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20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包括稳流通道和衔接通道,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在反应池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衔接通道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衔接通道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装置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A Stabl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ap Water Purification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来水净化等诸多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反应是最重要的单元工艺之一,絮凝工艺效率直接影响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絮凝反应所形成的矾花的尺度、密度等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沉淀、过滤等后续工艺的出水效果。因此,在传统的自来水净水环节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放在药水混合成都,絮凝反应上,不断的开发效果更好的混合器、改变反应池的结构,目前,管道混合器和反应池的效果提升已经不再明显。传统的自来水净化池,反应池之后即是沉淀池,两者之间没有起到稳定水流的衔接结构,使得絮凝反应中产生的矾花在从反应池冲进沉淀池时,由于水流过快,水溢出反应池后,直接落进沉淀池内,不仅搅浑了沉淀池中的水,矾花还难以再结合细小的颗粒,甚至被冲刷破,降低了水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包括稳流通道和衔接通道,所述稳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反应池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通道的入水口;所述衔接通道呈管状,所述衔接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沉淀池内,且位于所述沉淀池的正上方。可选的,所述稳流通道呈管状。可选的,所述稳流通道呈槽状,当槽底较宽时,水流速度降低,通过槽状的稳流通道能够直观的看到絮凝反应所形成的矾花的尺度、密度等。可选的,所述稳流通道内设有缓冲坡,通过缓冲坡,能够有效降低水流速度,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同时,水流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可选的,所述衔接通道为具有锥度的管道,可以防止水直接从衔接通道的入口跌落到沉淀池中,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可选的,所述稳流通道中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连接自来水净化池的进水口的开关阀门控制器,水位感应器采集所述稳流通道中的水位信息,当水位超过预设的值时,水位感应器将所述稳流通道中的水位信息传送到自来水净化池的进水口的开关阀门控制器,控制并减少水流量,保证稳流通道中的水位不会太高,从而保证水流平稳。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包括稳流通道和衔接通道,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在反应池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衔接通道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衔接通道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装置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自来水净化池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1-图2中的符号表示为:10-自来水净化池,20-反应池,30-沉淀池,41-稳流通道,42-衔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10的反应池20和沉淀池30之间,包括稳流通道41和衔接通道42,所述稳流通道41呈管,所述稳流通道41的一端连接反应池20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通道42的入水口;所述衔接通道42呈管状,所述衔接通道42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沉淀池30内,且位于所述沉淀池30的正上方。在净水过程中,水流依次经过反应池20、稳定衔接结构和沉淀池30。反应池20具有折板,流经折板时,水流产生紊流,使得药水混合均匀,加强絮凝反应,形成矾花,而当水流经过稳定衔接结构时,水流速度大大降低,水流变得平稳,矾花更容易结合细小的颗粒,体积再次变大,之后经过衔接通道42缓冲,落入沉淀池30时,速度比传统的净水池小很多,矾花不会被冲刷破碎,同时,对沉淀池30其它位置的水的搅动小,有利于矾花沉淀,被吸收,提高了净水效率。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稳流通道41呈槽状,当槽底较宽时,水流速度降低,通过槽状的稳流通道41能够直观的看到絮凝反应所形成的矾花的尺度、密度等,同时,所述稳流通道41内设有缓冲坡,通过缓冲坡,能够有效降低水流速度,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同时,水流进入沉淀池30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本实施例中,所述衔接通道42为具有锥度的管道,可以防止水直接从衔接通道42的入口跌落到沉淀池30中,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稳流通道41中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连接自来水净化池的进水口的开关阀门控制器,水位感应器采集所述稳流通道41中的水位信息,当水位超过预设的值时,水位感应器将所述稳流通道41中的水位信息传送到自来水净化池的进水口的开关阀门控制器,控制并减少水流量,保证稳流通道41中的水位不会太高,从而保证水流平稳。综上所述,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包括稳流通道和衔接通道,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在反应池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衔接通道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衔接通道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装置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通道和衔接通道,所述稳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反应池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通道的入水口;所述衔接通道呈管状,所述衔接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沉淀池内,且位于所述沉淀池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安装在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通道和衔接通道,所述稳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反应池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通道的入水口;所述衔接通道呈管状,所述衔接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沉淀池内,且位于所述沉淀池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稳定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通道呈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