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令璇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0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涉及儿科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所述垃圾隔离装置由底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和顶盖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所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四个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以及插杆、插孔、和第二紧固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四个隔离板固定在一起,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

An anti-infection isolation device for pediatric clinic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科隔离装置
,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由于儿科患者抵御能力较低,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也要对医疗垃圾进行防感染隔离,防止医疗垃圾中的病菌感染儿科患者。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861102U中公开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虽然,通过安装有箱体、固定板、凹口、滑块、连接杆、放置箱、箱盖、密封板、套管、活动塞、活动杆、固定架、套筒、卡板和门盖,本装置一方面方便对放置箱中的医疗垃圾进行清除,另一方便能够有效隔绝医疗垃圾气味的散发,从而使儿科患者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但是,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具有不便于拆卸和清洗消毒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所述垃圾隔离装置由底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和顶盖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靠近第二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隔离板靠近第三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三隔离板靠近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四隔离板靠近第一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卡槽的底部开设有插孔。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均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表面。可选的,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下表面与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活动连接,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槽分别与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卡接。可选的,所述插杆和插孔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插杆分别插接于插孔的内部,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贯穿于插杆和插孔的内部。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垃圾排放口,所述垃圾排放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垃圾排放口远离底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铰链,四个所述垃圾排放口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密封板。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与底板固定,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通过在顶盖的下表面设置密封垫,能够防止垃圾隔离装置内的病毒和气味散发到外面,从而起到防止感染交叉感染的作用。2、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第四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以及插杆、插孔、和第二紧固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垃圾隔离装置、2-底板、3-第一隔离板、4-第二隔离板、5-第三隔离板、6-第四隔离板、7-顶盖、8-第一卡块、9-第二卡块、10-第三卡块、11-第四卡块、12-卡槽、13-插杆、14-插孔、15-第一紧固螺栓、16-密封垫、17-第二紧固螺栓、18-垃圾排放口、19-铰链、20-密封板、21-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1,垃圾隔离装置1由底板2,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和顶盖7组成,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5,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均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固定安装于底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与底板2固定,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1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顶盖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6,密封垫16的下表面与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活动连接,通过在顶盖7的下表面设置密封垫16,能够防止垃圾隔离装置1内的病毒和气味散发到外面,从而起到防止感染交叉感染的作用,第一隔离板3靠近第二隔离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第二隔离板4靠近第三隔离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第三隔离板5靠近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10,第四隔离板6靠近第一隔离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11,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槽12分别与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卡接,通过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第四卡块11和卡槽12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3,卡槽12的底部开设有插孔14,插杆13和插孔1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插杆13分别插接于插孔14的内部,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7,第二紧固螺栓17贯穿于插杆13和插孔14的内部,通过插杆13、插孔14、和第二紧固螺栓17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四个隔离板两两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垃圾排放口18,垃圾排放口18用于排放垃圾隔离装置1内的垃圾,垃圾排放口1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垃圾排放口18远离底板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铰链19,四个垃圾排放口18均通过铰链19活动连接有密封板20,底板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1,万向轮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21分别设置于底板2下表面的四角处,通过万向轮21的设置,便于垃圾隔离装置1的移动。综上所述,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隔离装置(1)由底板(2),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和顶盖(7)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3)靠近第二隔离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第二隔离板(4)靠近第三隔离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所述第三隔离板(5)靠近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10),所述第四隔离板(6)靠近第一隔离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11),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2),所述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3),所述卡槽(12)的底部开设有插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隔离装置(1)由底板(2),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和顶盖(7)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3)靠近第二隔离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第二隔离板(4)靠近第三隔离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所述第三隔离板(5)靠近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10),所述第四隔离板(6)靠近第一隔离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11),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2),所述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3),所述卡槽(12)的底部开设有插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5),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均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固定安装于底板(2)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璇王玲陈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孔令璇王玲陈春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