱动室(15)设置在支柱(1)的一侧,所述驱动室(15)与支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水平设置在驱动室(15)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6)与转盘(17)传动连接,所述转盘(17)通过连接带(18)与升降板(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支撑及防攀爬功能的通讯铁塔,包括支柱(1)、爬梯(4)和两个天线(2),两个天线(2)分别设置在支柱(1)的顶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有两个,两个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柱(1)内的两侧,两个支撑机构分别与两个天线(2)一一对应,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支柱(1)的底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翻转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5)、线盘(6)、转轴(7)、轴承座、导向轮(8)、连接线(9)和踏板(10),所述第一电机(5)水平设置在支柱(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与线盘(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7)水平设置在线盘(6)的正上方,所述转轴(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支柱(1)的内部连接,所述导向轮(8)套设在转轴(7)上,所述踏板(10)水平设置在支柱(1)的一侧,所述踏板(10)位于天线(2)的下方,所述踏板(10)的靠近支柱(1)的一侧与支柱(1)铰接,所述连接线(9)的一端与踏板(10)的一侧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线(9)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轮(8)与线盘(6)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齿轮(11)、齿条(12)和支撑块(13),所述齿轮(11)套设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12)水平设置在齿轮(11)的上方,所述齿轮(11)与齿条(12)啮合,所述支撑块(13)设置在踏板(10)的下方,所述支撑块(13)与踏板(10)抵靠,所述支撑块(13)与齿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14)、摄像头(19)和两个控制单元,所述升降板(14)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升降板(14)套设在支柱(1)上,所述升降板(14)位于爬梯(4)的下方,所述升降板(14)与支柱(1)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19)有两个,两个摄像头(19)分别设置在升降板(14)的下方的两侧,两个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14)的上方的两侧,两个控制单元分别与升降板(14)的两侧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驱动室(15)、第二电机(16)、转盘(17)和连接带(18),所述驱动室(15)设置在支柱(1)的一侧,所述驱动室(15)与支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水平设置在驱动室(15)的内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松林孙雷鸣邱灵灵李伯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动网络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