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板组件、起重臂机构和履带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14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板组件、起重臂机构和履带式起重机,涉及起重机械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拉板组件包括:拉板和底梁,底梁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之间连接有限位辅助件;拉板贯穿于底梁、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和辅助限位件形成的区域中;拉板表面设有PP塑粉衬塑层。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拉板组件应用于起重臂机构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易发生碰撞导致破损的技术问题。

Pull plate assembly, lifting arm mechanism and crawler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板组件、起重臂机构和履带式起重机
本技术起重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板组件、起重臂机构和履带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臂通常配合有拉板,以分担起重臂的部分负重,提高了安全性;当进行起重作业时,拉板与起重臂处于分离状态;起重臂上通常设有拉板限位组件,在停止起重作业时,使用拉板限位组件对拉板进行限位,以防止拉板从起重臂上掉落,造成安全事故。但是,履带式起重机行走过程中,拉板与拉板限位装置相互碰撞,导致拉板和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发生碰撞,从而使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发生破损,既影响美观,又容易导致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的油漆脱落,造成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氧化腐蚀。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板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易发生碰撞导致破损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拉板组件包括:拉板和底梁,所述底梁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之间连接有限位辅助件;所述拉板贯穿于所述底梁、所述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和所述限位辅助件形成的区域中;所述拉板表面设有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粉衬塑层。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底梁与所述拉板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架与所述第二限位架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架与所述第一限位架相对的表面和所述限位辅助件表面均设置PP塑粉衬塑层。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拉板与所述底梁之间的间隙、所述拉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架之间的间隙、所述拉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架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拉板与所述限位辅助件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填充物。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填充物为弹性材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填充物为橡胶、橡塑或者聚氨酯。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辅助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所述螺栓的螺杆的自由端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的螺帽将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夹紧,以使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将所述拉板夹紧。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辅助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所述螺栓的螺杆的自由端设有多个销孔,多个所述销孔沿所述螺栓的螺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销孔中配合有销钉。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架远离所述底梁的一端设有第一辅助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远离所述底梁的一端设有第二辅助限位架;自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架连接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架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限位架向远离所述第二辅助限位架的方向倾斜;自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架连接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架的一端,所述第二辅助限位架向远离所述第一辅助限位架的方向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拉板组件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拉板组件包括:拉板和底梁,底梁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之间连接有限位辅助件;拉板贯穿于底梁、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和限位辅助件形成的区域中;拉板表面设有PP塑粉衬塑层。在非起重作业时,底梁、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和限位辅助件将拉板限制在一定空间内,防止拉板从底梁上脱落;拉板表面设有PP塑粉衬塑层,PP塑粉衬塑层的耐磨损和耐冲击性能优良,同时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拉板受到颠簸而与底梁、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或者限位辅助件碰撞时,PP塑粉衬塑层不易脱落,同时,PP塑粉衬塑层可以避免拉板与底梁、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或者限位辅助件碰撞时,产生相互损伤,而导致氧化腐蚀;同时,PP塑粉衬塑层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可以防止拉板被氧化。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臂机构,以解决缓解现有技术中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易发生碰撞导致破损的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臂机构,包括主臂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拉板组件,所述拉板组件的底梁沿所述主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的起重臂机构与上述的拉板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起重机,以解决缓解现有技术中拉板表面、起重臂表面和限位组件表面易发生碰撞导致破损的技术问题。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履带式起重机包括:车体、驱动机构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起重臂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起重臂机构的主臂12进行起重作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的B-B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标:1-底梁;2-第一限位架;3-第二限位架;4-第一辅助限位架;5-第二辅助限位架;6-拉板;7-PP塑粉衬塑层;8-限位辅助件;9-销钉;10-填充物;11-螺母;12-主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板和底梁,所述底梁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之间连接有限位辅助件;所述拉板贯穿于所述底梁、所述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和所述限位辅助件形成的区域中;所述拉板表面设有PP塑粉衬塑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板和底梁,所述底梁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之间连接有限位辅助件;所述拉板贯穿于所述底梁、所述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和所述限位辅助件形成的区域中;所述拉板表面设有PP塑粉衬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与所述拉板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架与所述第二限位架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架与所述第一限位架相对的表面和所述限位辅助件表面均设置PP塑粉衬塑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与所述底梁之间的间隙、所述拉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架之间的间隙、所述拉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架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拉板与所述限位辅助件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填充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弹性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橡胶、橡塑或者聚氨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辅助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架和所述第二限位架;所述螺栓的螺杆的自由端配合有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宝赵忠阔赵梅冬张兆月韩永亮李道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