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形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39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蝶形光缆,包括:一对加固件和主件,一对加固件分别设置在主件两侧;加固件临近主件一侧设有尖缘,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尖缘向主件内侧凸出,尖缘连接延伸部,延伸部覆盖在加固件的外表面上;尖缘和延伸部采用耐压材料;主件内设有发泡层,发泡层采用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内填充有氮气,氮气压力大于或等于1.5个标准大气压,光纤设置在发泡层内;主件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的径向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尖缘、延伸部的加固件,使得加固件耐压性更好,同时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使得尖缘更容易与主件分离,且分离后主件形成两个相对的凹槽,进一步撕裂发泡层便可得到光纤,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防护性能优良。

A Butterfly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形光缆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7月15日,申请号为201610575292.0,专利技术名称为“蝶形光缆”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光缆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形光缆。
技术介绍
蝶形光缆是一种新型用户接入光缆,依据应用环境和敷设条件不同,合理设计光缆结构和各项技术参数,集合了室内软光缆和自承式光缆的特点。蝶形光缆是FTTX网络解决最佳备选产品,在组建智能大楼、数字小区、校园网、局域网等网络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现有的蝶形光缆:1)采用圆角方型、跑道型、8字型设计,在布线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扭曲现象,又因蝶形光缆是紧结构,对光纤产生应力,造成光纤衰减系数增加,降低光纤使用寿命。2)蝶形光缆凹槽底部与光纤之间只有一层很薄的塑料,容易发生渗水,造成光纤发生氢损,造成光纤衰减系数增加,降低光纤使用寿命。3)保护光纤的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蝶形光缆,使得现有的蝶形光缆使用寿命短、容易渗水、保护光纤能力弱的缺陷得以解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蝶形光缆,包括:一对加固件和主件,所述一对加固件分别设置在主件两侧;所述加固件临近主件一侧设有尖缘,所述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所述尖缘向主件内侧凸出,所述尖缘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覆盖在加固件的外表面上;所述尖缘和延伸部采用耐压材料;所述主件内设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采用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填充有氮气,氮气压力大于或等于1.5个标准大气压,光纤设置在发泡层内;所述主件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的径向高度。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尖缘、延伸部的加固件,主件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的径向高度,使得光缆在受到垂直方向压力时更多的力分摊到加固件上,使得加固件耐压性更好。同时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使得尖缘更容易与主件分离,且分离后主件形成两个相对的凹槽,便于再次剥离,进一步撕裂发泡层便可得到光纤,通过设置二次剥离的方法,改变了光纤剥离方向,提高了主件的厚度,使得光纤垂直方向的防护性能大大改善,且采用充有大于等于1.5标准大气压的氮气的发泡层,进一步提高了光纤的防水渗透性能,本专利技术使得垂直于光缆表面的一次剥离方法带来使用寿命短、容易渗水、保护光纤能力弱的缺陷得以改善,使得主件可以采用更好的防护结构,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防护性能优良。可选的,所述尖缘由两只折块构成,两只折块相交成锐角。尖缘由两只折块构成,两只折块相交成锐角,尖缘与主件接触的面积更小,在剥离加固件和主件时更省力。可选的,所述主件上下外表面上覆有防水耐压层。防水耐压层进一步提高了主件对光纤的保护性能。可选的,所述防水耐压层采取PVC材料。可选的,所述粘附层为胶水。可选的,所述光纤外表面还包裹有防护膜。可选的,所述防护膜采用防水不透光的涂料。针对采用发泡层(白色)的设计,采用防水不透光的涂料进一步改善光纤的反射性能,减少折射出的光纤带来的信号损耗,并进一步改善防水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尖缘、延伸部的加固件,主件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的径向高度,使得光缆在受到垂直方向压力时更多的力分摊到加固件上,使得加固件耐压性更好。同时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使得尖缘更容易与主件分离,且分离后主件形成两个相对的凹槽,便于再次剥离,进一步撕裂发泡层便可得到光纤,通过设置二次剥离的方法,改变了光纤剥离方向,提高了主件的厚度使得光纤垂直方向的防护性能大大改善,且采用充有大于等于1.5标准大气压的氮气的发泡层,进一步提高了光纤的防水渗透性能,本专利技术使得垂直于光缆表面的一次剥离方法带来使用寿命短、容易渗水、保护光纤能力弱的缺陷得以改善,使得主件可以采用更好的防护结构,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防护性能优良。