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39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该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安防领域,该镜头具有日夜共焦功能、超大通光量以及超广角的特点,特别适用于低照度的条件下使用。

A Focusing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焦镜头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光学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安防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监控镜头随即诞生。与变焦镜头相比,定焦镜头设计、制造简单,拍摄的运动物体的图像清晰稳定,画面细腻,使之在安防监控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安防相机夜间拍摄的解决方案为双波段共焦技术,即在白天光线充足时,相机采用可见光接收模式;当处于夜晚微光环境中,相机采用可见光与红外(850nm)共同接收的模式进行监控,以保障更大的进光量;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要求镜头具备可见光波段与红外波段共焦点的特性,即可见光与红外光焦点的偏移量在红外光的焦深范围内。在夜晚和黄昏时,更大的通光意味着更好的拍摄效果,目前主流的镜头光圈为F1.6,在亮度较低的环境时依然会存在拍摄帧率降低、图像迟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以适用于安防领域,该镜头具有日夜共焦、超大通光量以及超广角的特点,特别适用于低照度的条件下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满足:0.9<|f(L1+L2)/f|<1.3;其中f表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f(L1+L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形成的透镜组的焦距。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满足:1.8≤f(L3+L4+L5+L6)/f≤3.0;其中f表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f(L3+L4+L5+L6)表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形成的透镜组的焦距。可选的,所述第七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满足:|f(L7+L8)/f|≥8;其中f表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f(L7+L8)表示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形成的透镜组的焦距。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和所述第八透镜的阿贝数均大于50。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的和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均大于1.6。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大于60,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大于55。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可选的,所述非球面透镜的面型满足公式:其中,z表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y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r表示面型中心的曲率半径,k表示圆锥系数,A、B、C、D、E、F表示高次非球面系数。可选的,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圈F大于或等于1.2,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1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为非球面透镜。通过设置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用于光线的接收,增大视场角;通过设置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用于校正像散;通过设置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用于有效补偿色差;通过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与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的正负透镜组合,可以补偿轴外残余像差。并通过球面透镜与非球面透镜搭配使用,实现一种具有超大通光量、超广角、日夜共焦等特点的高清安防镜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场曲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畸变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轴向像差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垂轴色差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光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0、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0、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0、光阑90、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40、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50、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60、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70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80;其中第四透镜40和第五透镜50构成胶合透镜;第一透镜1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为球面透镜;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七透镜70、第八透镜80为非球面透镜。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光焦度等于像方光束汇聚度与物方光束汇聚度之差,它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光焦度的绝对值越大,对光线的弯折能力越强,光焦度的绝对值越小,对光线的弯折能力越弱。光焦度为正数时,光线的屈折是汇聚性的;光焦度为负数时,光线的屈折是发散性的。光焦度可以适用于表征一个透镜的某一个折射面(即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适用于表征某一个透镜,也可以适用于表征多个透镜共同形成的系统(即透镜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各个透镜固定于一个镜筒(图1中未示出)内,通过合理分配透镜的光焦度,可以使镜头在486nm~850nm的波长范围内实现日夜共焦功能,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的光圈F大于或等于1.2,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1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定焦镜头的光圈F=1.2,视场角可以达到132°,可以匹配1/2.5英寸的成像组件,具有通光量大、超广角、分辨率高的优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用于光线的接收,增大视场角;通过设置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用于校正像散;通过设置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用于有效补偿色差;通过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与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的正负透镜组合,可以补偿轴外残余像差。并通过球面透镜与非球面透镜搭配使用,实现一种具有超大通光量、超广角、具有日夜共焦功能的高清安防镜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透镜、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构成胶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非球面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满足:0.9<|f(L1+L2)/f|<1.3;其中f表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f(L1+L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形成的透镜组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满足:1.8≤f(L3+L4+L5+L6)/f≤3.0;其中f表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f(L3+L4+L5+L6)表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形成的透镜组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光米士隆何剑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