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05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在芯片内部有若干个暂存RGBA数据的逻辑单位,可以依据不同的配置使这些GOP以不同的叠加顺序来进行叠加,Android原生的框架层叠加完的数据会输出到一个GOP上面,在框架层对应的GOP之上再初始化好一个GOP,并实现其它进程可以通过映射方式访问加速层对应GOP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显示触摸的轨迹滞后触摸动作50ms以内,滞后的时间减小了一半,使用此应用程序进行书写的效果如果在纸上写字一样快。

A Method of Display Acceleration on Android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机交互
,具体为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
技术介绍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内核层。在Android平台一个触摸行为的响应并显示总体需要经过如下的三个步骤才会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一、内核检测到触摸事件后将触摸事件的打包,然后发送到目前正聚焦的应用程序上,此应用程序当前正在显示的界面收到触摸事件后,下达在一个屏幕大小的内存数据上画一条线的指令。当Android的框架层接收到由屏幕发出的下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执行上面画一条线的指令,最终将在一个屏幕大小的内存数据上面更新出一条线的RGBA数据。二、由于Android平台上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叠加显示,故Android的框架层需要将多个应用程序的内存显示数据进行叠加,当步骤一的画线指令完成后,Android的框架层在下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执行当前正在屏幕上显示的应用程序内存数据的叠加(包括同一个应用程序内也会有内存数据的叠加)。三、再下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将步骤二叠加后的内存数据以屏幕需要的格式进行转换并输出,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Android系统为了实现软件开发的便捷性,框架层针对触摸的响应及更新流程相对复杂,从响应触摸到最终显示至屏幕上耗时较多,这其中有较多的同步等待时间,当在大屏上进行触摸书写时,书写显示的轨迹会明显落后于触摸轨迹,整个滞后大概在100ms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触摸输入开始,App响应触摸输入并图层绘制;B、绘制的图层数据拷贝至加速层对应的GOP;C、触摸输入结束,App响应触摸等待VSync到来开始图层绘制;D、框架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图层叠加并将加速层的buffer设为透明;E、最后驱动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GOP进行叠加并送屏幕显示。优选的,触摸开始具体步骤如下:a、设定若干个GOP叠加的顺序及叠加后的数据转换成屏幕需要的格式;b、假定给上层的GOP命名为GOP2,下层的GOP命名为GOP1,使GOP2和GOP1叠加,即让GOP2和GOP1的各个pixel进行融合;c、应用程序当前正在显示的界面收到触摸事件后,立即将此触摸事件解析并在屏幕等大的内存数据上按照触摸的轨迹生成一条RGBA的线,将更新完触摸轨迹的内存拷贝至加速层对应GOP设定读取的buffer中;d、在屏幕的同步信号到来时,若干个GOP的数据会进行叠加最后转换成屏幕需要的格式输出到屏幕。优选的,触摸结束具体步骤如下:a、当触摸结束的时候应用程序下达更新上次触摸轨迹的指令,当下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Android的框架层再将此轨迹变成对应的RGBA数据写入到对应的图层中;b、在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框架层将正在屏幕上显示的应用所包含的图层叠加,同时将加速层对应GOP设定读取的buffer设为透明;c、再经过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将若干个GOP的数据进行叠加并转换成屏幕可以接收的格式,最后输出到屏幕上。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融合的公式为GOP2*alpha+(1-alpha)GOP1,alpha值为每个pixel自带的透明度,经过公式计算后的结果即为叠加后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在芯片内部有若干个暂存RGBA数据的逻辑单位,可以依据不同的配置使这些GOP以不同的叠加顺序来进行叠加,Android原生的框架层叠加完的数据会输出到一个GOP上面,在框架层对应的GOP之上再初始化好一个GOP,并实现其它进程可以通过映射方式访问加速层对应GOP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显示触摸的轨迹滞后触摸动作50ms以内,滞后的时间减小了一半,使用此应用程序进行书写的效果如果在纸上写字一样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图2为现有技术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触摸输入开始,App响应触摸输入并图层绘制;B、绘制的图层数据拷贝至加速层对应的GOP;C、触摸输入结束,App响应触摸等待VSync到来开始图层绘制;D、框架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图层叠加并将加速层的buffer设为透明;E、最后驱动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GOP进行叠加并送屏幕显示。本专利技术中,触摸开始具体步骤如下:a、设定若干个GOP叠加的顺序及叠加后的数据转换成屏幕需要的格式;b、假定给上层的GOP命名为GOP2,下层的GOP命名为GOP1,使GOP2和GOP1叠加,即让GOP2和GOP1的各个pixel进行融合;c、应用程序当前正在显示的界面收到触摸事件后,立即将此触摸事件解析并在屏幕等大的内存数据上按照触摸的轨迹生成一条RGBA的线,将更新完触摸轨迹的内存拷贝至加速层对应GOP设定读取的buffer中;d、在屏幕的同步信号到来时,若干个GOP的数据会进行叠加最后转换成屏幕需要的格式输出到屏幕。整个流程对比Android原生的绘图流程省掉了需要等待同步信号的时间,框架层将正在屏幕上显示的应用程序数据叠加的时间,因此实现了显示效果的加速。其中,步骤b中融合的公式为GOP2*alpha+(1-alpha)GOP1,alpha值为每个pixel自带的透明度,经过公式计算后的结果即为叠加后数据。本专利技术中,触摸结束具体步骤如下:a、当触摸结束的时候应用程序下达更新上次触摸轨迹的指令,当下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Android的框架层再将此轨迹变成对应的RGBA数据写入到对应的图层中;b、在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框架层将正在屏幕上显示的应用所包含的图层叠加,同时将加速层对应GOP设定读取的buffer设为透明;c、再经过一个周期的同步信号到来时,将若干个GOP的数据进行叠加并转换成屏幕可以接收的格式,最后输出到屏幕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在芯片内部有若干个暂存RGBA数据的逻辑单位,可以依据不同的配置使这些GOP以不同的叠加顺序来进行叠加,Android原生的框架层叠加完的数据会输出到一个GOP上面,在框架层对应的GOP之上再初始化好一个GOP,并实现其它进程可以通过映射方式访问加速层对应GOP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显示触摸的轨迹滞后触摸动作50ms以内,滞后的时间减小了一半,使用此应用程序进行书写的效果如果在纸上写字一样快。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触摸输入开始,App响应触摸输入并图层绘制;B、绘制的图层数据拷贝至加速层对应的GOP;C、触摸输入结束,App响应触摸等待VSync到来开始图层绘制;D、框架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图层叠加并将加速层的buffer设为透明;E、最后驱动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GOP进行叠加并送屏幕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触摸输入开始,App响应触摸输入并图层绘制;B、绘制的图层数据拷贝至加速层对应的GOP;C、触摸输入结束,App响应触摸等待VSync到来开始图层绘制;D、框架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图层叠加并将加速层的buffer设为透明;E、最后驱动层等待VSync到来进行GOP进行叠加并送屏幕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ndroid平台显示加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摸开始具体步骤如下:a、设定若干个GOP叠加的顺序及叠加后的数据转换成屏幕需要的格式;b、假定给上层的GOP命名为GOP2,下层的GOP命名为GOP1,使GOP2和GOP1叠加,即让GOP2和GOP1的各个pixel进行融合;c、应用程序当前正在显示的界面收到触摸事件后,立即将此触摸事件解析并在屏幕等大的内存数据上按照触摸的轨迹生成一条RGBA的线,将更新完触摸轨迹的内存拷贝至加速层对应GOP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风起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