另外,尖缘由两只折块构成,两只折块相交成锐角,尖缘与主件接触的面积更小,在剥离加固件和主件时更省力。防水耐压层进一步提高了主件对光纤的保护性能。针对采用发泡层(白色)的设计,采用防水不透光的涂料进一步改善光纤的反射性能,减少折射出的光纤带来的信号损耗,并进一步改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蝶1形光缆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蝶1形光缆实施例一的光纤及发泡层、防护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蝶1形光缆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1、加固件,2、主件,3、尖缘,4、粘附层,5、延伸部,6、发泡层,7、光纤,21、防水耐压层,31、折块,71、防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蝶形光缆(见附图1、2),包括:一对加固件1和主件2,所述一对加固件1分别设置在主件2两侧;所述加固件1临近主件2一侧设有尖缘3,所述尖缘3通过粘附层4与主件2相连,所述尖缘3向主件2内侧凸出,所述尖缘3连接延伸部5,所述延伸部5覆盖在加固件1的外表面上;所述尖缘3和延伸部5采用耐压材料;所述主件2内设有发泡层6,所述发泡层6采用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填充有氮气,氮气压力大于或等于1.5个标准大气压,光纤7设置在发泡层6内;所述主件2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1的径向高度。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尖缘3、延伸部5的加固件1,主件2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1的径向高度,使得光缆在受到垂直方向压力时更多的力分摊到加固件1上,使得加固件1耐压性更好。同时尖缘3通过粘附层4与主件2,使得尖缘3更容易与主件2分离,且分离后主件2形成两个相对的凹槽,便于再次剥离,进一步撕裂发泡层6便可得到光纤7,通过设置二次剥离的方法,改变了光纤7剥离方向,提高了主件2的厚度使得光纤7垂直方向的防护性能大大改善,且采用充有大于等于1.5标准大气压的氮气的发泡层6,进一步提高了光纤7的防水渗透性能,本专利技术使得垂直于光缆表面的一次剥离方法带来使用寿命短、容易渗水、保护光纤7能力弱的缺陷得以改善,使得主件2可以采用更好的防护结构,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防护性能优良。本实施例的加固件1和主件2其他部位主要采用绝缘材料。所述尖缘3由两只折块31构成,两只折块31相交成锐角。尖缘3由两只折块31构成,两只折块31相交成锐角,尖缘3与主件2接触的面积更小,在剥离加固件1和主件2时更省力。所述主件2上下外表面上覆有防水耐压层21。防水耐压层21进一步提高了主件2对光纤7的保护性能。所述防水耐压层21采取PVC材料。所述粘附层4为胶水。所述光纤7外表面还包裹有防护膜71。所述防护膜71采用防水不透光的涂料。针对采用发泡层6(白色)的设计,采用防水不透光的涂料进一步改善光纤7的反射性能,减少折射出的光纤7带来的信号损耗,并进一步改善防水性能。实施例二所述尖缘3为凸出剖面上为棒状的结构,所述尖缘3顶端带有尖嘴(见附图3),所述尖缘3通过粘附层4与主件2相连。所述粘附层4为其他密度小、粘附强度较低的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时,手持加固件两端,分别向左右用力,分离加固件和主件,得到主件两侧带有深开口,从开口用力剥离主件上的绝缘材料,最后简易剥离发泡材料得到裸光纤。本专利技术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蝶形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加固件和主件,所述一对加固件分别设置在主件两侧;所述加固件临近主件一侧设有尖缘,所述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所述尖缘向主件内侧凸出,所述尖缘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覆盖在加固件的外表面上;所述尖缘和延伸部采用耐压材料;所述主件内设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采用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填充有氮气,氮气压力大于或等于1.5个标准大气压,光纤设置在发泡层内;所述主件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的径向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形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加固件和主件,所述一对加固件分别设置在主件两侧;所述加固件临近主件一侧设有尖缘,所述尖缘通过粘附层与主件相连,所述尖缘向主件内侧凸出,所述尖缘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覆盖在加固件的外表面上;所述尖缘和延伸部采用耐压材料;所述主件内设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采用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内填充有氮气,氮气压力大于或等于1.5个标准大气压,光纤设置在发泡层内;所述主件的径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加固件的径向高度。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喜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