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头与洗护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00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头与洗护瓶,泵头包括泵头本体与套盖,通过套盖将泵头本体装入安装槽内,避免泵头上的喷头直接暴露在外,导致喷头被误触碰或运输时受到碰撞而发生偏转;再通过卡位与喷头卡扣配合,使得套盖稳定套设在泵头本体上,避免套盖在运输中从泵头本体上掉落。同时,由于泵头本体在安装在瓶身之前就与套盖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操作人员无需考虑喷头是否已经发生偏转,只需将泵头直接旋转在瓶身上即可保证喷嘴能够朝向瓶身上贴有标签的一侧面,如此,极大提高了洗护瓶的安装效率。洗护瓶包括瓶身与以上的泵头。

Pump Head and Washing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头与洗护瓶
本技术涉及洗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泵头与洗护瓶。
技术介绍
洗护瓶一般包括泵头与瓶身,泵头包括喷头与连接盖,喷头通过连接盖可旋转安装在瓶身上。传统的洗护瓶通常设计成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对于方形洗护瓶的组装工艺,通常要求泵头在瓶身上旋转至固定时,喷头的喷嘴需要朝向瓶身上贴有标签的一侧。然而,由于泵头在安装之前,喷头处于可转动状态,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喷头很容易会被人为误触碰或运输时受到碰撞,导致喷头在连接盖上发生偏转,从而导致泵头固定在瓶身上时,喷嘴则朝向瓶身的另一侧,这样,导致操作人员需要从瓶身上取下喷头,并调整好喷头朝向,再将泵头安装在瓶身上,如此,严重降低洗护瓶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泵头与洗护瓶,它能够有效防止喷头被误触碰,有利于提高洗护瓶的安装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泵头,包括:泵头本体,所述泵头本体包括连接盖与可转动装设在所述连接盖的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连接盖用于装设在瓶身上;与套盖,所述套盖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套入所述泵头本体,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所述卡位与所述喷头进行卡扣配合。上述的泵头,通过套盖将泵头本体装入安装槽内,避免泵头上的喷头直接暴露在外,导致喷头被误触碰或运输时受到碰撞而发生偏转;再通过卡位与喷头卡扣配合,使得套盖稳定套设在泵头本体上,避免套盖在运输中从泵头本体上掉落。同时,由于泵头本体在安装在瓶身之前就与套盖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操作人员无需考虑喷头是否已经发生偏转,只需将泵头直接旋转在瓶身上即可保证喷嘴能够朝向瓶身上贴有标签的一侧面,如此,极大提高了洗护瓶的安装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盖的侧面上设有开启部,所述开启部用于放置手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启部为圆孔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盖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设置的开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头本体包括顶板及分别与装设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设置,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围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顶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为两个,两个所述卡位为第一卡位与第二卡位,所述第一卡位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卡位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位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沿着所述第一侧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卡位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沿着所述第三侧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第二卡位均为凸起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盖的顶部上沿着所述连接盖的边缘延伸设置倾斜面。一种洗护瓶,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头,还包括瓶身,所述泵头本体可旋转装设在所述瓶身上。上述的洗护瓶,包括上述的泵头与瓶身,由于泵头通过套盖套设在泵头本体上,因此,有效避免喷头被误触碰或运输时受到碰撞而发生偏转。如此,操作人员只需将泵头直接旋转在瓶身上即可完成准确的安装,极大提高了洗护瓶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泵头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套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洗护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洗护瓶结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泵头,110、泵头本体,111、喷头,112、连接盖,1121、倾斜面,120、套盖,121、安装槽,122、开口,123、开启部,124、顶板,125、第一侧板,1251、第一卡位,126、第二侧板,127、第三侧板,128、第四侧板,200、瓶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3,一种泵头100包括:泵头本体110与套盖120。泵头本体110包括连接盖112与可转动装设在连接盖112的喷头111,喷头111通过连接盖112用于装设在瓶身200上。套盖120上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用于套入泵头本体110,安装槽121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卡位与喷头111进行卡扣配合。上述的泵头100,通过套盖120将泵头本体110装入安装槽121内,避免泵头100上的喷头111直接暴露在外,导致喷头111被误触碰或运输时受到碰撞而发生偏转;再通过卡位与喷头111卡扣配合,使得套盖120稳定套设在泵头本体110上,避免套盖120在运输中从泵头本体110上掉落。同时,由于泵头本体110在安装在瓶身200之前就与套盖120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操作人员无需考虑喷头是否已经发生偏转,只需将泵头100直接旋转在瓶身200上即可保证喷嘴能够朝向瓶身200上贴有标签的一侧面,如此,极大提高了洗护瓶的安装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卡位卡在泵头100的底部边缘。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套盖120的侧面上设有开启部123。开启部123用于放置手指。如此,本实施例通过在套盖120上设置开启部123,以便于用户将手指作用在开启部123上,使得套盖120能够轻松从泵头本体110上取出,从而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开启部123设计成凸起结构、凹槽结构、孔状结构或者其它结构。具体地,开启部123为圆孔结构。由于圆孔结构适合于手指端部接触,因此,提高手指触摸在开启部123上的舒适度,有利于用户对洗护瓶的体验感。在本实施例中,开启部123为两个,两个开启部123对称设置在套盖120的相对两侧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盖120的顶部设有与安装槽121连通设置的开口122。如此,通过开口122,操作人员能够清楚观察到喷头111上的提示信息,比如,商标logo信息,开启方向信息等。同时,在套盖120上设有开口122,有利于减轻套盖120的整体重量和节省制作材料。此外,当套盖120安装在泵头本体110上时,泵头本体110会占据安装槽121内的空间,即压缩安装槽121内空气,由于在套盖120顶部上设有开口122,使得安装槽121内的空气从开口122处及时排出,从而使得套盖120顺利套在泵头本体110上。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和图3,泵头本体110包括顶板124及分别与装设在顶板124上的第一侧板125、第二侧板126、第三侧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头本体,所述泵头本体包括连接盖与可转动装设在所述连接盖的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连接盖用于装设在瓶身上;与套盖,所述套盖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套入所述泵头本体,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所述卡位与所述喷头进行卡扣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头本体,所述泵头本体包括连接盖与可转动装设在所述连接盖的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连接盖用于装设在瓶身上;与套盖,所述套盖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套入所述泵头本体,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所述卡位与所述喷头进行卡扣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的侧面上设有开启部,所述开启部用于放置手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部为圆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设置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本体包括顶板及分别与装设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设置,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衍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